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函式入門

發表於2023-04-13

函式入門

函式的作用

  • 函式就是將一段具有獨立功能的程式碼塊整合到一個整體並命名在需要的位置呼叫這個名稱即可完成對應的需求。
  • 作用:封裝程式碼,實現程式碼重用,減少記憶體空間,方便程式碼的管理和維護

函式的使用

  • 定義函式

    def 函式名稱(引數):
        程式碼1
        程式碼2
        ......
        return 返回值
    
  • 在定義函式時,如果暫時還沒想法可以用pass進行跳過

  • 使用函式:函式名稱(引數)

ps:1)根據不同的需求引數可有可無;2)函式必須先定義再呼叫

函式的引數

  • 形參:是指出現在函式定義中的名稱,定義了一個函式能接受何種型別的實參。
  • 實參:則是在呼叫函式時實際傳入的值。

引數的分類

(1)根據實參進行分類

  • 位置引數 (未命名引數)
def func(a,b,c):
    print(a)
    print(b)
    print(c)
      
func(11,22,33)
#執行結果
11
22
33
上述案列中的函式的三個形參是按位置接收傳入的實參,我們把這樣的傳參的形式叫做位置引數,
  • 關鍵字引數 (命名引數)
def func(a,b,c):
    print(a)
    print(b)
    print(c)
      
func(11,c=99,b=33)
#執行結果
11
33
99
呼叫函式函式的時候,實參透過引數名指定傳給某個形參,這樣的傳參形式,我們把它叫做關鍵字引數
注意:傳參的時候先寫位置引數,再寫關鍵字引數

(2)根據形參進行分類

  • 必備引數
# 在呼叫函式的時候必須要傳的引數
def add(a,b):
    c = a + b
    print(c)
     
add(11,22)
# 上面函式中的a,b就是必備引數,在呼叫的函式的時候必須要傳,不然就會報錯
  • 預設引數
# 呼叫函式的時候可以傳可以不傳,不傳就用預設值
def func(a,b,c=99):
    print(a)
    print(b)
    print(c)
func(11,22,33)
print('-----------')
func(55,66)
# 注意:帶有預設值的引數一定要位於引數列表的最後面。
  • 不定長引數 *args
    • *args:接收多傳入的位置引數,以元祖的形式儲存
def func(*args):
  print(args)
 
func(33,44,55,66,77)
func(*(33,44,55,66,77))
 
#執行結果
(33,44,55,66,77)
(33,44,55,66,77)

*args,args接收的是一個元祖;
呼叫的時候可以直接傳入:func(33,44,55,66,77),
也可以可以先組裝list或tuple,再透過*拆包傳入:func(*(33,44,55,66,77));
  • 不定長引數**kwargs
    • **kwargs:接收多傳入的關鍵字引數,以字典的形式儲存
def func(**kwargs):
    print(kwargs)
func(e=33,h=44,f=55,d=66,c=77)
func(**{'e':33,'h':44,'d':66,'c':77})
#執行結果
{'e': 33, 'h': 44, 'f': 55, 'd': 66, 'c': 77}
{'e': 33, 'h': 44, 'f': 55, 'd': 66, 'c': 77}

**kwargs,kw接收的是一個字典;
關鍵字引數既可以直接傳入:func(11,22,e=33,h=44,f=55,d=66,c=77),
也可以先組裝dict,再透過**拆包傳入:func(**{'e':33,'h':44,'d':66,'c':77})。

注意點:使用*args和**kwargs是Python的習慣寫法,當然也可以用其他引數名,但最好使用習慣用法。

函式的返回值

  • 每個函式都有以一個預設的返回值,return None,若需要返回其他值,將None修改為需要返回的值
  • return只能在函式里面使用,使用後將資料返回出去,並直接結束函式,且return不能列印資料,只能返回資料
  • 函式可以返回多個值,即return後可以跟多個引數,但函式本身返回只有一個值,其值為元組(壓縮和解包)
  • 函式內可出現多個return,但只會起作用一個。若執行了return,意為這函式執行完退出了。

函式的幫助文件

  • 檢視幫助文件:可以使用 help(函式名稱)來檢視函式的幫助文件

  • 編寫幫助文件:在函式體中,輸入三個雙引號,回車,會自動彈出幫助文件的撰寫。(若沒有彈出,需要在pycharm進行設定,在File | Settings | Tools | Python Integrated Tools | Docstring format 這裡改成你想要的格式,然後再回去看看三個引號。沒有函式註釋的情況下是plain。改成reStucturedText。

    # 自定義求和函式
    def my_sum(list_data):
        """
        對傳入列表中的資料進行求和
        :param list_data: 列表
        :return: 列表資料的和
        """
        s = 0
        for i in list_data:
            s += i
    
        return s
    
    
    l1 = [1, 2, 3]
    print(my_sum(l1))   # 6
    
    # 檢視幫助文件
    print(help(my_sum))
    """
    Help on function my_sum in module __main__:
    
    my_sum(list_data)
        對傳入列表中的資料進行求和
        :param list_data: 列表
        :return: 列表資料的和
    
    None
    """
    

函式的巢狀呼叫

函式的巢狀:在函式里面還有函式。分為外函式和內函式。
巢狀函式是為函式內部服務的,比如減少程式碼的重複,想要呼叫函式,要使用函式名,內函式也一樣。如果不用函式名呼叫內函式,內函式就永遠不會執行。

# 怎麼在函式外部呼叫內函式呢?首先,不能直接呼叫內函式 ,需要先執行外函式的程式碼塊。
def func1():
    print("這是外部函式")
    def func2():
        print("這是內部函式")
func2() 
# 沒有執行外函式內部的程式碼塊,python找不到內函式,所以報name ‘func2’ is not defined,
# 函式func2()沒有定義
# 有幾種方式可以實現對內函式的呼叫。
1.在外函式內部呼叫內函式,即用函式名呼叫
def func1():
    print("這是外部函式")
    def func2():
        print("這是內部函式")
    func2() #函式名呼叫內函式
func1() 
2.可以用return呼叫內函式
def func1():
    print("這是外部函式")
    def func2():
        print("這是內部函式")
    return func2
func1()() # 執行func1()會返回func2,然後再func2()
# m = func1()
# m()


# 在一個函式里面呼叫別的函式
def print1():
    print("這是第一個函式")
def print2():
    print("這是定義的第二個函式")
    print1() # 在print2()中呼叫print1()
print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