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佛學共讀12-無禪不商,邁向智富時代~轉 2018-9-10

weixin_33830216發表於2018-10-02

本年度需要讀完9本佛學書籍,繪製成思維導圖,公益分享給別人。本書是繼禪與創意,禪與親子教育,禪與身心靈健康後的第四本書。後續我想一個月拆一本書,確保今年可以完成當時的承諾。

一般我出差都會帶上2-3本書,每次我都會帶上一本佛學書籍,這讓我有一種心安和輕鬆的感覺。佛學的書籍將道理說得通俗易懂,這是我喜歡的一個方面。

書中內容

本書是大願法師與廣東企業家們的一場對話會,將對答稿整理出來的一本書。將禪用於企業管理,幫助我們去理解什麼是生意?如何引領企業走出困境?如何讓商業活動更成功?如何更好的工作?

給我留下深刻內容的是三點:

第一、回到問題的本身,認識到生意就是生活的意義

這個問題是源於銷售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請客,給提成的問題。這些都是現象,大願法師問,為什麼要請客,給提成呢?因為需要賣公司產品,並且需要賣一個好價格,那麼實現這個目標,有其他的方法嗎?

比如說另外一個角度,客戶真實的需要是什麼?與客戶建立信任。這是佛學中的器世間,情世間,智正覺世間的問題。

第二、價值和價格的問題

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著其價值上下波動。關於服務背後的收費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幫助其解決他想解決的問題。

第三、如何在工作中不迷失

日常的工作是瑣碎的,問題層出不窮的,而且意義不大的。而金剛經中,這一切都是生命中的本地風光,都是神聖的。很多人將生活和修行、工作和禪修打作兩截。打坐的時候幸福、清靜、幸福。工作時覺得太苦了,太累了,工作壓力太大了。

需要佛陀從生命的角度看待工作:第一禮敬諸佛,恭敬自己的工作,相信智慧會噴湧而出。

第二,從智慧的角度,看你的工作,瑣碎的工作,就是當下,當下是神聖的。

第三、轉化信念,打破信念,限制自己的能力。

工作上遇到困難了,這是給你一個增長智慧的請柬。

感受:

1、做事情迴歸到自己的目標,找資源,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關於做生意時送禮的問題,貌似是一個相對常見的事情,可能也是迎合了部分人的需求。不過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總會吸引部分這樣的人。如果是技術領域就不是很適用了,更多的是一個人的知識內化成技能。這需要長期積累,所以在任何時候都得學會看見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是什麼。

2、斷舍離中的負向信念轉化正向信念,並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人有負向信念是非常正常的,接納它。並且知道這些負向信念的背後會讓我們看見一些東西,從而轉化成能夠讓自己行動的動力。相信自己本自具足的力量。

3、思維導圖的多角度看問題,看到問題背後的方方面面,綜合資源,方能解決問題。

4、人之所需、施之予人。需要知道別人的真實需求是什麼。這需要覺察,需要花時間,與人真誠的溝通。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

作者:藍心百合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03f73442ce89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