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jetfang發表於2022-09-09

    浙江大學和浦發銀行聯合發了一篇論文: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從這個概念上來看,是發明了一個新的名詞:資料原生。從字面上看,是模仿了“雲原生”。講完雲原生再講資料原生,這可能是作者的美好願望。但是通篇看下來,作者對“資料原生”這個概念的闡述,還不夠清晰,預期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向“雲原生”那樣讓業界普遍接受。

    雲原生這個概念提出來的時候,迅速讓大家理解並接受。為什麼呢?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它解決了傳統的系統架構向雲端計算遷移的不徹底的問題。雲原生解釋基於虛擬機器的雲端計算是“On Cloud”,而云原生是“In Cloud”。是徹底而深入的雲端計算技術的深入運用。

    其次,雲原生對於關鍵技術特徵的描述是清晰明確的:容器化、微服務、動態可編排。實現這些關鍵特性後,對系統構建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提升是非常明確的。

    再次,雲原生是很容易得到實踐的。CNCF給出了很清晰的參考架構,業界貢獻了大量的優秀產品。社群因此而活躍起來,產業界因此形成了明確的方向和合力。這樣就推動了雲原生的快速發展。

    這些條件,作者在提出“資料原生”這一概念時,都沒有思考到。

    然後我們來看下作者的“資料原生”這個概念,看看其可理解性和可實踐性。

    在論文中,作者這樣闡述“資料原生”的理念:以資料為核心要素,由資料來定義業務及架構。這個理念應該跟業界的認識方向是一致的。付曉巖在其《聚合架構》的書中也提出,資料架構不必單獨列為和“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技術架構”並列的一個層面,資料是各個架構的核心內容。跟這個意思基本是相似的。

    作者這樣描述“資料原生”的特徵:資料可信、資料價值化、全時空/隨處訪問/智慧自洽、數權明確。--為什麼是這幾個特性?這幾個特性的描述,在業界是已存在的認知,作者把這幾個概念組合在一起的出發點是什麼?有這幾個特性就“原生”了嗎?這幾個特性的考量維度究竟是什麼?與之對應的“非資料原生”是什麼?感覺沒有明確的參照系。

    作者在“資料原生”的基礎上定義了“數原體”:以資料為核心,面向場景需求並圍繞行為能力定義技術能力,自治且自適應的數字世界實體。

    由於作者對資料原生這個概念的闡述不太深刻,數原體這個衍生概念就顯得比較虛。從其定義的表述來看,“場景需求”、“行為能力”、“技術能力”、“自治/自適應”,跟“資料要素”都不是一個維度的東西,感覺這個定義是強編了一段語言。

    連起來理解一下:數原體是數字世界實體。它面向場景需求,這裡的場景按前文的描述來看,是金融場景和泛金融場景。金融場景有哪些要素呢?主體、客體、金融媒介、金融行為和服務。也就是說,主客體雙方或幾方,透過金融媒介來完成金融行為和服務。如果是泛金融場景的話,它還會衍生到一般的參與方和參與行為。在“傳統”金融場景(以及所謂的泛金融場景中),原本是沒有“數字實體”的。數字貨幣和數字交易出來之後,數字貨幣是一個“數字實體”。在數字化世界--元宇宙中,確實有“數字實體”。但這個與“數原體”是一個東西嗎?

    感覺很勉強。

    再加上定語:圍繞行為能力定義技術能力,自洽且自適應。誰不是呢?

    感覺很玄乎,其實啥都沒說。繼續往前看。

    數原體的五大行為能力:感知、認知、執行、聯動、演進。感覺跟“數字化生存”有點相似了。這其實也是借鑑了生物體的特徵,自主感知、自主認知、溝通交流、繁衍進化。原文這個圖倒是畫的挺炫目:

評《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圖1:摘自《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但是,有實用性嗎?從參考模型圖推匯出資料原生的金融架構圖,花花綠綠挺多的,但細看,是不是把原來就有的小模組,重新做了一個歸類?

評《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圖1:摘自《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

    對架構的發展有沒有指引作用?

    按照原文的願景:……全面支撐開放生態金融服務。資料原生的金融技術架構,將激發未來銀行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模式,乃至金融監管、法律與倫理方面的創新,也將引發組織架構、監管、法律與倫理方面的相關研究。

    怎麼支撐?如何激發?衝突在哪?怎麼調整?有何收益?……

    或許有些誇張。

    但是,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9892/viewspace-291414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