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main menu
IT人
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新作:Were RNNs All We Needed?
机器之心
發表於
2024-10-14
圖靈
RNN
自從 Transformer 模型問世以來,試圖挑戰其在自然語言處理地位的挑戰者層出不窮。
這次登場的選手,不僅要挑戰 Transformer 的地位,還致敬了經典論文的名字。
再看這篇論文的作者列表,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的 Yoshua Bengio 赫然在列。
論文標題:Were RNNs All We Needed?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0.01201v1
最近,大家重新對用迴圈序列模型來解決 Transformer 長上下文的問題產生了興趣,出現了一大批有關成果,其中 Mamba 的成功引爆了 AI 圈,更是點燃了大家的研究熱情。
Bengio 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這些新的序列模型有很多共同點,於是他們重新審視了 LSTM 和 GRU 這兩種經典 RNN 模型。
結果發現,精簡掉其中的隱藏狀態依賴之後,不再需要基於時間反向傳播的 LSTM 和 GRU 的表現就能和 Transformer 打個平手。
LSTM 和 GRU 僅能順序處理資訊,並且在訓練時依賴反向傳播,這使得它們在處理大量資料時速度緩慢,最終被淘汰。
基於以上發現,他們進一步簡化了 LSTM 和 GRU,去掉了它們對輸出範圍的限制,並確保它們的輸出在時間上是獨立的,進而得到了 minLSTM 和 minGRU。
相比傳統 RNN,它們不僅訓練時所需的引數顯著減少,還可以並行訓練,比如上下文長度為 512 時,速度能提升 175 倍。
這其實也是 Bengio 長期關注 RNN 的系列研究成果。在今年五月,Bengio 及其研究團隊和加拿大皇家銀行 AI 研究所 Borealis AI 合作釋出了一篇名為《Attention as an RNN》的論文。
正如論文名字所示,他們將注意力機制重新詮釋為一種 RNN,引入了一種基於並行字首掃描(prefix scan)演算法的新的注意力公式,該公式能夠高效地計算注意力的多對多(many-to-many)RNN 輸出。基於新公式的模組 Aaren,不僅可以像 Transformer 一樣並行訓練,還可以像 RNN 一樣高效更新。
更多詳情,可以參見機器之心之前的報導:《
Bengio 等人新作:注意力可被視為 RNN,新模型媲美 Transformer,但超級省記憶體
》
簡化 LSTM 和 GRU
在這一部分,研究者透過簡化和移除各種門中的若干隱藏狀態依賴關係,證明 GRU 和 LSTM 可透過並行掃描進行訓練。
在此基礎上,研究者進一步簡化了這些 RNN,消除了它們對輸出範圍的限制(即 tanh),並確保輸出在規模上與時間無關。
綜合上述步驟,研究者提出了 GRUs 和 LSTMs 的最小版本(minGRUs 和 minLSTMs),它們可透過並行掃描進行訓練,且效能可與 Transformers 和最近提出的序列方法相媲美。
minGRU
研究者結合了兩個簡化步驟,得到了一個極簡版的 GRU(minGRU)。
由此產生的模型比原始 GRU 效率大大提高,只需要
個引數,而不是 GRU 的
個引數(其中 d_x 和 d_h 分別對應於 x_t 和 h_t 的大小)。在訓練方面,minGRU 可以使用並行掃描演算法進行並行訓練,從而大大加快訓練速度。
在實驗部分,研究者展示了在 T4 GPU 上,當序列長度為 512 時,訓練步驟的速度提高了 175 倍。引數效率的提高也非常顯著。通常,在 RNN 中會進行狀態擴充套件(即
,其中 α ≥ 1),使模型更容易從輸入中學習特徵。
minLSTM
研究者結合了三個簡化步驟,得到 LSTM 的最小版本(minLSTM):
與 LSTM 的
相比,最小版本(minLSTM)的效率明顯更高,只需要
個引數。此外,minLSTM 可以使用並行掃描演算法進行並行訓練,大大加快了訓練速度。例如,在 T4 GPU 上,對於長度為 512 的序列,minLSTM 比 LSTM 加快了 235 倍。在引數效率方面,當 α = 1、2、3 或 4(其中
)時,與 LSTM 相比,minLSTM 僅使用了 38%、25%、19% 或 15% 的引數。
Were RNNs All We Needed?
在本節中,研究者將對最小版本(minLSTMs 和 minGRUs)與傳統版本(LSTMs 和 GRUs)以及現代序列模型進行了比較。
Minimal LSTMs 和 GRU 非常高效
在測試時,迴圈序列模型會按順序推出,從而使其推理更為高效。相反,傳統 RNN 的瓶頸在於其訓練,需要線性訓練時間(透過時間反向傳播),這導致其最終被淘汰。人們對迴圈序列模型重新產生興趣,是因為許多新的架構可以高效地進行並行訓練。
研究者對比了訓練傳統 RNN(LSTM 和 GRU)、它們的最小版本(minLSTM 和 minGRU)以及一種最新的序列模型所需的資源,還特別將重點放在與最近大受歡迎的 Mamba 的比較上。實驗考慮了 64 的批大小,並改變了序列長度。研究者測量了透過模型執行前向傳遞、計算損失和透過後向傳遞計算梯度的總執行時間和記憶體複雜度。
執行時間。在執行時間方面(見圖 1(左)),簡化版 LSTM 和 GRU(minLSTM 和 minGRU)Mamba 的執行時間相近。對 100 次執行進行平均,序列長度為 512 的 minLSTM、minGRU 和 Mamba 的執行時間分別為 2.97、2.72 和 2.71 毫秒。
對於長度為 4096 的序列,執行時間分別為 3.41、3.25 和 3.15 毫秒。相比之下,傳統的 RNN 對應程式(LSTM 和 GRU)所需的執行時間與序列長度成線性關係。對於 512 的序列長度,在 T4 GPU 上,minGRUs 和 minLSTMs 每個訓練步驟的速度分別比 GRUs 和 LSTMs 快 175 倍和 235 倍(見圖 1(中))。隨著序列長度的增加,minGRUs 和 minLSTMs 的改進更為顯著,在序列長度為 4096 時,minGRUs 和 minLSTMs 的速度分別提高了 1324 倍和 1361 倍。因此,在 minGRU 需要一天才能完成固定數量的 epoch 訓練的情況下,其傳統對應的 GRU 可能需要 3 年多的時間。
記憶體。透過利用並行掃描演算法高效地平行計算輸出,minGRU、minLSTM 和 Mamba 建立了一個更大的計算圖,因此與傳統的 RNN 相比需要更多記憶體(見圖 1(右))。與傳統的 RNN 相比,最小變體(minGRU 和 minLSTM)多用了 88% 的記憶體。與 minGRU 相比,Mamba 多用了 56% 的記憶體。但實際上,執行時間是訓練 RNN 的瓶頸。
刪除
的效果。最初的 LSTM 和 GRU 使用輸入 x_t 和之前的隱藏狀態
計算各種閘電路。這些模型利用其與時間依賴的門來學習複雜函式。然而,minLSTM 和 minGRU 的訓練效率是透過放棄門對之前隱藏狀態
的依賴性來實現的。因此,minLSTM 和 minGRU 的門僅與輸入 x_t 依賴,從而產生了更簡單的迴圈模組。因此,由單層 minLSTM 或 minGRU 組成的模型的柵極是與時間無關的,因為其條件是與時間無關的輸入
。
然而,在深度學習中,模型是透過堆疊模組構建的。雖然第一層的輸入
與時間無關,但其輸出
與時間有關,並被用作第二層的輸入,即
。因此,從第二層開始,minLSTM 和 minGRU 的門也將隨時間變化,從而建立更復雜的函式模型。表 1 比較了不同層數的模型在 Mamba 論文中的選擇性複製任務上的表現。可以立即看出時間依賴性的影響:將層數增加到 2 層或更多,模型的效能就會大幅提高。
訓練穩定性。層數的另一個影響是穩定性增強,隨著層數的增加,準確率的差異減小(見表 1)。此外,雖然 minLSTM 和 minGRU 都能解決選擇性複製任務,但可以看到 minGRU 是一種經驗上比 minLSTM 更穩定的方法,它能以更高的一致性和更低的方差解決該任務。在訓練過程中,這兩組引數的調整方向不同,使得比率更難控制和最佳化。相比之下,minGRU 的資訊丟棄和新增由單組引數(更新門)控制,因此更容易最佳化。
Minimal LSTMs 和 GRUs 表現良好
上述內容展示了簡化傳統 RNN 所帶來的顯著效率提升。這部分將探討最小版本的 LSTM 和 GRU 與幾種流行的序列模型相比的經驗效能。
選擇性複製。此處考慮 Mamba 論文中的長序列選擇性複製任務。與最初的複製任務不同,選擇性複製任務的輸入元素相對於輸出元素是隨機間隔的,這增加了任務的難度。為了解決這個任務,模型需要進行內容感知推理,記憶依賴的 token 並過濾掉不依賴的 token。
表 2 將簡化版的 LSTM 和 GRU(minLSTM 和 minGRU)與可以並行訓練的著名迴圈序列模型進行了比較:S4、H3、Hyena 和 Mamba (S6)。這些基線的結果引自 Mamba 論文。在所有這些基線中,只有 Mamba 論文中的 S6 能夠解決這一任務。minGRU 和 minLSTM 也能解決選擇性複製任務,其效能與 S6 相當,並優於所有其他基線。LSTM 和 GRU 利用內容感知門控機制,使得這些最小版本足以解決許多熱門序列模型無法解決的這一任務。
強化學習。接下來,研究者討論了 D4RL 基準中的 MuJoCo 運動任務。具體來說考慮了三種環境:HalfCheetah、Hopper 和 Walker。對於每種環境,模型都在三種不同資料質量的資料集上進行訓練:中等資料集(M)、中等遊戲資料集(M-R)和中等專家資料集(M-E)。
表 3 將 minLSTM 和 minGRU 與各種 Decision Transformer 變體進行了比較,包括原始 Decision Transformer (DT)、Decision S4 (DS4)、Decision Mamba 和(Decision)Aaren。minLSTM 和 minGRU 的效能優於 Decision S4,與 Decision Transformer、Aaren 和 Mamba 相比也不遑多讓。與其他迴圈方法不同,Decision S4 是一種迴圈轉換不感知輸入的模型,這影響了其效能。從 3 × 3 = 9 個資料集的平均得分來看,minLSTM 和 minGRU 優於所有基線方法,只有 Decision Mamba 的差距很小。
語言建模。研究者使用 nanoGPT 框架對莎士比亞作品進行字元級 GPT 訓練。圖 2 用交叉熵損失繪製了學習曲線,將所提出的最小 LSTM 和 GRU(minLSTM 和 minGRU)與 Mamba 和 Transformers 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minGRU、minLSTM、Mamba 和 Transformers 的測試損失相當,分別為 1.548、1.555、1.575 和 1.547。Mamba 的表現略遜於其他模型,但訓練速度更快,尤其是在早期階段,在 400 步時達到最佳表現,而 minGRU 和 minLSTM 則分別持續訓練到 575 步和 625 步。相比之下,Transformers 的訓練速度明顯較慢,需要比 minGRU 多 2000 步(∼ 2.5 倍)的訓練步驟才能達到與 minGRU 相當的效能,這使得它的訓練速度明顯更慢,資源消耗也更大(與 minGRU、minLSTM 和 Mamba 的線性複雜度相比,Transformers 的複雜度為二次方)。
更多研究細節,可參考原論文。
相關文章
圖靈獎得主 Bengio:深度學習不會被取代
2019-12-17
圖靈
深度學習
巔峰對話——圖靈獎得主共話機器學習
2019-05-07
圖靈
機器學習
2020 AAAI Fellow 出爐,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選
2019-12-22
AI
Yann LeCun
Yoshua Bengio談深度學習AI如何邁向人類水平
2019-01-07
深度學習
AI
ACM公佈了2017年圖靈獎得主:榮譽屬於體系架構
2018-03-23
ACM
圖靈
架構
深度學習該往何處走?Yoshua Bengio這麼認為
2019-12-20
深度學習
計算機架構的新黃金時代,兩點陣圖靈獎得主最新力作
2019-01-30
計算機
架構
圖靈
AI晶片浮出新玩家OURS,來者何人?新晉圖靈獎得主華人弟子譚章熹
2018-03-27
AI晶片
圖靈
圖靈獎得主Geoffrey Hinton最新研究NASA:一種更好地學習三維模型動作的方法
2019-12-19
圖靈
模型
圖靈獎得主、中外院士齊聚WAIC 邀你共話全球人工智慧傳承與發展
2020-07-03
圖靈
AI
人工智慧
最慘圖靈獎得主?C語言之父、開發UNIX系統,逝世的時間卻沒人知道...
2019-08-31
圖靈
C語言
duplicate遇到RMAN-05535: warning: All redo log files were not defined
2022-03-26
諾獎得主哈薩比斯新作登Nature,AlphaQubit解碼出更可靠量子計算機
2024-11-21
計算機
這7點陣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2021-01-15
圖靈
ACM
程式設計師
【早鳥票僅剩1天】圖靈獎得主等多位大咖已加入萬向區塊鏈國際周!
2018-07-31
圖靈
區塊鏈
深度學習瓶頸到來時,Yoshua Bengio有什麼新打算(附NeurIPS演講)
2019-12-17
深度學習
淺讀 John Backus 圖靈獎獲獎演講論文
2019-02-25
圖靈
Yoshua Bengio訪談筆記:用意識先驗糅合符號主義與聯結主義
2018-11-29
筆記
符號
專訪Yoshua Bengio:如何高效建立和運營一家機器學習實驗室?
2018-09-03
機器學習
We've all been spoiled by Tom Brady's tumbl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quarterba
2021-11-01
AST
[專案踩坑] py executemany 的使用報錯:Not all parameters were used in the SQL
2020-05-29
SQL
諾貝爾獎得主高度讚揚比特幣
2018-07-01
比特幣
Nobody is needed
2024-03-27
6 點陣圖靈獎得主,10 多位院士,19 個分論壇:北京智源大會邀你共同探索 AI 下一個十年
2020-05-27
圖靈
AI
首位華人諾獎得主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2024-08-05
蘋果宣佈 2022 年 Apple 設計大獎得主
2022-06-08
蘋果
APP
專訪諾獎得主:大模型是記憶還是理解?
2024-07-22
大模型
科普分享|原來這些圖靈獎巨匠就藏在身邊
2020-12-01
圖靈
2017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得主出爐,AI學霸喬明達獲獎
2019-02-24
AI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兩位AI專家!秒變圖靈獎?
2024-10-08
AI
圖靈
If I were a boy again
2020-10-07
AI
扒一扒谷歌諾貝爾獎得主背後八卦
2024-10-11
谷歌
諾獎得主薩金特教授論“人工智慧的來源”
2022-11-03
人工智慧
影片生成新公司!馬爾獎、清華特獎得主曹越創業,「風投女王」押注
2024-07-11
創業
經驗分享|原來這些圖靈獎巨匠就藏在身邊
2020-12-01
圖靈
育碧Ubisoft新作《幽靈行動:斷點》首度亮相
2019-05-10
斷點
諾獎得主、頂會主席、企業家,為何重倉「AI金融」?
2020-07-21
AI
雨果獎得主劉慈欣(《三體》作者)如何看待人工智慧?
2018-03-06
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