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資料分析之 pandas彙總和計算描述統計

ckxllf發表於2019-09-30

  1. 聚合計算

  pandas物件擁有一組常用的數學和統計方法。它們大部分都屬於約簡和彙總 統計,用於從Series中提取單個值(如sum或mean)或從DataFrame的行或 列中提取一個Series。跟對應的NumPy陣列方法相比,它們都是基於沒有缺 失資料的假設而構建的。看一個簡單的DataFrame:

  df = pd.DataFrame([[1.4, np.nan], [7.1, -4.5],

  [np.nan, np.nan], [0.75, -1.3]],

  index=['a', 'b', 'c', 'd'],

  columns=['one', 'two'])

  df

  

  呼叫DataFrame的sum方法將會返回一個含有列的和的Series:

  df.sum() #預設axis=0/'index'

  

  傳入axis='columns'或axis=1將會按行進行求和運算:

  df.sum(axis='columns') #axis=1

  

  NA值會自動被排除,除非整個切片(這裡指的是行或列)都是NA。透過skipna選項可以禁用該功能:

  print(df)

  print("-----")

  print(df.mean(axis='columns', skipna=False)) #axis=1

  print("-----")

  print(df.mean(axis='columns')) #axis=1 自動跳過na

  下表列出了這些約簡方法的常用選項:

  有些方法(如idxmin和idxmax)返回的是間接統計(比如達到最小值或最大 值的索引):

  print(df)

  print("-------")

  df.idxmax() #axis=0

  

  另一些方法則是累計型的:

  print(df)

  print("-------")

  df.cumsum() #axis=0

  

  還有一種方法,它既不是約簡型也不是累計型。describe就是一個例子,它 用於一次性產生多個彙總統計:

  df.describe() #預設忽略空值

  對於非數值型資料,describe會產生另外一種彙總統計:

  obj = pd.Series(['a', 'a', 'b', 'c'] * 4)

  obj.describe()

  

  下表列出了所有與描述統計相關的方法。

  

  2. 相關係數與協方差

  有些彙總統計(如相關係數和協方差)是透過引數對計算出來的。我們來看 幾個DataFrame,它們的資料來自Yahoo!Finance的股票價格和成交量,使 用的是pandas-datareader包(可以用conda或pip安裝):

  pip install pandas-datareader

  我使用pandas_datareader模組下載了一些股票資料:

  import pandas_datareader.data as web

  all_data = {ticker: web.get_data_yahoo(ticker) for ticker in ['AAPL', 'IBM', 'MSFT', 'GOOG']}

  price = pd.DataFrame({ticker: data['Adj Close'] for ticker, data in all_data.items()})

  volume = pd.DataFrame({ticker: data['Volume'] for ticker, data in all_data.items()})

  print(price.head())

  print(volume.head())

  

  現在計算價格的百分數變化,時間序列的操作後續會介紹:

  returns = price.pct_change()

  returns.tail()

  Series的corr方法用於計算兩個Series中重疊的、非NA的、按索引對齊的值 的相關係數。與此類似,cov用於計算協方差:

  print(returns['MSFT'].corr(returns['IBM']))

  print(returns['MSFT'].cov(returns['IBM']))

  

  因為MSTF是一個合理的Python屬性,我們還可以用更簡潔的語法選擇列:

  returns.MSFT.corr(returns.IBM)

  另一方面,DataFrame的corr和cov方法將以DataFrame的形式分別返回完整 的相關係數或協方差矩陣:

  print(returns.corr())

  print("-----------")

  print(returns.cov())

  

  利用DataFrame的corrwith方法,你可以計算其列或行跟另一個Series或DataFrame之間的相關係數。傳入一個Series將會返回一個相關係數值Series(針對各列進行計算)

  returns.corrwith(returns.IBM)

   無錫婦科檢查醫院

  傳入一個DataFrame則會計算按列名配對的相關係數。這裡,我計算百分比 變化與成交量的相關係數:

  print(returns.head())

  print(volume.head())

  returns.corrwith(volume) #按列配對

  

  傳入axis='columns'/1即可按行進行計算。無論如何,在計算相關係數之前,所 有的資料項都會按標籤對齊。

  3. 唯一值、值計數以及成員資格

  還有一類方法可以從一維Series的值中抽取資訊。看下面的例子:

  obj = pd.Series(['c', 'a', 'd', 'a', 'a', 'b', 'b', 'c', 'c'])

  obj

  

  第一個函式是unique,它可以得到Series中的唯一值陣列:

  uniques = obj.unique()

  uniques

  

  返回的唯一值是未排序的,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對結果再次進行排序 (uniques.sort())。相似的,value_counts用於計算一個Series中各值出現 的頻率:

  obj.value_counts()

  

  為了便於檢視,結果Series是按值頻率降序排列的。value_counts還是一個 頂級pandas方法,可用於任何陣列或序列:

  pd.value_counts(obj.values, sort=False)

  

  isin用於判斷向量化集合的成員資格,可用於過濾Series中或DataFrame列中 資料的子集:

  print(obj)

  print("-----------")

  mask = obj.isin(['b', 'c'])

  print(mask)

  print("-----------")

  obj[mask]

  與isin類似的是Index.get_indexer方法,它可以給你一個索引陣列,從可能包 含重複值的陣列到另一個不同值的陣列:

  to_match = pd.Series(['c', 'a', 'b', 'b', 'c', 'a'])

  unique_vals = pd.Series(['c', 'b', 'a'])

  pd.Index(unique_vals).get_indexer(to_match)

  

  下表給出了這幾個方法的一些參考資訊:

  有時,你可能希望得到DataFrame中多個相關列的一張柱狀圖。例如:

  data = pd.DataFrame({'Qu1': [1, 3, 4, 3, 4],

  'Qu2': [2, 3, 1, 2, 3],

  'Qu3': [1, 5, 2, 4, 4]})

  data

  

  將pandas.value_counts傳給該DataFrame的apply函式,就會出現:

  result = data.apply(pd.value_counts).fillna(0)

  result

  這裡,結果中的行標籤是所有列的唯一值。後面的頻率值是每個列中這些值的相應計數。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5560/viewspace-26588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