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微控制器入門培訓資料
MCU晶片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微控制器的元器件需要在寫入程式後才能使用在產品的主機板上面,它是實現電子產品的主要核心技術,透過晶片的程式設定,我們設計生產出許多不同功能模式的電子產品。而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都離不開MCU晶片的存在。
那問題來了,MCU晶片作為一個裡面只有電晶體的單身狗它是如何變成一個萬物皆可的海王的呢?
就像武俠小說裡練就神功第一步首先得打通任督二脈一樣,想要MCU晶片變成萬物皆可的海王第一步首先就要將程式這個東西注入到他的身體裡面打通他的任督二脈,這樣他才有機會開竅展現自己的魅力和價值,然後一步一步走上巔峰。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程式是如何寫入到MCU裡面的。這大概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程式編寫
MCU晶片的程式開發主要使用兩種語言——彙編和C語言。組合語言是用助記符(Mnemonics)代替機器指令的操作碼,用地址符號(Symbol)或標號(Label)代替指令或運算元的地址;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階儲存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執行環境支援便能執行的程式語言;兩種語言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完全說哪個好和不好,需要根據不同的晶片型別和功能需###求選擇使用哪種語言做開發。如DSH551-LQFP48的晶片,其內建是 4K×16 位一次性可程式設計儲存器(OTP ROM),使用在溫控器或者遙控上時就適合使用匯編語言。
第二、編譯器生成hex檔案
開發的程式需要轉換格式才能使用在MCU晶片裡面,而這個格式就是利用編譯器轉換的hex檔案格式。hex檔案格式是Intel公司提出的按地址排列的資料資訊,資料寬度為位元組,所有資料使用16進位制數字表示, 常用來儲存微控制器或其他處理器的目標程式程式碼。這裡我們要說一下編譯器,每個品牌的晶片對應的編譯器都不一樣,目前還不存在通用型的編譯器。如51的編譯器使用的就是keil或tkstudio、PIC的是MAPLAB+PICC 、飛思卡爾使用則是COLDFILE。
第三、程式燒錄
燒錄有分為離線燒錄和線上燒錄這兩種方法,但一般大多數都使用線上燒錄。因為離線燒錄時如果生產測試出現錯誤,需要返回重新修改時需要把晶片從介面卡上面拆下來,然後再重新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燒錄,這種方法對人力物力耗費較大且成本較高,所以一般都不推薦使用離線燒錄。
在燒錄時,程式是以二進位制(0低電平和1高電平)的形式,對晶片的內部相應MOS管柵極進行充電或放電,形成資料儲存。例如:一竄00000001資料送人儲存器,MOS柵極進行充放電儲存,前面0000000七個對對應的MOS管放電以低電平形式儲存,最後一個1,是以給MOS管柵極進行充電形式儲存。這樣就八個MOS管就儲存00000001的這竄資料。
讀取時,MOS管柵極放電輸出為O,充電輸出為1,將一連串的資料讀取輸出。
MCU晶片工作時首先是讀取程式儲存器的資料,然後是完全按照程式資料來工作的;當給MCU晶片記憶體儲器燒錄不同的程式,MCU晶片工作就不相同。
微控制器是一個微型的控制中心,相當於我們的電腦主機,而沒有燒錄的微控制器是沒有任何功能的,那麼如何把程式寫進深圳微控制器。下次跟安瑪科技小編一起來看看。
首先你需要寫一個好的程式。不同的微控制器使用不同的程式語言,有的是C++,有的是組合語言。可以參考微控制器的開發手冊或技術手冊。寫好程式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程式編寫完成後,還需要透過深圳微控制器模擬器進行測試。當然,這一步不是必須的。最主要的是測試功能是否正常,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程式沒問題後就可以燒錄了,並在燒錄軟體中進行必要的設定,如選擇要燒錄的程式檔案、選擇燒錄模式(如扇區擦除、全晶片擦除)、設定燒錄地址等待等。這些引數根據具體的MCU和程式設計器而有所不同。要把程式寫進微控制器,不同的微控制器使用不同的程式設計器,可以查一下相關的技術手冊來查一下。
燒錄完成後,進行驗證,以確保程式已成功寫入微控制器。可以透過讀取微控制器中儲存器的內容並將其與程式檔案進行比較來實現驗證。燒錄軟體通常會提供一個驗證功能,可以自動驗證。
透過以上步驟,您已經成功地將程式編寫到微控制器中。可以將微控制器與相應的電路和外設連線起來,觀察程式在深圳微控制器上的執行情況和效果。以上就是安瑪科技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微控制器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什麼是微控制器?
簡單地說,微控制器就是一個小計算機系統。為了說明清楚這個問題,得要從計算機說起。提到計算機,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顯示器、滑鼠、鍵盤”,不過,這不是一個計算機的核心和關鍵,計算機的核心部分在一邊的機箱裡呢。開啟機箱,可以看到,機箱裡有主機板、硬碟、光碟機等。仔細觀察主機板,這上面有CPU、記憶體條、BIOS晶片,通常還有25針的印表機介面等,這些部件都是透過主機板上的連線相互連線。
電路示意圖
電路示意圖
不論計算機複雜程度如何,它總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輸出介面,匯流排這五個部分組成。通常運算器和控制器被做成一塊晶片,也就是CPU(中央處理器)。在計算機主機板上,記憶體條和BIOS晶片就是儲存器,25針印表機介面就是輸出/輸出裝置,而匯流排則被設計在主機板上,即各部件相互連線的線路。
在一些應用場合,人們不需要計算機完成十分複雜的運算,但卻希望計算機小巧,可靠,價格低。於是人們就把組成計算機的這5個部分全部整合到一塊晶片上,也說是一塊晶片就能構成一個獨立的計算機,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於是人們就用這個特徵來為之命名,稱為“微控制器”。
將構成一個計算機所需要的5個部分全部都整合到一塊晶片中,這塊晶片是否要很大、價格是否很高呢?並非如此。如果要主機板上的所有元件都整合到一塊晶片中,那當然非常昂貴,可能技術上也無法實現,但很多微控制器中所需要用到的功能完全沒必要那麼強大,因此很多微控制器體積很小,價格也很低。如市場上常見的微控制器有8,14,16,18,20,28,40,84等引腳,有些甚至只有6個引腳。而價格從幾元到幾十、上百元的都有,有些品種在大批次定購時甚至可以低至1元以下。
剛接觸到微控制器的人往往會有個疑惑:既然人們已經有能力製造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為何還要生產些功能不強的計算機?其實,功能強弱並不是決定是否生產的決定因素,市場需要才是關鍵。比如,用來控制一臺電箱的計算機顯然沒必要使用“奔騰”晶片的強大運算能力,只要進行非常簡單的計算,作個比較,看一看溫度是否在所控制區間之內,然後再做出相應的控制就行了。
微控制器在人們的生活中、工農業生產裝置中處處有應用,例如各定時裝置、自動控制裝置等。愛好者學習微控制器應該注意觀察事物,找到自己周圍能夠使用微控制器的場合,從而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例如,使用微控制器技術改造傳統的機電裝置、在特定的場合使用微控制器替代PLC等就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又如,使用微控制器控制電扇、抽油煙機、空調等,從而製作出具有更強功能、能夠通用的控制器,也是可以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