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法規政策的不斷完善,切實為畜牧業加速轉型升級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時,隨著食品安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基於數字化技術和區塊鏈,讓食材擁有“電子身份證”?
作者:NeuerL
配套法規日趨完善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釋出,為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到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鼓勵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強化標誌管理和產品追溯,我國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規的日趨完善表明畜牧業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同時,隨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確保人民吃得放心,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這意味著,不僅需要運用法治方式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透過技術入局進一步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過程控制技術研發,建立從源頭治理到終端追溯的監控體系,加快畜產品安全關鍵檢測技術創新和應用,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已是大勢所趨。
食品安全溯源困難
“從農場到餐桌”是近年流行的順勢飲食觀念,這是一種透過減少環節來控制風險從而換取健康飲食的方法。這個模式放到餐廳中,就好比大廚繞開中間商,直接向農場採買肉牛,做成牛排上桌。
但這種模式往往因為過高的成本和有機耕作看天吃飯的限制,幾乎只能是高階餐廳限定。若要普及到14億國人,難度可想而知。
(現代食品鏈業務流程簡化版)
當無法透過減少中間環節來控制風險時,我們還能怎麼保證入口的畜產品健康?
如果能明確畜產品在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情況是不是就能夠解決問題?即讓畜產品可溯源。
還是以肉牛為例,消費者要對入口的牛肉放心,不僅要保證原材料關鍵資訊保安可靠,生產環節安全可控、產品運輸過程安全可視,還要確保產品的原產地等包裝中的資訊保安可信,從生產、加工、配送、零售,乃至烹飪,複雜的流程和龐大的資訊量讓肉牛“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管理的實現難度大大增加。
因此,加速技術落地助力畜牧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依法保障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及食品安全就顯得尤為迫切。尤其當下疫情防控與畜產品保供兩手抓,產業數字化更是貫穿了生產、配送 、零售、服務等全過程,無不涉及安全需求。這也讓網際網路企業的價值在幫助畜牧產品實現“持證上桌”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持證上桌”的應用實踐
探討“持證上桌”的問題,我們不妨先將其放到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持證上桌”不僅代表了人們對食物高標準的追求和安全性的期待,還具有相當的時代價值。
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國家衛健委對建立和完善冷鏈追溯管理系統提出了要求:建立和完善由國家級平臺指揮預警,省級平臺提供追溯資訊管理和公共服務,企業級平臺實現企業資料對接,組成的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相應的,這也對安全技術提出了要求:不僅要擁有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還要保證資料真實性。
以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為例,透過區塊鏈可信時間戳和主體身份核驗機制,冷鏈貨品流通的每一環節、經手人都將清楚記錄在案,其不可篡改、全程留痕的特點,可為防疫相關部門提供安全追溯憑據。
迴歸食物本身,讓科技賦予了一頭肉牛“電子身份證”,記錄著它從農場走向餐桌的一生。除卻無差別的商品流與單薄的價格,它的故事及其珍稀性,都將直白地重現在你眼前。網際網路科技讓“從農場到餐桌”變得更簡單、更健康、也更廣泛。
結語
上述分別從政策完善、業務流程與實踐價值三個方面解析了安全技術對畜牧產業發展及食品安全的影響。可以看到,除了透過法治政策推動畜牧業數字化升級,技術入局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畜牧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一直在進行中。
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交流指正。
參考資料:
1.《依法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2.《2021年第二季度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8%,比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
3.《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報告》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