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是否有必要看開發程式碼?如何能看懂?

把蘋果v咬哭發表於2021-12-04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上一秒我還在賽道刷圈速,下一秒就想到了這個話題...

其實這個話題在我待整理列表裡躺了挺久的,今天恰好週六,那就靜下來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就以題目裡的 2 個問題進行展開吧。

一、是否有必要看開發程式碼?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回答“必要”或者“不必要”都會不太恰當,具體因人而異。

覺得“不必要”

  • 對於測試工程師的日常工作,我只要弄得清業務邏輯,通過各種方法論以及測試工具的輔助,一樣可以完成需求的測試上。
  • 另外,很多時間點都點不過來了,哪有時間去看開發程式碼呀?
  • 再說了,我要是會看程式碼,那直接去做開發好了。

這是我曾經看到或聽到過的一些觀點,有主觀、也有客觀的,對此我個人表示非常理解。

閱讀開發程式碼,這事情其實不在我們常規定義和理解的本職工作範圍內。而且,當工期緊,壓力大,點都點不過來的時候,面對這些事情,就會更加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心只想快點把用例執行完,迴歸完畢順利上線,我自己有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還有,對於有些程式碼基礎薄弱的童鞋,對程式碼會有一定的“恐懼感”,這就更正常了。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要去接觸學習它,否則就陷入死迴圈了。

覺得“必要”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於這個答案的,但是前提條件肯定還是得時間允許,當然這個時間也可能是擠出來的。這些我自己都有過經歷,先來回顧一下。

有時間
最近參與了一個比較大的專案,負責其中部分模組的測試工作。對接的人,都是來自別的事業部的同事,我一個都不認識。

所幸現在還留有一定的測試點梳理時間,我於是申請了專案程式碼許可權,拉取程式碼到本地,重點瀏覽了我要測試的介面相關程式碼。

因為要測試的介面中,很多底層處理涉及到另一份外部文件裡的介面呼叫,但是我發現,存在好幾個介面是沒接入的。立馬整理出來確認,明確是不接入的,也就是說我是不用測的。

但是這個事情在產品和開發提供出的文件裡是沒有說明的,這裡就不去說誰的責任問題,或許是太忙忘記了,也都可以理解。

如果我不讀程式碼,我對著文件寫用例,必然把這幾個也寫進去了,大概率是要到評審用例時候才會發現。

沒時間
領導有佈置大家整理各自業務的文件,從系統互動、業務邏輯、場景構造、監控報警等方面,這個事情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需要我們“合理”安排時間來做。

合理就是,不忙的時候工作時間整,忙的時候下班抽空整,大家都懂得。

我拿到一塊不熟悉的業務,所幸這個業務邏輯不是很複雜,重點是介面邏輯的梳理。

首先肯定還是先把能蒐集到的文件先瀏覽一遍,再去找開發問一些疑問點之類的。但是開發很忙(或者假裝忙),如果不當面問,大概率回覆得晚,我們也不能怪人家。

那我就要了專案許可權,找到相關介面的程式碼,看下里面的是否存在一些特殊處理需要校驗,是否有涉及到快取,MQ 等。所幸這個開發的程式碼註釋寫的還比較詳細,所以看起來比較輕鬆。

如果我不讀程式碼,可能整理的進度大概率變慢,而且老是問開發,說不定人家會很煩。

但並不是說煩我就不問了,最好的辦法是你可以抓住重點,高效的提問

所以,我個人感覺去看開發程式碼還是受益多多的:

  • 儘早的發現一些不必要的問題,更精確的確定測試範圍。
  • 可以更加了解開發的實現邏輯,有利於有的放矢,高效提問。
  • 知道開發本次改動的範圍,有助於判斷是否有其他不必要的改動(或者帶上線的別的內容)。
  • 更精準的定位開發問題,有助於分析問題根因。
  • 倒逼自己學習更多的開發知識。

二、如何能看懂開發程式碼?

相信有不少童鞋也想去閱讀開發程式碼,但是不知道該學習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看得懂。

不要怕

首先我覺得是不要怕。

其實,對於很多常規的專案,拋開一些架構模式設計的話,要看懂後端程式碼邏輯其實並不難。

比如我測試的專案中就有使用 C# 語言寫的,我之前看都沒看過,但是沒辦法,網上了解了一點語法之後就硬著頭皮看,配合開發註釋大概也可以瞭解7788。

程式碼學到何種程度?

當然,如果是一門你不瞭解的語言,還是要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的,但是肯定不需要全面學習完之後才可以。

比如你寫自動化用例用 python,而開發使用的是 java ,就覺得學習 java 是一個從0開始的事情。其實不然,各種程式語言除一些設計理念外,核心點不外乎就是那幾個。

更何況像 python 和 java 都是物件導向的,它們有很多地方都比較接近,所以說,能看懂 python 程式碼,學習一下後也能看得懂 java 程式碼。

除了語言基礎知識之外,再瞭解下開發框架相關知識(比如 spring),瞭解下分層和常規用法,基本上也就可以了。

有條件的,也可以自己參考開發的專案,自己按照分層來寫個介面來進一步理解。

看程式碼的心得

要看程式碼,首先最重要是你得能找到目的碼。

最省事的方法是:問開發。

然後就是自己動手了。以我的經歷來看,通常我肯定是有個關注的介面,我知道介面的路徑名稱,也大概知道開發的程式碼專案分層,基本上就可以找到介面入口了。

以之前java的測試平臺專案為例,當我找到了入口,就可以進一步找到這個介面的 service 層,裡面有更多的實現細節。

再通過 idea 工具的輔助,不斷的跳轉裡面各種呼叫的方法,檢視邏輯實現情況。

另外,我推薦使用 idea 的程式碼定位功能,可以幫助你瞭解專案的層級結構。

但是也不是所有專案都是像上面這樣簡單,有些專案就有很多的子模組,每個子模組下面也有很多的程式碼;還有專案是 dubbo 服務,結構又不一樣了。

這種情況我會使用 idea 的全域性搜尋,去查介面名稱,基本上都可以搜到,最次也可以搜小排查範圍。

總結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下吧。

個人覺得有條件的(沒條件的可以創造條件),還是儘量去嘗試閱讀開發的程式碼,從目前來看,除了需要你擠出一些時間也沒啥別的毛病了。

更何況,你擠出的這點時間是有收穫的,不是浪費時間。

至於程式碼要看到多細,那還是取決於你個人的目的了。總之,多學學沒壞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