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OS高效程式設計祕訣-堅持程式設計習慣

乞力馬紮羅的雪CYF發表於2015-10-01

習慣會影響一個人做事的方式,也會直接影響效率。我經常在專案完成後自我總結,有哪些做得好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然後把一些好的流程記錄下來,並且重新運用回程式設計中。那些能夠堅持去做的流程,就變成了我的程式設計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就成就了我高效的程式設計效率!

一、輕文件先行

什麼叫輕文件?其實輕文件指的是不需要按照標準的軟體工程知識來編寫需求分析,架構設計,模組設計,流程圖時序圖等文件,而是採用比較自由的方式,把你要做的事情,還有做事情的步驟描述清楚的文件。這樣的文件不需要限制格式,甚至你可以手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只要自己能看得懂,在開發過程中能夠隨時查閱就可以了。

1. 為什麼要寫文件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總是一接到任務就馬上開始寫程式碼,結果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

①. 需求本身就存在問題,程式碼寫到一半以後才發現

②. 部分需求沒有表達清楚,發現的時候才去溝通,結果發現時間不夠,或者跟之前的程式碼產生衝突

③. 程式碼寫到一半時,發現自己思路不對或者不清晰了

最後很有可能導致專案延期。

如果在開發前就把需求分解好,把問題溝通清楚,把要做的點一個個列下來,就能大大地避免這些問題。

2. 文件寫什麼

①. 準備工作

在開始之前需要準備什麼?例如做一個傳送訊息的介面,需要有以下的準備:

a. 介面協議

b. 測試環境

c. 測試賬號

準備工作提前做好,往往會加快效率。為什麼要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是為了在開發過程中可以快速檢索。如果等到開始開發以後再去查聊天記錄,或者是找相關人員詢問,那就慢了。

②. 羅列需要做的小功能點

例如做一個傳送訊息的介面,就有很多小功能點:

a. 傳送介面

b. 傳送的資料介面

c. 文字字數限制

如果你仔細一想,可能還會出現以下問題:

a. 是否需要登入?如果未登入,是否要引導登入

b. 對於傳送失敗的情況,要如何處理?

c. 字數超出限制時,如何互動?

d. 使用者重複發相同的文字,是否要過濾?

e. 如何處理資料介面的錯誤碼?

當你記錄下這些小功能,並且跟產品經理溝通清楚以後,你的開發週期已經可以初步評估了,並且這時候也已經弄清楚這個需求有多少小功能,需要怎麼劃分模組,怎麼構建內部流程。

對於部分流程複雜的功能,可以畫一下流程圖輔助理解

③. 記錄這個需求的改動點

如果這是一個新需求,並且跟以前的版本沒有任何關係,則可以忽略這部分如果是這個需求會影響以前的程式碼,則需要將改動部分記錄下來,因為專案中的 bug 有很多是改出來的,列出改動點後會讓自己更清楚新功能帶來的影響,減少很多低階bug

例如新增一個傳送圖片的功能,這個功能會影響聊天視窗的展示,會影響鍵盤,這些改動點就要記錄下來。一來可以輔助思考有沒有漏掉的小功能點,二來在自測試的時候需要覆蓋聊天視窗的展示和鍵盤的切換。

④. 羅列自測試內容

編碼完成以後,一定要進行自測試,自測試越仔細,越能提前發現 bug 並修復。如果是測試人員發現了 bug ,然後再提交給你,你這時候再去解決,效率往往會比較低。

以傳送訊息為例,自測內容也有很多:

a. 正常傳送訊息

b. 未登入時點選傳送

c. 字數超出限制

d. 沒有網路時點傳送

e. 網路很差時不斷點傳送

等等.......

二、開始編碼

1. 是重寫還是保持不變

每做一個新需求,都有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①. 以前的模組寫得太爛了,很想重新寫

②. 差不多的需求,以前用了這樣的方式實現,這次想換一種方式實現

會考慮以上的問題,證明你是一個想要不斷進步的人,但是,在做決定之前最好先考慮以下因素:

①. 重寫模組,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要想清楚改動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時間

②. 使用新方案實現需求,新的方案是否已經經過仔細的驗證,如果沒有,它可能會帶來新問題

其實保持不變也有一些優勢:

①. 可以比之前做得更快,因為你熟悉

②. 不會出現新問題

考慮好以後,是重寫還是保持現狀,基本已經有答案了不過保持現狀並不意味著是放棄追求,你可以用業餘的時間來證明你的方案,當它已經穩定了,可行了,那你隨時都可以重寫了。


原文連結:http://toutiao.com/i5382334337/?tt_from=mobile_qq&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mobile_qq&iid=2940446160&utm_medium=toutiao_ios


github主頁:https://github.com/chenyufeng1991  。歡迎大家訪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