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到底要分割槽嗎?很多使用者在新新增了固態硬碟後,都會被另一個新問題困擾:SSD固態硬碟到底要不要分割槽?大部分人的一致觀點都是固態不需要分割槽,因為固態硬碟種種的工作原理,分兩個以上分割槽只會導致效能損失。但是如果不分割槽,系統該怎麼維護?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分割槽對固態硬碟的壽命是沒有存在任何負面影響的 。硬碟分割槽實質上是對硬碟的一種高階格式化。 簡單的說,分割槽就是高階格式化,建立主開機記錄表。 建立分割槽時,就已經設定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引數,建立了硬碟主開機記錄表(MBR/GPT)和指定了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
有一種說法是:固態硬碟要小分割槽以及少分割槽。這裡說的小分割槽不要把固態硬碟的容量都分得滿滿的,需要保留一部分的容空閒位置,用在固態硬碟內部的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對映等最佳化操作。
此外,要是固態硬碟儲存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會讓它的效能越慢,小容量固態硬碟分割槽之後,某個分割槽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會使得固態硬碟更容易崩潰,大家一定要及時清理垃圾檔案,以及合理分配好虛擬記憶體大小,讓固態硬碟分割槽有足夠的剩餘空間哦。
最後簡單來說:如果固態硬碟容量大,建議分個區,要是系統出現問題,即使重灌系統也不會丟失其它盤資料;如果固態硬碟容量小,不建議多個分割槽,因為劃分成多個分割槽之後每個分割槽都需要留有一部分空餘空間備用,這就導致必然有一些空間會被浪費了。
文章最後在來說說使用SSD固態硬碟幾個注意事項。
1、分割槽方法:小分割槽、少分割槽
SSD有一種技術叫做“垃圾回收機制”,Trim是系統用來告訴SSD主控哪些資料所佔據的地址是“無效”的,而“垃圾回收機制”就是SSD內部對這些“無效”資料進行清理的過程。
SSD中的擦除只能是“將無效資料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不能像機械硬碟那樣實現“點對點精確定位打擊”,因此“垃圾回收機制”過程也顯得很繁瑣——先把區域內的有效資料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閒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清除出來的地方可以作為下次垃圾回收時的轉移地點。
所以“小分割槽”的概念就出來了。所謂“小分割槽”就是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保留一部分容量作為“空閒位置”,用於SSD內部的最佳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對映。一般情況下這一步驟廠商已經幫我們設定好了,例如NAND容量128G的SSD,廠家會標稱120G,剩下的部分就被設定成了預留空間。當然如果你十分注重SSD效能,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增加預留空間,如:128G的固態硬碟在分割槽的時候只分120G或者更少。
“少分割槽”則是另外一種概念,關係到4k對齊對SSD的影響。一方面現在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割槽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每個分割槽總有那麼些空間是用不到的),另一方面分割槽太多容易導致分割槽錯位,在分割槽邊界的磁碟區域SSD效能可能受到影響。如:128G的固態硬碟建議不分割槽或2個分割槽,256G的分2-4個分割槽為宜。
2、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固態硬碟儲存越多效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割槽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檔案,設定合適的虛擬記憶體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檔案存放到機械硬碟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割槽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 3、平時保養: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 4、重新整理韌體。
- 5、恢復指令:對付SSD降速的終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