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採集的方法有哪些

阿布多abu發表於2019-06-12

本文關鍵詞:資料採集

資料採集

資料採集(DAQ),是指從感測器和其它待測裝置等模擬和數字被測單元中自動採集非電量或者電量訊號,送到上位機中進行分析和處理。資料採集系統主要結合與計算

資料採集系統是結合基於計算機或者其他專用測試平臺的測量軟硬體產品來實現靈活的、使用者自定義的測量系統。

資料採集,又稱資料獲取,是利用一種裝置,從系統外部採集資料並輸入到系統內部的一個介面。資料採集技術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比如攝像頭,麥克風,都是資料採集工具。

被採集資料是已被轉換為電訊號的各種物理量,如溫度、水位、風速、壓力等,可以是模擬量,也可以是數字量。採集一般是取樣方式,即隔一定時間(稱取樣週期)對同一點資料重複採集。採集的資料大多是瞬時值,也可是某段時間內的一個特徵值。準確的資料測量是資料採集的基礎。資料量測方法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檢測元件多種多樣。不論哪種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響被測物件狀態和測量環境為前提,以保證資料的正確性。資料採集含義很廣,包括對面狀連續物理量的採集。在計算機輔助製圖、測圖、設計中,對圖形或影像數字化過程也可稱為資料採集,此時被採集的是幾何量(或包括物理量,如灰度)資料。

在網際網路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資料採集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網際網路及分散式領域,資料採集領域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首先,分散式控制應用場合中的智慧資料採集系統在國內外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次,匯流排相容型資料採集外掛的數量不斷增大,與個人計算機相容的資料採集系統的數量也在增加。國內外各種資料採集機先後問世,將資料採集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現在談論大資料已經沒有新意了,形形色色的產品、平臺和公司都貼滿大資料標籤,但大資料卻並沒有掀起預期颶風,甚至還被冠以“偽命題”汙名。

本末倒置,資料採集才是大資料產業的基石。都在說大資料應用、大資料價值挖掘,卻不想,沒有資料何來應用、價值一說。就好比不開採石油,一味想得到汽油。當然,石油開採並不容易,各行各業包括政府部門的資訊化建設都是封閉式進行,海量資料被封在不同軟體系統,資料來源多種多樣,資料量大、更新快。

大資料時代最不缺的就是資料。但面對資料資源,如何開採?用什麼工具開採?如何以最低成本的開採?

資料採集方法 今天就和大家討論3種軟體系統的資料採集方法,重點關注實現過程與各自的優缺點。

一、軟體介面

各個軟體廠商提供資料介面,實現資料採集匯聚。

實現過程:

· 協調多方軟體廠商工程師到場,瞭解所有系統業務流程以及資料庫相關的表結構設計等,細節推敲,確定可行性方案;

· 編碼

· 測試、除錯階段

· 交付使用

資料採集方法有哪些

介面對接方式的資料可靠性與價值較高,一般不存在資料重複的情況;資料透過介面實時傳輸,滿足資料實時性的要求。

介面對接方式的缺點是介面開發費用高;協調各個軟體廠商,協調難度大、投入人力大;擴充套件性不高,如:由於業務需要各軟體系統開發出新的業務模組,其和大資料平臺之間的資料介面也需做相應修改和變動,甚至要推翻以前的所有資料介面編碼,工作量大、耗時長。

二、開放資料庫方式

實現資料的採集匯聚,開放資料庫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

兩個系統分別有各自的資料庫,同型別的資料庫之間是比較方便的:

  1. 如果兩個資料庫在同一個伺服器上,只要使用者名稱設定的沒有問題,就可以直接相互訪問,需要在from後將其資料庫名稱及表的架構所有者帶上即可。select * from DATABASE1.dbo.table1

  2. 如果兩個系統的資料庫不在一個伺服器上,建議採用連結伺服器的形式處理,或者使用openset和opendatasource的方式,這個需要對資料庫的訪問進行外圍伺服器的配置。

資料採集方法有哪些

而不同型別的資料庫之間的連線就比較麻煩,需要做很多設定才能生效,這裡不做詳細說明。

開放資料庫方式可以直接從目標資料庫中獲取需要的資料,準確性高,實時性也能得到保證,是最直接、便捷的一種方式。

但開放資料庫方式也需要協調各個軟體廠商開放資料庫,難度大;一個平臺如果同時連線多個軟體廠商的資料庫,並實時獲取資料,這對平臺效能也是巨大挑戰。不過,出於安全性考慮,軟體廠商一般不會開放自己的資料庫。

三、基於底層資料交換的資料直接採集方式

透過獲取軟體系統的底層資料交換、軟體客戶端和資料庫之間的網路流量包,基於底層IO請求與網路分析等技術,採集目標軟體產生的所有資料,將資料轉換與重新結構化,輸出到新的資料庫,供軟體系統呼叫。

技術特點如下:

  1. 無需原軟體廠商配合;

  2. 實時資料採集,資料端到端的響應速度達秒級;

  3. 相容性強,可採集匯聚Windows平臺各種軟體系統資料;

  4. 輸出結構化資料,作為資料探勘、大資料分析應用的基礎;

  5. 自動建立資料間關聯,實施週期短、簡單高效;

  6. 支援自動匯入歷史資料,透過I/O人工智慧自動將資料寫入目標軟體;

  7. 配置簡單、實施週期短。

資料採集方法有哪些

基於底層資料交換的資料直接採集方式,擺脫對軟體廠商的依賴,不需要軟體廠商配合,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不用擔心繫統開發團隊解體、原始碼丟失等原因導致系統資料採整合死局。

直接從各式各樣的軟體系統中開採資料,源源不斷獲取精準、實時的資料,自動建立資料關聯,輸出利用率極高的結構化資料,讓不同系統的資料來源有序、安全、可控的聯動流通,提供決策支援、提高運營效率、產生經濟價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03461/viewspace-26473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