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94404645827117572
在移動網際網路,分散式、微服務盛行的今天,現在專案絕大部分都採用的微服務框架,前後端分離方式,(題外話:前後端的工作職責越來越明確,現在的前端都稱之為大前端,技術棧以及生態圈都已經非常成熟;以前後端人員瞧不起前端人員,那現在後端人員要重新認識一下前端,前端已經很成體系了)。
一般系統的大致整體架構圖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小夥伴會回覆說,這個架構太簡單了吧,太low了,什麼閘道器啊,快取啊,訊息中介軟體啊,都沒有。因為老顧這篇主要介紹的是API介面,所以我們聚焦點,其他的模組小夥伴們自行去補充。
介面互動
前端和後端進行互動,前端按照約定請求URL路徑,並傳入相關引數,後端伺服器接收請求,進行業務處理,返回資料給前端。
針對URL路徑的restful風格,以及傳入引數的公共請求頭的要求(如:app_version,api_version,device等),老顧這裡就不介紹了,小夥伴們可以自行去了解,也比較簡單。
後端伺服器如何實現把資料返回給前端?
推薦一個開源免費的 Spring Boot 實戰專案:
https://github.com/javastacks/spring-boot-best-practice
返回格式
後端返回給前端我們一般用JSON體方式,定義如下:
{
#返回狀態碼
code:integer,
#返回資訊描述
message:string,
#返回值
data:object
}
CODE狀態碼
code返回狀態碼,一般小夥伴們是在開發的時候需要什麼,就新增什麼。
如介面要返回使用者許可權異常,我們加一個狀態碼為101吧,下一次又要加一個資料引數異常,就加一個102的狀態碼。這樣雖然能夠照常滿足業務,但狀態碼太凌亂了
我們應該可以參考HTTP請求返回的狀態碼
:下面是常見的HTTP狀態碼:
200 - 請求成功
301 - 資源(網頁等)被永久轉移到其它URL
404 - 請求的資源(網頁等)不存在
500 - 內部伺服器錯誤
我們可以參考這樣的設計,這樣的好處就把錯誤型別歸類到某個區間內,如果區間不夠,可以設計成4位數。
#1000~1999 區間表示引數錯誤
#2000~2999 區間表示使用者錯誤
#3000~3999 區間表示介面異常
這樣前端開發人員在得到返回值後,根據狀態碼就可以知道,大概什麼錯誤,再根據message相關的資訊描述,可以快速定位。
Message
這個欄位相對理解比較簡單,就是發生錯誤時,如何友好的進行提示。一般的設計是和code狀態碼一起設計,如
再在列舉中定義,狀態碼
狀態碼和資訊就會一一對應,比較好維護。
Data
返回資料體,JSON格式,根據不同的業務又不同的JSON體。
我們要設計一個返回體類Result
控制層Controller
我們會在controller層處理業務請求,並返回給前端,以order訂單為例
我們看到在獲得order物件之後,我們是用的Result構造方法進行包裝賦值,然後進行返回。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構造方法這樣的包裝是不是很麻煩,我們可以最佳化一下。
美觀美化
我們可以在Result類中,加入靜態方法,一看就懂
那我們來改造一下Controller
程式碼是不是比較簡潔了,也美觀了。
優雅最佳化
上面我們看到在Result類中增加了靜態方法,使得業務處理程式碼簡潔了。但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有幾個問題:
1、每個方法的返回都是Result封裝物件,沒有業務含義
2、在業務程式碼中,成功的時候我們呼叫Result.success,異常錯誤呼叫Result.failure。是不是很多餘
3、上面的程式碼,判斷id是否為null,其實我們可以使用hibernate validate做校驗,沒有必要在方法體中做判斷。
我們最好的方式直接返回真實業務物件,最好不要改變之前的業務方式,如下圖
這個和我們平時的程式碼是一樣的,非常直觀,直接返回order物件,這樣是不是很完美。那實現方案是什麼呢?
實現方案
小夥伴們怎麼去實現是不是有點思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幾個事情
1、定義一個註解@ResponseResult,表示這個介面返回的值需要包裝一下
2、攔截請求,判斷此請求是否需要被@ResponseResult註解
3、核心步驟就是實現介面ResponseBodyAdvice和@ControllerAdvice,判斷是否需要包裝返回值,如果需要,就把Controller介面的返回值進行重寫。
註解類
用來標記方法的返回值,是否需要包裝
攔截器
攔截請求,是否此請求返回的值需要包裝,其實就是執行的時候,解析@ResponseResult註解
此程式碼核心思想,就是獲取此請求,是否需要返回值包裝,設定一個屬性標記。
重寫返回體
上面程式碼就是判斷是否需要返回值包裝,如果需要就直接包裝。這裡我們只處理了正常成功的包裝,如果方法體報異常怎麼辦?處理異常也比較簡單,只要判斷body是否為異常類。
怎麼做全域性的異常處理,篇幅原因,老顧這裡就不做介紹了,只要思路理清楚了,自行改造就行。
重寫Controller
在控制器類上或者方法體上加上@ResponseResult註解,這樣就ok了,簡單吧。到此返回的設計思路完成,是不是又簡潔,又優雅。
總結
這個方案還有沒有別的最佳化空間,當然是有的。如:每次請求都要反射一下,獲取請求的方法是否需要包裝,其實可以做個快取,不需要每次都需要解析。當然整體思路瞭解,小夥伴們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面自行擴充套件。
更多文章推薦:
1.Spring Boot 3.x 教程,太全了!
2.2,000+ 道 Java面試題及答案整理(2024最新版)
3.免費獲取 IDEA 啟用碼的 7 種方式(2024最新版)
覺得不錯,別忘了隨手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