簡介
在上一篇文章《機器學習:線性迴歸(上)》中討論了二維資料下的線性迴歸及求解方法,本節中我們將進一步的將其推廣至高維情形。
章節安排
- 背景介紹
- 最小二乘法
- 梯度下降法
- 程式實現
一、背景介紹
1.1 超平面\(L\)的定義
定義在\(D\)維空間中的超平面\(L\)的方程為:
其中:\(\text w^T=[w_0,w_1,\dots,w_D]\)為不同維度的係數或權重,\(\text x^T=[x_0,x_1,\dots ,x_D]\)為資料樣本的特徵向量。
在該定義中,超平面\(L\)是由是由法向量\(w\)和偏置項\(b\)決定的。具體來說,超平面\(L\)將\(D\)維空間劃分為兩個半空間,一個半空間滿足\(\text w^T\text x+b>0\),另一個半空間滿足\(\text w^T\text x+b<0\)
,式\((1.1)\)稱為矩陣表示法,也可以用標量表示法表示為:
在一些情況下,也會將偏置項\(b\)引入向量中,該方法分別對權重\(w\)和特徵值\(x\)做增廣:
在此基礎上,超平面\(L\)的定義可以簡化為:
有時也簡稱
示例
為方便讀者理解,這裡給出一個從二維的直線方程到超平面方程\(L\)的轉換
1.2 高維線性迴歸
在高維線性迴歸任務中,取樣資料的形式為\(S=\{\text X,\text y\}\),其中\(X\)稱為取樣資料,為\(N\times D\)的矩陣,\(y\)稱為標籤資料,更具體的有:
在高維資料的迴歸任務中,我們的目標是找到一個權重\(\text w\),使得其能夠對特徵資料\(\text X\)給出預測\(\hat{\text y}\)
其中:\(\text w^T=[w_1,\dots,w_D]\)是大小為\(D*1\)的向量。
同時,我們可以定義均方根誤差(MSE)如下:
其中\(\|\cdot\|_2\)為二範數,或歐幾里得距離。
線性迴歸的目標為,最小化損失,下面我們將從最小二乘法和梯度下降法兩個角度實現線性迴歸。
二、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線性迴歸問題的求解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均方根誤差MSE關於權重\(w\)的偏導為0時所求得的\(w\)為最優解,故對MSE化簡如下:
由於\(\text w^T\text X^T \text y\)和\(\text y\text X\text w\)是標量,其數值相等,故有:
求\(\text {MSE}\)關於\(\text w\)的偏導得:
另偏導等於\(0\)得:
該方程稱為正規方程(Normal Equation),解該方程可得:
2.1 最小二乘法缺點
以下是最小二乘法的主要缺點:
矩陣逆計算的複雜性
最小二乘法的解析解需要計算矩陣\(\text X^T \text X\) 的逆矩陣:
在高維情況下(即特徵數量\(d\)較大),計算\(\text X^T \text X\) 的逆矩陣的計算複雜度很高,甚至可能不可行。具體來說:
- 計算\(\text X^T \text X\)的時間複雜度為\(O(n d^2)\),其中\(n\)是樣本數量,\(d\)是特徵數量。
- 計算矩陣逆的時間複雜度為\(O(d^3)\)。
因此,當\(d\)很大時,計算逆矩陣的代價非常高。
矩陣不可逆問題
在高維情況下,特徵數量\(d\)可能大於樣本數量\(n\),此時矩陣\(\text X^T \text X\)可能是不可逆的(即奇異矩陣),這意味著無法直接計算其逆矩陣。此外,即使矩陣可逆,也可能因為浮點數精度問題導致計算結果不穩定。
對異常值敏感
最小二乘法對異常值非常敏感。因為最小二乘法最小化的是平方誤差,所以異常值會對模型的擬合產生較大的影響。這可能導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
不適用於稀疏資料
對於稀疏資料(即特徵矩陣中有大量零元素),最小二乘法的計算效率較低。稀疏資料通常更適合使用稀疏矩陣的最佳化方法,如 Lasso 或 Ridge 迴歸。
過擬合問題
如果沒有正則化,最小二乘法容易過擬合,尤其是在特徵數量遠大於樣本數量的情況下。過擬合會導致模型在訓練集上表現很好,但在測試集上表現很差。
總結
儘管最小二乘法在許多情況下是一個簡單有效的線性迴歸求解方法,但它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特別是在高維資料和複雜情況下。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可以考慮使用其他最佳化方法,如梯度下降、嶺迴歸(Ridge Regression)、Lasso 迴歸等,這些方法在計算效率、對異常值的魯棒性和防止過擬合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三、梯度下降法
梯度下降法是一種常用的最佳化演算法。透過迭代更新模型的引數,使得均方誤差逐步減小,最終達到最優解。
對於單個樣本\(\{\text x_i, y_i\}\),其損失函式定義為:
求其關於權重的偏導得:
故有引數修正公式如下:
四、程式實現
4.1 生成測試資料
程式流程:
- 定義特徵維數
feature_num
及點個數point_num
。 - 定義權重向量
w
,特徵資料X
,標籤資料y
- 生成隨機數,填充
w
和X
- 定義誤差向量
error
,並用隨機數填充 - 計算
y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Eigen/Dense>
//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data generation
namespace MLR {
void gen(Eigen::VectorXd& w, Eigen::MatrixXd& X, Eigen::VectorXd& y) {
if (w.rows() != X.col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w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columns in X.");
}
if (X.rows() != y.row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X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rows in y.");
}
w.setRandom();
X.setRandom();
Eigen::VectorXd error(y.rows());
error.setRandom();
error *= 0.02;
y = X * w + error;
return;
}
}
int main() {
const size_t point_num = 10;
const size_t feature_num = 7;
Eigen::VectorXd w(feature_num);
Eigen::MatrixXd X(point_num, feature_num);
Eigen::VectorXd y(point_num);
MLR::gen(w, X, y);
std::cout << "y =\n" << y << "\n";
return 0;
}
4.2 最小二乘法實現:
程式流程:
- 構建向量
wp
用以儲存計算結果 - 採用公式\((2.2)\)計算權重
wp
- 輸出
w-wp
以觀察計算誤差
Eigen庫中求逆、求轉置都需要以矩陣為主體,例如:
M.inverse()
和M.transpose()
。
取名
wp
是因為Weight prediction的首字母。
void LSM(Eigen::VectorXd& w, Eigen::MatrixXd& X, Eigen::VectorXd& y) {
if (w.rows() != X.col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w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columns in X.");
}
if (X.rows() != y.row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X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rows in y.");
}
w = (X.transpose() * X).inverse() * X.transpose() * y;
}
int main() {
// ...
Eigen::VectorXd wp(feature_num);
LSM(wp, X, y);
std::cout << "w_error =\n" << w-wp << "\n";
return 0;
}
下圖為程式輸出結果,由該圖可以看出,最小二乘法的估計較為準確。
4.3 梯度下降法實現
程式流程:
- 構建向量
wp
,並初始化為隨機權重。 - 每一個資料樣本
x
,依據公式\((3.2)\)更新一次權重。(GD_step
函式功能) - 重複步驟2,100次。
- 輸出
w-wp
以觀察計算誤差
注意事項:
在該演算法中,我們將樣本的個數改為100個,即:
feature_num = 100
學習率過高會導致發散,詳細參考上一篇文章:《機器學習:線性迴歸(上)》
下式子作用是將矩陣
X
的第idx
行讀取為列向量
Eigen::VectorXd x = X.row(idx);
這與我們的使用直覺不符,實際上應為行向量。為避免出錯,在後續計算中應使用x.transpose()
而非直接使用x
。
有一種方法可以規避該問題,即使用點積(內積)進行計算。在程式碼中給出了相關的示例(註釋部分)
void GD_step(Eigen::VectorXd& w, Eigen::MatrixXd& X, Eigen::VectorXd& y, const double& lambda) {
if (w.rows() != X.col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w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columns in X.");
}
if (X.rows() != y.rows()) {
throw std::invalid_argument("Dimension mismatch: The number of rows in X must equal the number of rows in y.");
}
for (size_t idx = 0; idx < X.rows(); ++idx) {
Eigen::VectorXd x = X.row(idx);
// 使用點積
// Eigen::VectorXd gradient = 2 * (y(idx) - x.dot(w)) * x;
// 因為 y-x*w是標量,且輸出結果為VectorXd,因此最後的transpose是可去的。
// Eigen::VectorXd gradient = 2 * (y(idx) - x.transpose() * w) * x.transpose();
Eigen::VectorXd gradient = 2 * (y(idx) - x.transpose() * w) * x;
w += lambda * gradient;
}
}
int main() {
const size_t point_num = 100;
// ...
Eigen::VectorXd wp(feature_num);
wp.setRandom(); // 生成初始值
double lambda = 2e-3;
for (int _ = 0; _ < 100; ++_) {
GD_step(wp, X, y, lambda);
}
std::cout << "w_error =\n" << w - wp << "\n";
return 0;
}
下圖為程式輸出結果,由該圖可以看出,梯度下降法的估計較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