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服跑個分”這句話影響了多少國內消費者,現在的情況就是國內手機玩家有很多確實喜歡跑分,不管是安兔兔、魯大師國產軟體,還是是GeekBench、3DMark等國外跑分軟體,不拿跑分資料就不能證明自己的手機效能夠強,而國內手機廠商釋出會上,展示XXX跑分也是一項傳統技能,絕不能丟。
但是跑分跟省電之間是有衝突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很多國產手機有黑白名單機制,遇到跑分軟體就火力全開。此前華為手機因為跑分“作弊”一事被3DMark封殺,只不過華為不是唯一一個,OPPO公司的Find X及F7手機也因為存在類似的問題被3DMark下架,根源還是檢測到跑分軟體就全速執行,但日常中會限制效能以便省電。
3DMark母公司UL Benchmark日前發表公告,指出OPPO公司的Find X及Find F7手機也被檢測到存在人為因素導致的跑分誤差,具體結果如下:
在公開版的3DMark測試中,使用驍龍845處理器的Find X手機跑分為4576分,但使用3DMark私有的版本測試的話效能就只有3344分了,前者的效能高出41%,OPPO的Find F7手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驗證情況屬實之後,UL Benchmark也封殺了這兩款手機的跑分。
3DMark封殺這兩個手機的跑分不是因為跑分最佳化,而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同樣的應用程式下跑分不同說明廠商的最佳化不是針對工作負載,而是簡單地識別3DMark程式的名稱。3DMark允許廠商檢測高負載的計算需求來最佳化效能,但是簡單地透過驗證程式名稱來跑分的情況則不在認可之內。
這個事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簡單來說就是UL Benchmark能夠接受廠商針對應用程式本身的負載情況來做最佳化,如果哪家公司有能耐把手機效能最佳化的夠好,同樣的硬體比別家廠商跑分高一倍,這不算作弊,但是被抓住的廠商使用了最簡單也是最沒技術含量的黑白名單最佳化,而且是檢測應用程式的名稱,檢測的3DMark的程式名就放開頻率、功耗限制讓它跑高分,一旦換個名字,監測程式就認為這不是跑分軟體,那就按照降頻省電的模式執行,因此導致兩種情況下同一個應用的跑分差距,而這是3DMark的規則不允許的。
UL Benchmark也跟OPPO公司做了溝通,後者承認了會檢測應用程式:
“當我們檢測到使用者正在執行高效能的遊戲或者3D基準測試等應用時,我們允許SoC全速執行以獲得最流暢的體驗。”
OPPO公司還解釋了這個機制是如何執行的,手機檢測到未知應用時,系統將採用預設的功率最佳化策略。在使用者未主動操作5到10秒之後,該系統的效能將限制到最大的效能的70%到80%(取決於不同平臺),而使用者有操作時,它會立即取消效能限制,以確保使用者體驗不受影響。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透過不斷點選螢幕的方式來提高大多數應用程式的效能,不過這對3DMark沒有影響,UL Benchmark表示他們沒有考慮使用這種方法來對裝置進行基準測試。
OPPO公司表示正在尋求措施改進這種方式以造福使用者,OPPO表示“我們正在努力升級系統,區分未檢測到的應用程式需求以及使用者的主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