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指標原理(7)-C內嵌彙編

post200發表於2021-09-09


如何在內聯彙編中訪問C程式的區域性變數呢,請看下面這段程式碼。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不使用全域性變數,必須使用擴充套件GNU的asm

   //格式為:asm("彙編程式碼":輸出位置:輸入位置:改動的暫存器列表)

   //a為eax,ax,al;b為ebx等;c為ecx等;d為edx等;S為esi或si;D為edi或di

   //+讀和寫;=寫;%如果必要,運算元可以和下一個運算元切換;&在行內函數完成之前,可以刪除或重新使用運算元

    int xa=6;

    int xb=2;

    int result;

    //ansi c標準的asm有其它用,所以用__asm__,__volatile__表示內聯彙編部分不用最佳化(可以用volatile,但是ansi c不行),以防最佳化破壞內聯程式碼組織結構

    asm volatile(

    "add %%ebx,%%eaxnt"

    "movl $2,%%ecxnt"

    "mul %%ecxnt"    

    "movl %%eax,%%edx"

     :"=d"(result):"a"(xa),"b"(xb):"%ecx");//注意擴充套件方式使用2個%表示    

    printf("%dn",result);

    return 0;

}

這個例子完成這個計算:(xa+xb)2=(6+2)2=16

     不使用全域性變數與彙編程式碼互動,我們必須使用擴充套件GNU的asm ,格式為:

      asm("彙編程式碼":輸出位置:輸入位置:改動的暫存器列表)   

       彙編程式碼中涉及暫存器部分的使用2個“%”,如:使用%%eax表示eax暫存器

       輸出位置、輸入位置的特殊命名規則為:

      a為eax,ax,al;b為ebx等;c為ecx等;d為edx等;S為esi或si;D為edi或di   

      +讀和寫

      =寫

      %如果必要,運算元可以和下一個運算元切換

      &在行內函數完成之前,可以刪除或重新使用運算元

    上述程式碼中,彙編程式碼部分為

    輸出位置、輸入位置、改動的暫存器列表部分為:

     :"=d"(result):"a"(xa),"b"(xb):"%ecx"

     先來看彙編程式碼部分,使用雙%號表示暫存器,比如:

     "add %%ebx,%%eaxnt"

      關於輸出位置、輸入位置部分,可以這麼理解:將變數與暫存器繫結,繫結後,對暫存器的操作就是對變數的操作。

       :"=d"(result):"a"(xa),"b"(xb)

       將result與暫存器edx繫結,xa與暫存器eax繫結,xb與暫存器ebx繫結。

       %ecx屬於需要改動的暫存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來自51CTO部落格作者myhaspl的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249/viewspace-281971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