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屋智慧為何依然進展緩慢?

naojiti發表於2021-11-03

進入數智化時代,無論是自動駕駛的落地還是AI技術的迭代,都有了質的飛躍,與產業的結合中也落地了很多應用,比如無人工廠、robotaxi、無人礦車等。當然,最根本的是成本的縮減,我們在這些技術與產業之間的深度耦合中也體驗到了智慧時代的便捷。而離使用者體驗最近的全屋智慧家居,無論是消費使用還是產業生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變化。

特別是在疫情的催化下,市場對於智慧家居的態度迎來了較大改變。據市場調查機構報告,在經歷居家隔離後,76%的受訪者對家庭生活品質的要求有所提高,會考慮購入更多智慧家居產品。

智慧家居紛紛擾擾的這麼多年發展過去了,現在全屋智慧變成什麼樣兒了?為人所接受了嗎?

觀望有餘,定製不足

2011年,矽谷明星創業專案Nest Lab推出了首款Nest Thermostat 溫度控制器,用智慧家居單品的這一觸點,拉開了智慧家居行業的序幕,而全屋智慧的萌芽階段大概從2012年左右開始。彼時物聯網、互聯互通的觀點開始湧現,前期的智慧單品如智慧開關、智慧插座、智慧窗簾等功能簡單,智慧裝置的控制,以及裝置之間資訊交流、消費服務等功能與住宅環境開始有機結合。直到2020年,智慧家居在AI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下,不再侷限於簡單的遙控控制,開始聯接互動,帶給使用者一些的智慧體驗。

在很多城市的智慧家居體驗店,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全屋智慧解放雙手,帶給使用者輕鬆生活的快樂感受,我們曾在廠商描繪的視訊場景中看到的智慧家庭實現了。全屋智慧的體驗就是回到家後,從開門前就開始進入智慧生活:智慧門鎖開啟後,玄關燈就亮起來,客廳的窗簾徐徐開啟,飲水機開始熱水工作,掃地機器人返回到充電底座,而語音助手提示你,浴缸的熱水已經放好,感興趣的音樂也為你匹配完畢……

與現實違和的是體驗雖然升級了,全屋智慧在消費市場的反響還是比較平淡,並沒有翻騰起大的浪花出來。調研的報告資料與骨感的現實相比,還是有些割裂。消費者實際定製全屋智慧的需求並沒有被體驗的升級釋放,主要原因是:

1. 市場教育的不充分。瞭解全屋智慧以及體驗的多是學歷較高、受教育程度較好的年輕人,這部分年輕人走出社會不久,但是購買能力有限。有財力的中老年人接觸智慧產品的渠道有限。全屋智慧的體驗店也多在1、2、3線城市佈局,相對來說觸達的人群有限。

2.全屋智慧的體驗良好,但是全屋智慧的定製也意味著家居體驗的固定。智慧技術和場景一直在迭代更新,定製化的全屋智慧系統較為封閉,引入新的智慧單品以及後續的其他系統較為困難,無論是更換還是留著以前的智慧家居裝置都煩惱不少。

3.個性化、整體感的智慧化體驗有限。現有的全屋智慧定製基本上都是廠家提供的家居裝置產品為主,使用者喜歡的一些智慧單品或者其他裝置因為通訊協議等限制無法聯接,跨品牌以及一些互動有割裂的體驗現象。

4成本高企下的遙望,美好的體驗都不便宜。據悉,此前米粉購買改造的全屋小米全套智慧家居硬體一共需要69萬。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花費還是太昂貴。

在智慧家居的行業中,大家有個共識:行業巨頭聯手製定一套標準或者是推出一套公共的體系,否則全屋智慧or智慧家庭的構建永遠是紙上談兵,描繪出來的場景都是一個個單品雞肋的堆砌。實際的情形是巨頭們有心牽頭,但也是一人劃拉一個地盤,生態裡的小商家們選擇各個山頭,巨頭劃分的市場還是以各自為林、封山為王的局面為主。

全屋智慧的新變

目前各家生態巨頭各自佔山為王最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對全屋智慧中心入口路線的爭奪。我們知道全屋智慧中最常見的入口是語音助手、智慧音響或者是手機APP等為主,而入口的不同也就意味著使用者需要適應學習不同的裝置,在一箇中心上培養的習慣也會限制使用者的互動方式。

廠商們在入口處就開始了分裂割據的狀態,開始流量的爭奪,搶佔入口意味著搶佔先機。單品的勝利意味著後續可以通過與使用者的深度繫結,來帶動周邊硬體的增長。比如智慧電視、智慧音響的入駐就直接提升了在家庭場景中對其他低頻產品的智慧化改造。

全屋智慧今年比較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在屋內引入了中控螢幕的中心入口,並且不只是一箇中控螢幕。在不同的空間都有不同的螢幕引入,滿足不同空間下各個裝置互動的需求,這種多中控螢幕裝置的舉措統一了專屬空間的裝置互動,所有的在這個空間下的智慧單品、系統、場景都可以在這個中控屏上互動,更加簡潔清晰。

第二個有別於行業的變化就是全屋智慧引入了PLC網路。PLC的融入擺脫了智慧家居對於網路的硬性條件,解決了閘道器斷開不斷連線的難題。通過Wi-Fi6及PLC兩套網路將家中的所有硬體或系統進行聯接,之後使用者再根據需求可以進行自由新增各類系統,並且因為提前將線路網路佈局到位,此後使用者有需求要裝相應模組就不需要再考慮線路佈局等問題。

無論是網路還是入口中心的改變,我們發現這些變革都豐富了全屋智慧生態的體驗,但是根源上的標準與通訊協議等,仍然各自割裂。雖然全屋智慧中的裝置以及網路技術都有提升和普及,但不能解決封閉生態的利益迴圈鏈條,只能是加速小家居廠商的入圈站隊。除了利益的難調和外,統一標準還會面臨落地的具體困境,即不同產品的迭代週期差異。

我們知道智慧家居品類繁多,每種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各不相同,標準迭代的同時又無法將整屋都重灌一遍。比如智慧音響的技術往往數月就會迭代,但與之適配的燈泡、家電等廠商並不具備這樣的迭代支援效率,許多傳統制造企業可能並不具備相應開發能力,這些都會導致統一的生態協議容易斷層,最終還會回到多協議並存的情況,生態協議的一統任重道遠。

賦能未來家居空間

對於全屋智慧行業來說,智慧家居的市場富礦滿滿。近日,IDC釋出了《中國智慧家居裝置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Q2)》,資料顯示,2021 年上年中國智慧家居裝置市場總出貨量約為1億臺,2021 年全年出貨量預計為2.3億臺,同比增長14.6%。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慧家居裝置市場出貨量的複合增長率為21.4%,2025年智慧家居總出貨量將接近5.4億臺,全屋智慧解決方案將成為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這個萬億的大市場中湧動著無數的創造者。

對於使用者來說,核心的訴求就是全屋智慧具備比較強的智慧化體驗、系統性的聯動、跨品牌的互動、良好的互動等。與此同時,全屋智慧要有自然、一體化的整體感。這些訴求對全屋智慧技術、網路、應用、裝置等都提出了高要求,全屋智慧的發展也就有了這些趨勢:

1.千人前面的智慧需求。我們知道全屋智慧的核心不是某個智慧單品功能的炫酷,而是全程的智慧化體驗。而智慧化體驗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判斷,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具備定製千人千面的智慧需求的能力。

2.涉及到雲端運算以及聯網升級的全屋智慧裝置對系統級安全的要求也會變得更高,需要在設計初始就開始規劃、部署,並納入開發、管理的所有流程之中,以避免被破壞性攻擊與威脅。

3.全屋智慧的生態系統的延續性需要保持開放,引入新鮮的血液帶動整體體驗的升級,讓這些不斷更新以及新晉的智慧裝置能夠滲入併成長。這些智慧單品的網路協議和標準等跨系統執行如何統一,是未來全屋智慧行業仍然需要長遠規劃、努力的方向。

4.主機裝置的計算、儲存能力的升級,不僅是現下在雲端上執行,一些裝置的端側運算以及本地儲存能力的進一步升級,實現未來本地化的智慧服務。

現下多數的普通使用者都有體驗過各種智慧單品裝置的經驗,但是全屋智慧的費用昂貴,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窮就是最大的門檻(淚流滿面)。對於全屋智慧的體驗,種子使用者最大的渴盼是希望全屋智慧的體驗不再限於體驗店的互動,最重要的是成本的降低,普惠給更多的人。富人有富人的快樂,中層有中層的逍遙,底層也有不被智慧時代拋棄的選擇,全屋智慧分級的享受也是享受。

如果再描述一下對未來全屋智慧場景的想象,可預見的是其場景可能呈現動態的變化,什麼意思呢?比如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紀念日、生日、節日等,可以有音樂、燈光等主題場景的重新整理,也可以自定義組合一些場景模式,讓智慧裝置帶來賽博朋克的儀式感,而這些主題的變換也會讓家庭的智慧場景更加豐富、有趣,我們就坐上小板凳好好期待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84049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