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的垃圾回收機制(GC)實現原理

春风ヾ發表於2024-09-23

深入理解Java的垃圾回收機制(GC)實現原理
Java的垃圾回收機制(Garbage Collection, GC)是其記憶體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透過GC,Java自動管理物件的生命週期,回收不再使用的物件所佔的記憶體空間。本文將詳細探討GC的實現原理、不同演算法的細節以及其在JVM中的應用。

1. 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
垃圾回收的主要任務是識別和回收不再使用的物件。GC的基本工作過程包括:

標記階段:標記所有存活的物件。
清除階段:回收所有未標記的物件。
壓縮階段(可選):整理記憶體碎片。
2. 垃圾回收演算法
2.1 標記-清除(Mark-Sweep)演算法
標記-清除演算法是最基本的垃圾回收演算法,分為兩個階段:

標記階段:從根集合(GC Roots)開始,遞迴標記所有可達的物件。
清除階段:遍歷整個堆,回收未標記的物件。
標記-清除演算法的主要缺點是清除後會產生記憶體碎片。

// 標記階段
void mark(Object obj) {
if (obj == null || obj.isMarked()) return;
obj.mark();
for (Object child : obj.getChildren()) {
mark(child);
}
}

// 清除階段
void sweep() {
for (Object obj : heap) {
if (!obj.isMarked()) {
heap.remove(obj);
} else {
obj.unmark();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2 複製(Copying)演算法
複製演算法將記憶體分為兩個區域,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個區域。當活動區域用完時,將存活的物件複製到另一塊區域,然後清空當前區域。

a. 複製階段:將所有存活的物件從使用的區域複製到空閒區域。
b. 交換區域:清空當前區域,並交換使用和空閒區域的角色。
複製演算法的主要優點是沒有記憶體碎片,缺點是需要雙倍的記憶體空間。

void copy() {
for (Object obj : fromSpace) {
if (obj.isAlive()) {
toSpace.add(obj);
}
}
fromSpace.clear();
// 交換 fromSpace 和 toSpace
List<Object> temp = fromSpace;
fromSpace = toSpace;
toSpace = temp;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3 標記-壓縮(Mark-Compact)演算法
標記-壓縮演算法結合了標記-清除和複製演算法的優點。它在標記階段標記所有存活物件,然後在壓縮階段將存活物件移動到堆的一端,釋放出連續的記憶體空間。

a. 標記階段:標記所有存活物件。
b. 壓縮階段:將存活物件移動到堆的一端,按順序排列。
void markCompact() {
// 標記階段
mark(root);
// 壓縮階段
int free = 0;
for (Object obj : heap) {
if (obj.isMarked()) {
heap[free++] = obj;
obj.unmark();
}
}
// 清除剩餘的物件
for (int i = free; i < heap.length; i++) {
heap[i] = null;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4 分代收集(Generational Collection)演算法
分代收集演算法基於物件的存活時間,將堆記憶體分為幾代:年輕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Old Generation)和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各代使用不同的收集演算法。

年輕代:物件生命週期短,頻繁發生GC,使用複製演算法。
年老代:物件生命週期長,使用標記-清除或標記-壓縮演算法。
永久代:儲存類的後設資料(在Java 8及以後版本中被元空間(Metaspace)替代)。
class GenerationalGC {
void minorGC() {
copy(youngGeneration.fromSpace, youngGeneration.toSpace);
}

void majorGC() {
markCompact(oldGeneration);
}
}
1
2
3
4
5
6
7
8
9
3. JVM中的垃圾收集器
Java虛擬機器(JVM)實現了多種垃圾收集器,不同收集器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

3.1 Serial 收集器
Serial 收集器是單執行緒的,適用於單處理器環境和客戶端應用。

class SerialGC extends GarbageCollector {
void collect() {
markSweep();
}
}
1
2
3
4
5
3.2 Parallel 收集器
Parallel 收集器是多執行緒的,適用於多處理器環境,需要高吞吐量的應用

class ParallelGC extends GarbageCollector {
void collect() {
parallelMarkSweep();
}
}
1
2
3
4
5
3.3 CMS(Concurrent Mark-Sweep)收集器
CMS 收集器是低延遲收集器,目標是最小化停頓時間,適合對響應時間要求高的應用。

class CMSGC extends GarbageCollector {
void collect() {
concurrentMarkSweep();
}
}

1
2
3
4
5
6
3.4 G1(Garbage-First)收集器
G1 收集器是分割槽收集器,將堆劃分為多個區域,優先收集垃圾最多的區域,適合大記憶體、多處理器的伺服器應用

class G1GC extends GarbageCollector {
void collect() {
initialMarking();
concurrentMarking();
finalMarking();
liveDataCountingAndEvacuation();
}
}

1
2
3
4
5
6
7
8
9
4. GC的工作過程
以G1收集器為例,詳細描述其工作過程:

a. 初始標記(Initial Marking):標記從GC Roots直接可達的物件。需要短暫停頓(Stop-the-World)。
b. 併發標記(Concurrent Marking):從GC Roots開始,遍歷物件圖,標記所有可達物件。與應用執行緒併發執行。
c. 最終標記(Final Marking):完成標記過程,修正併發標記期間發生變化的部分物件引用。需要短暫停頓。
d. 篩選回收(Live Data Counting and Evacuation):計算各區域的回收價值,並按價值排序。回收價值高的區域優先進行垃圾收集。需要短暫停頓。
5. GC調優
根據應用需求,透過調整JVM引數來最佳化GC效能:

調整堆大小:使用 -Xms 和 -Xmx 引數設定最小和最大堆大小。
選擇合適的收集器:根據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垃圾收集器。
調整年輕代和年老代的比例:使用 -XX:NewRatio 引數設定年輕代和年老代的比例。
設定GC日誌:使用 -Xlog:gc 引數啟用GC日誌,以監控和分析GC行為。
6. 總結
GC是Java虛擬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自動記憶體管理,GC提高了Java程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理解GC的工作原理和不同收集器的特點,有助於選擇合適的GC策略,最佳化應用效能。透過合理配置JVM引數,可以提高GC效率,減少應用停頓時間,提升系統的整體效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