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一個String型別引發的慘案

公眾號程式設計師學長發表於2021-07-24

​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案例,有一個團隊需要開發一個圖片儲存系統,要求這個系統能快速記錄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同時還需要能夠根據圖片的ID快速找到圖片儲存物件ID。我們假設用10位數來表示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例如圖片的ID為1101021043,它所對應的圖片儲存物件的ID為2301010051,可以看到圖片ID和圖片儲存ID正好是一一對應的,是典型的key-value形式,所以首先會想到直接使用String型別來儲存資料。把圖片ID和圖片儲存ID分別作為鍵值對的key和value來儲存。但是隨著儲存的資料量越來越大,Redis的記憶體的使用量也快速上升,結果遇到了大記憶體Redis例項因為生成RDB而響應變慢的問題。很顯然String型別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降低記憶體消耗嗎?

String型別的資料結構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為什麼String儲存資料時所消耗的記憶體空間較大。在剛才的案例中,由於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都是10位數,我們可以用兩個8位元組的Long型別來表示這兩個ID。所以一組圖片ID及其儲存物件ID的記錄,實際只需要16位元組就可以了。但是通過對Redis記憶體分析,一組圖片ID及其儲存物件ID卻佔用了64位元組,那為什麼String型別會用64位元組呢。其實,除了要記錄實際的資料,String型別還需要額外的記憶體空間來記錄資料的長度、空間使用資訊等,這些資訊也叫做後設資料。當實際儲存的資料較小時,後設資料的空間開銷就顯的比較大了。我們先來看一下String型別是如何儲存資料的。當你儲存64位有符號的整數時,String型別會把它儲存為一個8位元組的Long型別整數,這種儲存方式通常也叫作int編碼方式。但是,當你儲存的資料中包含字元時,String型別就會用簡單動態字串結構體(SDS)來儲存。如下圖所示:

 

 

 

  • len:4個位元組,表示buf的已用長度。

  • alloc:4個位元組,表示buf分配的長度,一般大於len。

  • buf:位元組陣列,儲存實際資料。為了表示陣列的結尾,Redis會自動在陣列最後新增一個”\0"。

    可以看到,在SDS結構體中,除了有儲存實際資料的buf,還有len和alloc的額外後設資料的開銷。另外對於String型別來說,除了SDS的額外開銷外,還有一個叫做RedisObject結構體的開銷。因為Redis的資料型別有很多,不同的資料型別都有相同的後設資料要記錄(例如最後一次訪問時間),所以Redis會採用一個叫做RedisObject結構體來統一記錄這些後設資料。一個RedisObject包含了一個8位元組的後設資料和一個8位元組的指標,這個指標指向具體資料所在,例如String型別的SDS結構體所在的記憶體地址。如下圖所示:

 

 

 

       為了節省記憶體空間,Redis對Long型別整數和SDS的記憶體佈局做了專門的設計。一方面,當儲存的是 Long 型別整數時,RedisObject 中的指標就直接賦值為整數資料了,這樣就不用額外的指標再指向整數了,節省了指標的空間開銷。另一方面,當儲存的是字串資料,並且字串小於等於 44 位元組時,RedisObject 中的後設資料、指標和 SDS 是一塊連續的記憶體區域,這樣就可以避免記憶體碎片。這種佈局方式也被稱為 embstr 編碼方式。當字串大於44位元組時,SDS的資料量就開始變多了,Redis 就不再把SDS 和 

RedisObject 佈局在一起了,而是會給 SDS 分配獨立的空間,並用指標指向 SDS 結構。這種佈局方式被稱為 raw 編碼模式。如下圖所示:

 

 

 

      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一對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的記憶體的使用量。由於10位數的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是Long型別整數,所以可以直接用int編碼的RedisObject儲存。相對應的RedisObject後設資料部分佔8位元組,指標部分被直接賦值為8位元組的整數了。此時,每個ID會使用16位元組,加起來一共是32位元組。但是,另外的 32 位元組去哪兒了呢?

       由於Redis是使用全域性雜湊表來儲存所有的鍵值對,雜湊表的每一項是一個dictEntity的結構體來指向一個鍵值對。dictEntity由三個8位元組的指標組成,分別來指向key、value以及下一個dictEntity。如下圖所示。

    

      由於Redis使用的記憶體分配庫為jemalloc,jemalloc在分配記憶體時,會根據申請的位元組數N,找一個比N大的,最接近N的2的冪次數作為分配的空間。

所以申請一個24位元組的dictEntity,實際會分配32個位元組。

      到目前位置,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String型別來儲存圖片ID和圖片儲存物件ID會佔用64個位元組了。一個有效資訊只有16個位元組,在使用String型別儲存時,卻要佔用64個位元組記憶體空間,有48個位元組用來儲存後設資料資訊了,這是不是極大的浪費了記憶體空間。那麼有沒有更加節省記憶體的方法呢?

用壓縮列表節省記憶體

     Redis裡有一種叫做壓縮列表的結構,非常節省記憶體。我們先回顧一下壓縮列表的構成。表頭有三個欄位zlbytes、zllen和zltail,分別表示列表的長度、列表尾的偏移量以及列表中entry的個數。壓縮列表表尾有一個zlend,表示列表結束。如下圖所示。

 

 

 

     由於壓縮列表採用一系列的entry儲存資料,這些entry會挨個兒放置在記憶體中,不需要再用額外的指標進行連線,這樣就可以節省指標所佔用的空間。每個entry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 pre_len:表示前一個entry的長度。prev_len有兩種取值情況:1 位元組或 5 位元組。當上一個 entry 長度小於 254 位元組時,prev_len 取值為 1 位元組,否則,就取值為 5 位元組。

  • len:表示自身的長度,佔4個位元組。

  • encoding:表示編碼方式,佔1個位元組。

  • content:儲存實際資料。

   假設我們使用entry來儲存圖片儲存物件ID(佔8個位元組),此時,每個entry的prev_len佔用1個位元組就行,因為每一個entry的前一個entry的長度小於264位元組。這樣一來,一個圖片物件ID所佔用的記憶體大小是14(1+4+1+8)個位元組,實際上會分配16個位元組。

     Redis裡基於壓縮列表實現了List、Hash和Sorted Set集合型別,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節省了dictEntity的記憶體開銷。對於String型別來說,一個鍵值對就有一個dictEntity,佔用32個位元組。對於集合型別來說,一個key對應了很多資料,卻只是佔用了一個dictEntity,這樣就節省了記憶體空間。

如何用集合型別儲存單值的鍵值對的資料
      在儲存單值鍵值對的資料時,我們可以使用基於Hash型別的二級編碼方式。這裡所說的二級編碼,是指把單值的資料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作為Hash的key,後一部分作為Hash的value。     以圖片的ID為1101021043,它所對應的圖片儲存物件的ID為2301010051為例,我們將圖片的ID的前7位(1101021)作為Hash型別的鍵,後3位(043)和圖片儲存物件ID為2301010051作為Hash型別的key和value。我們按照這種設計,在Redis中插入一條記錄,只佔用了16位元組,所以和使用String型別佔用64位元組對比,節省了很多空間。      最後,我們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圖片ID的前7位作為Hash型別的鍵,後3位作為Hash型別的key呢。我們在Redis儲存結構裡介紹過Redis的Hash型別的兩種底層實現結構,分別是壓縮列表和雜湊表。Hash 型別設定了用壓縮列表儲存資料時的兩個閾值,一旦超過了閾值,Hash 型別就會用雜湊表來儲存資料了。這兩個閾值分別對應以下兩個配置項:

  • hash-max-ziplist-entries:表示用壓縮列表儲存時雜湊集合中的最大元素個數。

  • hash-max-ziplist-value:表示用壓縮列表儲存時雜湊集合中單個元素的最大長度。

    在記憶體節省空間方面,雜湊表就沒有壓縮列表那麼高效。我們只用後3位作為Hash型別的key,也就保證雜湊集合中元素的個數不會超過1000,同時我們通過設定hash-max-ziplist-entries=1000,來確保Hash型別底層使用的是壓縮列表這種資料結構。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更多硬核知識,請關注公序員學長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