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影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411d7jb?p=7&vd_source=657a3a3d4db7adcd46d8875ecbec370c
1.2.3 OSI參考模型
-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
- 定義了服務、協議、介面三個概念
- 先有模型,後有協議規範;通用性良好
名稱 | 傳輸單位 | 功能 | 備註 |
---|---|---|---|
應用層 | 使用者與網路的介面,最複雜的一層,使用協議多 | ||
表示層 | 處理交換資訊的表示方法 ;資料壓縮 ;加密、解密 | ||
會話層 | 允許不同主機在會話層各程序進行會話;檢查點 機制用來維持可靠對話 | ||
傳輸層 | 主機中兩個程序間的流量控制、差錯控制、服務質量、資料傳輸管理。對使用者遮蔽通訊子網的變化 ;複用 :多個應用層同時使用傳輸層服務 ;分用 :資訊分別交付到應用層 | 僅有面向連線的通訊 | |
網路層 | 資料包 | 為分組交換網路的主機提供通訊:1. 路由選擇;2.流量控制 ;3. 差錯控制 ;4. 擁塞控制:結點來不及接收而丟棄大量分組 ;5. 網際互連:網際網路使用的協議是無連線的IP網際協議和許多路由選擇協議 | 支援無連線和麵向連線的通訊 |
資料鏈路層 | 幀,將網路層的IP分組封裝成幀,可靠傳輸到鄰結點的網路層 | 檢測差錯,將物理層可能出錯(噪聲干擾)的物理連線改造為邏輯上無差錯的資料鏈路;流量控制:協調A的傳送速率和B的接收速率 | 廣播式網路 的資料鏈路層——介質訪問子層 還處理如何控制對共享通道的訪問 |
物理層 | 位元,透明傳輸原始位元流 | 定義資料終端/通訊裝置的物理、邏輯連線方法,如介面引數、訊號意義等 | 物理介質在物理層以下,不屬於物理層 |
資料鏈路層:點到點通訊——主機與主機之間通訊,一個點指一個硬體地址或IP地址
傳輸層:端到端通訊——程序與程序之間通訊,一個程序由一個埠來標識
- TCP/IP模型
名稱 | 物件 | 特點 |
---|---|---|
應用層 | 使用者-使用者,包含所有高層協議 | |
傳輸層 | 程序-程序或應用-應用,支援無連線和麵向連線的通訊 | 主要TCP/UDP協議 |
網際層 | 主機-主機,定義標準的分組格式和協議,即IP | 無連線的通訊模式 |
網路介面層 | 從主機或結點接收IP分組,發到指定物理網路 |
物理網路: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公共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