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資料庫領域40週年 IBM資訊管理大事回顧

snowfeeling發表於2007-02-20
進軍資料庫領域40週年 IBM資訊管理大事回顧[@more@]

IBM DB2 9只不過是IBM資料庫長期保持領先歷程中的最新進展。IBM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名為“IMS”的資料庫,用於幫助NASA管理宏大的“阿波羅太空計劃”中的繁瑣資料。

  1966年,IBM與其客戶 ——北美洛克維爾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開始合作開發資料庫,並於1968年由IBM的工程師完成了資料庫的研發工作。1969年,該資料庫作為IBM的產品釋出時被更名為IMS。

  隨後,IBM又發明了關聯式資料庫,可根據多種變數對資訊進行整理。其中包括1977年編寫的工業標準的結構化查詢語言或SQL。20世紀80年代早期,第二階段技術又被運用於新型資料庫產品中,其被命名為DB2。

  在過去的幾年中,DB2已經從重要的大型機產品發展成可在各種平臺上執行的產品,尤其是在System 390(目前稱作System z)中,它已成為分散式計算的核心。今天,近50萬臺DB2資料伺服器執行在System z和安裝Linux系統的英特爾平臺上。

  20世紀60年代,IBM最初的資料庫重點是為高效能應用軟體需求提供交易支援。這項工作著重強化了查詢最佳化,隨後又轉向了成本最佳化,使今天的DB2成為了世界上最為成熟的最佳化大師。就像一名注重成本的管理者一樣,最佳化大師的職責就是找到從網路中高效傳遞所需資訊的最佳方式。

  1966年:IBM與其客戶 ——北美洛克維爾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開始合作開發資料庫。

  1968: IBM 在 IBM 360 計算機上研製成功了 IMS V1,這是業界第一個層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也是層次型資料庫中最為著名的和最為典型的。在關係型資料庫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企業仍然還在使用該資料庫,其生命力可見一斑。

  1970: 這是資料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IBM 公司的研究員 E.F.Codd 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於關聯式資料庫理論的論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了關係模型的概念。這篇論文是電腦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也奠定了 Codd 博士“關聯式資料庫之父”的地位。

  1973: IBM 研究中心啟動了 System R 專案,旨在探討和研究多使用者與大量資料下關係型資料庫的實際可行性,這個專案在 DB2 發展史上佔有重要意義,它為 DB2 的問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取得了一大批對資料庫技術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的成果,該專案於1988年被授予ACM 軟體系統獎。

  1974: IBM 的研究員 Don Chamberlin 和 Ray Boyce 透過 System R 專案的實踐,發表了論文“SEQUEL:A 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論文中提出的 SEQUEL 語言是一套比關係微積分與關係代數更適合終端使用者使用的非程式化查詢語言,我們現在所熟知的 SQL 語言就是基於它發展起來的。

  1982: IBM 釋出了 SQL/DS for VSE and VM 。這是業界第一個以 SQL 作為介面的商用資料庫管理系統。該系統也是基於 System R 原型所設計的。

  1983: 千呼萬喚始出來,IBM 在這一年釋出了DATABASE 2(DB2)for MVS(內部代號為“Eagle”),一個長盛不衰的品牌就此出現了。

  1988: IDUG(國際DB2使用者組織)組織成立。這標誌著 DB2 的使用者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

  1993: IBM 釋出了DB2 for OS/2 V1(DB2 for OS/2 可以被簡寫為DB2/2)和DB2 for RS/6000 V1(DB2 for RS/6000 可以被簡寫為DB2/6000),這是 DB2 第一次在Intel 和Unix 平臺上出現。

  1994: IBM 釋出了執行在 RS/6000 SP2 上的 DB2 並行版 V1,DB2 從此有了能夠適應大型資料倉儲和複雜查詢任務的可擴充套件架構。

  1995: IBM 釋出了 DB2 Common Server V2,這是第一個能夠在多個平臺上執行的物件—關係型資料庫產品,並能夠對 Web 提供充分支援。DataJoiner for AIX 也誕生在這一年,該產品賦予了 DB2 對異構資料庫的支援能力。

  1996: IBM 釋出了 Intelligent Miner,該產品可以對基於 DB2 的資料來源實施資料探勘。

  1996: IBM將DB2更名為 DB2 通用資料庫(DB2 Universal Database),這是第一個能夠對多媒體和 Web 進行支援的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很好的伸縮性,可以從桌面系統擴充套件到大型企業,適應單處理器、 SMP 和 MPP 計算環境,並可以執行在所有主流作業系統和硬體平臺上。DB2 V5 是以前的兩個產品的合併:DB2 Common Server V 2.1.2 和 DB2 並行版 1.2。

  1998: IBM 釋出了 DB2 OLAP Server,這是一個基於 DB2 的完整的 OLAP 解決方案。這個產品是和 Arbor Software(Hyperion的前身)合作開發的。

  1999: IBM釋出了 Intel 平臺上的 DB2 UDB for Linux。

  2000: IBM 將 Visual Warehouse 整合到 DB2 中,為DB2 提供了內建的資料倉儲管理功能。

  2000: IBM 啟動了資料庫管理工具業務,起初著重於為主機上的 IMS 和 DB2 提供高效管理工具,最終這項業務擴充套件到 UNIX、Linux 和 Windows 平臺。Informix 資料庫產品也在支援之列。

  2000: IBM 釋出了用於管理數字資產的Content Manager。IBM 數字圖書館和EDMSuite 產品現在都被包含在一個單一的架構中來提供多媒體資產管理和企業內容管理。荷蘭國家圖書館、梵蒂岡圖書館都是最早的使用者。

  2001: IBM 以 10 億美金收購了 Informix 的資料庫業務,這次收購擴大了 IBM 的分散式資料庫業務。

  2002: 作為 IBM 自主運算策略的一部分,SMART(自我管理和資源調節)技術在 DB2 UDB V8.1 中首次正式應用。

  2003 : IBM 將資料管理產品統一更名為資訊管理產品。

  2003 : DB2 釋出了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該產品由以前的 DB2 DataJoiner和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演化而來)

  2004年:IBM釋出了II與DB2的下一個版本Masala與Stinger,加強了資料智慧分析、挖掘、預測能力。

  2005年:IBM釋出了“綠色風暴”計劃,向業界宣佈IBM DB2商業資料庫正式推出應用開發商網路計劃和資料庫精英人才培養計劃。

  2006年:IBM獨家贊助 “2006中國首屆傑出資料庫工程師評選”活動,表明IBM正在履行幫助中國資料庫人才成長的承諾。

  2006:DB2 9作為第三代資料庫的革命性產品正式在全球釋出。進軍資料庫領域40週年 IBM資訊管理大事回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343861/viewspace-90010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