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核心36講(Go語言基礎知識二)--學習筆記

MingsonZheng發表於2021-10-13

02 | 命令原始碼檔案

我們已經知道,環境變數 GOPATH 指向的是一個或多個工作區,每個工作區中都會有以程式碼包為基本組織形式的原始碼檔案。

這裡的原始碼檔案又分為三種,即:命令原始碼檔案、庫原始碼檔案和測試原始碼檔案,它們都有著不同的用途和編寫規則。

image

對於 Go 語言學習者來說,你在學習階段中,也一定會經常編寫可以直接執行的程式。這樣的程式肯定會涉及命令原始碼檔案的編寫,而且,命令原始碼檔案也可以很方便地用go run命令啟動。

那麼,我今天的問題就是:命令原始碼檔案的用途是什麼,怎樣編寫它?

這裡,我給出你一個參考的回答:命令原始碼檔案是程式的執行入口,是每個可獨立執行的程式必須擁有的。我們可以通過構建或安裝,生成與其對應的可執行檔案,後者一般會與該命令原始碼檔案的直接父目錄同名。

如果一個原始碼檔案宣告屬於main包,並且包含一個無引數宣告且無結果宣告的main函式,那麼它就是命令原始碼檔案。 就像下面這段程式碼: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如果你把這段程式碼存成 demo1.go 檔案,那麼執行go run demo1.go命令後就會在螢幕(標準輸出)中看到Hello, world!

當需要模組化程式設計時,我們往往會將程式碼拆分到多個檔案,甚至拆分到不同的程式碼包中。但無論怎樣,對於一個獨立的程式來說,命令原始碼檔案永遠只會也只能有一個。如果有與命令原始碼檔案同包的原始碼檔案,那麼它們也應該宣告屬於main包。

知識精講

1. 命令原始碼檔案怎樣接收引數

我們先看一段不完整的程式碼:

package main

import (
  // 需在此處新增程式碼。[1]
  "fmt"
)

var name string

func init() {
  // 需在此處新增程式碼。[2]
}

func main() {
  // 需在此處新增程式碼。[3]
  fmt.Printf("Hello, %s!\n", name)
}

如果邀請你幫助我,在註釋處新增相應的程式碼,並讓程式實現”根據執行程式時給定的引數問候某人”的功能,你會打算怎樣做?

首先,Go 語言標準庫中有一個程式碼包專門用於接收和解析命令引數。這個程式碼包的名字叫flag。

我之前說過,如果想要在程式碼中使用某個包中的程式實體,那麼應該先匯入這個包。因此,我們需要在[1]處新增程式碼"flag"。注意,這裡應該在程式碼包匯入路徑的前後加上英文半形的引號。如此一來,上述程式碼匯入了flag和fmt這兩個包。

其次,人名肯定是由字串代表的。所以我們要在[2]處新增呼叫flag包的StringVar函式的程式碼。就像這樣:

flag.StringVar(&name, "name", "everyone", "The greeting object.")

函式flag.StringVar接受 4 個引數。

  • 第 1 個引數是用於儲存該命令引數值的地址,具體到這裡就是在前面宣告的變數name的地址了,由表示式&name表示。
  • 第 2 個引數是為了指定該命令引數的名稱,這裡是name。
  • 第 3 個引數是為了指定在未追加該命令引數時的預設值,這裡是everyone。
  • 至於第 4 個函式引數,即是該命令引數的簡短說明了,這在列印命令說明時會用到。

順便說一下,還有一個與flag.StringVar函式類似的函式,叫flag.String。這兩個函式的區別是,後者會直接返回一個已經分配好的用於儲存命令引數值的地址。如果使用它的話,我們就需要把

var name string

改為

var name = flag.String("name", "everyone", "The greeting object.")

所以,如果我們使用flag.String函式就需要改動原有的程式碼。這樣並不符合上述問題的要求。

再說最後一個填空。我們需要在[3]處新增程式碼flag.Parse()。函式flag.Parse用於真正解析命令引數,並把它們的值賦給相應的變數。

對該函式的呼叫必須在所有命令引數儲存載體的宣告(這裡是對變數name的宣告)和設定(這裡是在[2]處對flag.StringVar函式的呼叫)之後,並且在讀取任何命令引數值之前進行。

正因為如此,我們最好把flag.Parse()放在main函式的函式體的第一行。

2. 怎樣在執行命令原始碼檔案的時候傳入引數,又怎樣檢視引數的使用說明

如果我們把上述程式碼存成名為 demo2.go 的檔案,那麼執行如下命令就可以為引數name傳值:

go run demo2.go -name="Robert"

執行後,列印到標準輸出(stdout)的內容會是:

Hello, Robert!

另外,如果想檢視該命令原始碼檔案的引數說明,可以這樣做:

$ go run demo2.go --help

其中的$表示我們是在命令提示符後執行go run命令的。執行後輸出的內容會類似:

Usage of /var/folders/ts/7lg_tl_x2gd_k1lm5g_48c7w0000gn/T/go-build155438482/b001/exe/demo2:
 -name string
    The greeting object. (default "everyone")
exit status 2

你可能不明白下面這段輸出程式碼的意思。

/var/folders/ts/7lg_tl_x2gd_k1lm5g_48c7w0000gn/T/go-build155438482/b001/exe/demo2

這其實是go run命令構建上述命令原始碼檔案時臨時生成的可執行檔案的完整路徑。

如果我們先構建這個命令原始碼檔案再執行生成的可執行檔案,像這樣:

$ go build demo2.go
$ ./demo2 --help

那麼輸出就會是

Usage of ./demo2:
 -name string
    The greeting object. (default "everyone")

3. 怎樣自定義命令原始碼檔案的引數使用說明

這有很多種方式,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對變數flag.Usage重新賦值。flag.Usage的型別是func(),即一種無引數宣告且無結果宣告的函式型別。

flag.Usage變數在宣告時就已經被賦值了,所以我們才能夠在執行命令go run demo2.go --help時看到正確的結果。

注意,對flag.Usage的賦值必須在呼叫flag.Parse函式之前。

現在,我們把 demo2.go 另存為 demo3.go,然後在main函式體的開始處加入如下程式碼。

flag.Usage = func() {
 fmt.Fprintf(os.Stderr, "Usage of %s:\n", "question")
 flag.PrintDefaults()
}

那麼當執行

$ go run demo3.go --help

後,就會看到

Usage of question:
 -name string
    The greeting object. (default "everyone")
exit status 2

現在再深入一層,我們在呼叫flag包中的一些函式(比如StringVar、Parse等等)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呼叫flag.CommandLine變數的對應方法。

flag.CommandLine相當於預設情況下的命令引數容器。所以,通過對flag.CommandLine重新賦值,我們可以更深層次地定製當前命令原始碼檔案的引數使用說明。

現在我們把main函式體中的那條對flag.Usage變數的賦值語句登出掉,然後在init函式體的開始處新增如下程式碼:

flag.CommandLine = flag.NewFlagSet("", flag.ExitOnError)
flag.CommandLine.Usage = func() {
  fmt.Fprintf(os.Stderr, "Usage of %s:\n", "question")
  flag.PrintDefaults()
}

再執行命令go run demo3.go --help後,其輸出會與上一次的輸出的一致。不過後面這種定製的方法更加靈活。比如,當我們把為flag.CommandLine賦值的那條語句改為

flag.CommandLine = flag.NewFlagSet("", flag.PanicOnError)

後,再執行go run demo3.go --help命令就會產生另一種輸出效果。這是由於我們在這裡傳給flag.NewFlagSet函式的第二個引數值是flag.PanicOnError。flag.PanicOnError和flag.ExitOnError都是預定義在flag包中的常量。

flag.ExitOnError的含義是,告訴命令引數容器,當命令後跟--help或者引數設定的不正確的時候,在列印命令引數使用說明後以狀態碼2結束當前程式。

狀態碼2代表使用者錯誤地使用了命令,而flag.PanicOnError與之的區別是在最後丟擲“執行時恐慌(panic)”。

上述兩種情況都會在我們呼叫flag.Parse函式時被觸發。順便提一句,“執行時恐慌”是 Go 程式錯誤處理方面的概念。

下面再進一步,我們索性不用全域性的flag.CommandLine變數,轉而自己建立一個私有的命令引數容器。我們在函式外再新增一個變數宣告:

var cmdLine = flag.NewFlagSet("question", flag.ExitOnError)

然後,我們把對flag.StringVar的呼叫替換為對cmdLine.StringVar呼叫,再把flag.Parse()替換為cmdLine.Parse(os.Args[1:])。

其中的os.Args[1:]指的就是我們給定的那些命令引數。這樣做就完全脫離了flag.CommandLine。*flag.FlagSet型別的變數cmdLine擁有很多有意思的方法。你可以去探索一下。

這樣做的好處依然是更靈活地定製命令引數容器。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定製完全不會影響到那個全域性變數flag.CommandLine。

總結

如果你想詳細瞭解flag包的用法,可以到這個網址 https://golang.google.cn/pkg/flag/ 檢視文件。或者直接使用godoc命令在本地啟動一個 Go 語言文件伺服器。怎樣使用godoc命令?你可以參看這裡 https://github.com/hyper0x/go_command_tutorial/blob/master/0.5.md

思考題

我們已經見識過為命令原始碼檔案傳入字串型別的引數值的方法,那還可以傳入別的嗎?

  • 預設情況下,我們可以讓命令原始碼檔案接受哪些型別的引數值?
  • 我們可以把自定義的資料型別作為引數值的型別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課程連結

http://gk.link/a/10AqZ

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歡迎轉載、使用、重新發布,但務必保留文章署名 鄭子銘 (包含連結: http://www.cnblogs.com/MingsonZheng/ ),不得用於商業目的,基於本文修改後的作品務必以相同的許可釋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