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該系列文章,圍繞持續整合:Jenkins+Docker+K8S相關元件,實現自動化管理原始碼編譯、打包、映象構建、部署等操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流水線整合Docker用法。
一、背景描述
微服務架構是當前主流的技術選型,在業務具體落地時,會存在很多業務服務,不管是在開發、測試、上線的任意節點中,如果基於手動編譯的方式打包服務,操作成本不僅極高,而且很容易出現紕漏。
通過Pipeline流水線的方式,將服務映象構建編排成一鍵觸發執行,實現自動化的管理流程,是微服務架構中的必要的功能模組。
二、流程設計
本篇中的流程節點,主要針對打包好的應用Jar
包,在docker模組中的處理流程,主要是映象構建管理與容器執行:
- 構建docker檔案目錄與內容;
- 拷貝
Jar
包,建立Dockerfile
指令碼檔案; - 執行docker映象構建,推送雲倉庫;
- 拉取映象檔案並執行docker容器;
整個流程的都放在Pipeline流水線中,銜接在本地Jar包生成之後。
三、實現過程
1、外掛安裝
首先安裝流程中Docker整合的相關外掛:Docker Pipeline
,Docker plugin
,CloudBees Docker Hub/Registry Notification
。
在之前的流水線篇幅中,已經通過流水線完成Gitee倉庫程式碼pull和本地打包,下面開始處理docker環節。
2、映象構建指令碼
關於Dockerfile的指令碼語法也可以參考之前docker篇幅,下面看流水線中的用法:
environment {
docker_directory = 'docker-app'
docker_repository = '倉庫URL'
}
stage('Dockerfile') {
steps {
sh '''
rm -rf ${docker_directory}
mkdir -p ${docker_directory}
cp auto-client/target/auto-client-1.0-SNAPSHOT.jar ${docker_directory}/auto-client.jar
cd ${docker_directory}
cat>Dockerfile<<EOF
FROM java:8
MAINTAINER cicadasmile
VOLUME /data/docker/logs
ADD auto-client.jar application.jar
ENTRYPOINT ["java","-Dspring.profiles.active=dev","-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ar","/application.jar"]
EOF
cat Dockerfile
'''
echo "create Dockerfile success"
}
}
指令碼說明:
- 在流水線的工作空間建立目錄
docker-app
; - 每次執行都清空一次docker目錄,再把Jar包和Docker指令碼放進去;
- cat-EOF-EOF:即建立Dockerfile檔案,並把中間的內容寫入;
- 指令碼中的內容必須在檔案中頂行寫入;
3、打包推送
這裡即進入docker目錄,執行映象打包的操作,並把映象推送到雲端倉庫,很多倉庫都是私有的,需要身份驗證,通過配置憑據去訪問:
stage('DockerImage'){
steps {
script {
dir("${docker_directory}") {
sh 'ls'
docker.withRegistry("${docker_directory}", '訪問憑據') {
docker.build("doc-line-app:latest").push()
}
}
echo "build DockerImage success"
}
}
}
4、憑據配置
開啟Manage Jenkins
介面,Manage Credentials
選項;
按如下流程配置即可:
同系列推薦:
四、原始碼地址
GitEE·地址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auto-parent
Wiki·地址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butte-java-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