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和低程式碼,“零和”還是“競合”?

力軟資訊發表於2021-10-25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在國內提出了中臺的概念,到2018年阿里升級資料業務雙中臺戰略並對外輸出,2019年資料中臺全面爆發,再到2020年中臺失敗案例出現,行業內興起了關於中臺是否是偽命題的大討論,一時間,唱衰中臺聲音一片,Gartner預測,資料中臺在不久的將來,即將進入“泡沫幻滅期”。與此同時,低程式碼橫空出世,要把企業數字化的能力重新交回給業務人員,低程式碼企業如雨後春筍出現。時間走到2021年,當低程式碼發展進入平緩期,中臺賽道卻又峰迴路轉——10月15日,中臺頭部企業雲徙科技釋出雲徙新一代全生命週期企業級數字中臺5.0產品,並正式宣佈雲徙科技再次獲得近億美元D輪融資。

中臺和低程式碼的錯峰發展,彷彿陷入了零和遊戲中,二者成為了彼此博弈的物件。但事實上,中臺和低程式碼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存在,恰恰相反,二者其實是互相扶持、互相推進的競合關係。

從本質上來說,中臺是是對傳統“軟體平臺”的升級和加強,透過在企業層面引入新的專業化職能分工、資料唯一性建模等規則,合併相似組織,沉澱核心能力到中臺,將企業的共性需求進行抽象,並打造成平臺化、元件化的系統能力,以介面、元件等形式共享給各業務單元使用,以此支撐前臺快速試錯、快速創新,極大釋放企業創新和變革的能力。

中臺和低程式碼,“零和”還是“競合”?

而低程式碼的本質則是對程式開發過程的重構,將可讀性差,只有經過專業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的程式碼程式設計開發模式,變成可讀性強,視覺化的,普通人都能掌握的配置+片段程式碼開發模式。它透過更加簡單易懂的操作模式,降低使用門檻,讓更多人可以直接參與系統開發,減少需求方與開發者之間的溝通損耗。其意是在改變應用程式開發過程的分工模式,大幅降低開發階段中專業開發資源的配比,開發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的同時,做到賦能企業創新、減少資訊孤島。

中臺和低程式碼,“零和”還是“競合”?

從意義上看,中臺和低程式碼要解決的是一類問題,就是提升終端使用者獲得服務和產品的效率,壓縮成本,貼近需求,創造更多業務價值。而從功能上看,低程式碼則成為了搭建中臺的技術工具。透過低程式碼平臺與企業已有系統的整合,可以解決業務中臺與已有系統的連線,並且低程式碼除了具備快速開發應用的能力,更具備了便捷的介面開發能力和完善的介面管理能力,從而可以支援更多傳統程式碼開發模式的應用中臺。

中臺和低程式碼,“零和”還是“競合”?

未來中臺架構思想還會不斷迭代升級。但無論基於何種理論或思想,低程式碼開發平臺都會實實在在地帶給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便利,它也許會成為繼ERP之後,企業資訊化又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文.Adel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5343/viewspace-28391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