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在這裡提了一個問題——應屆生該如何準備今年的秋招? ,很多前輩都建議寫技術部落格。
這段時間也寫了幾篇,有的閱讀量還行(我現在的要求就是保證每篇部落格的閱讀量大於100),但是有的閱讀量則有點慘淡。
說明了存在不足,我也意識到了幾個問題。就拿array_chunk()函式的妙用——分而治之這篇文章來說:
1. 問題一:沒有示意圖,全靠文字描述。
2. 問題二:並沒有把一個問題講清楚。使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卻並沒有體現出使用這種方法的優勢,沒有去分析時間複雜度。老哥在評論區一問就把我噎住了。
3. 問題三:想到用什麼標點符號就用什麼標點符號,沒有遵從一定的規範。
知道要寫部落格,但也要知道該如何寫部落格,形成一定的規範。這樣在輸出時,自己的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讀者讀的也更輕鬆。畢竟獲得更過的閱讀量和贊數,滿足自己的那點小虛榮心,形成正反饋,才有更大的寫下去的動力。
部落格分類:
1. 技術細節型。
2. 乾貨型。
3. 實踐總結型。
4. 雜談與雞湯型。
部落格組成:
標題、小標題。
我想大多數人在找文章時都是用某個關鍵詞去搜尋。
所以,內容中的關鍵詞來命名文章是首選。
內容。
這個就不多說了,部落格肯定是內容為王,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內容,好的技術文章要讓讀者有益。
如何寫部落格
一、清晰的敘事結構。
技術類文章有兩種常見的結構:
平鋪敘事,逐步推進:適用於介紹排查問題的過程、分享設計思路、介紹專案的迭代進展。
結構化敘事,層層展開:適用於講規劃、做總結、畫大圖、介紹一整套技術方案。
線性敘事,逐步推進
對於這類文章,讀者是應該按順序一段一段看的,寫的時候腦海中模擬讀者的視角來寫。
這類文章的小技巧就是:模擬讀者視角,設定一條主線,有節奏的向前推進。和講故事差不多,每一步的推進要有邏輯,要保持思路不要斷掉。
感覺線性敘事寫作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
結構化敘事,層層展開
除了按順序看的,還有不按順序看的文章?
有的,尤其在專業的技術文章裡很常見,大部分是“總-分”的結構,先講整體框架,再分章節介紹各個部分。
比較常見的是那種總結型的文章,比較像一本技術手冊,可以通讀一遍,也可以只看其中一段,之後遇到相關的問題,根據目錄跳著閱讀。
對於文思泉湧的人,可以一口氣把整篇文章寫完。但實際情況是,很多時間被碎片化,可能還要引用一些專業內容,可能需要查資料,寫文章的過程會被中斷。
這類文章不是一口氣寫完的,是先搭架子再填充完整的。其實寫起來也很簡單:先想好標題,再劃分好目錄結構,再一段一段的填充內容,最後再潤色一下連線部分。文章可以不按順序看,也可以不按順序寫。
線性敘事是個連結串列,結構化敘事是樹。
感覺我現在寫部落格的敘事方式就是結構化敘事。
二、注意排版和語法細節。
1.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參考這篇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文章。
2. 新增多種展現形式。
段落排版:如果全是普通的段落,看起來有點平淡,可以適當的加上可以加上無序列表、有序列表、段落引用、表格等等。
行內排版:行內排版可以加上粗體、斜體、
程式碼標記
等,偶爾還可以用刪除線。
3. 少即是多:英文喜歡長句,複合從句一層套一層;中文追求言簡意賅,錯落有致,可以多加標點符號,把長句分隔開。
三、提高閱讀體驗的技巧。
1. 多用圖片:一圖勝千言,這個不多說。
2. 使用恰當的比喻:我們認識事物的捷徑就是:用熟悉的事物做類比。
四、寫完之後通讀一遍。
寫完之後通讀一遍,避免錯別字和病句(這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
輔助工具
1. 畫圖工具:http://draw.io/
待補充:
就先寫這麼多吧,等以後看到了其他的技巧再更新吧。
參考
5. 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本作品採用《CC 協議》,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和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