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是基於雜湊表的Map介面的非同步實現。此實現提供所有可選的對映操作,並允許使用null值和null鍵。此類不保證對映的順序,特別是它不保證該順序恆久不變。
在Java程式語言中,最基本的結構就是兩種,一個是陣列,另外一個是模擬指標(引用),所有的資料結構都可以用這兩個基本結構來構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實際上是一個“連結串列雜湊”的資料結構,即陣列和連結串列的結合體。
文字描述永遠要配上圖才能更好的講解資料結構,HashMap的結構圖如下。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層就是一個陣列結構,陣列中的每一項又是一個連結串列或者紅黑樹。當新建一個HashMap的時候,就會初始化一個陣列。
下面先通過大概看下HashMap的核心成員。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 預設容量,預設為16,必須是2的冪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最大容量,值是2^30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 裝載因子,預設的裝載因子是0.75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 解決衝突的資料結構由連結串列轉換成樹的閾值,預設為8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 解決衝突的資料結構由樹轉換成連結串列的閾值,預設為6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 當桶中的bin被樹化時最小的hash表容量。
* 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閾值,即hash表容量小於MIN_TREEIFY_CAPACITY,當桶中bin的數量太多時會執行resize擴容操作。
* 這個MIN_TREEIFY_CAPACITY的值至少是TREEIFY_THRESHOLD的4倍。
*/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
}
// 儲存資料的陣列
transient Node<K,V>[] table;
// 遍歷的容器
transient Set<Map.Entry<K,V>> entrySet;
// Map中KEY-VALUE的數量
transient int size;
/**
* 結構性變更的次數。
* 結構性變更是指map的元素數量的變化,比如rehash操作。
* 用於HashMap快速失敗操作,比如在遍歷時發生了結構性變更,就會丟擲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下次resize的操作的size值。
int threshold;
// 負載因子,resize後容量的大小會增加現有size * loadFactor
final float loadFactor;
}
public HashMap() {
this.loadFactor = DEFAULT_LOAD_FACTOR; // 其他值都是預設值
}
整理了一下2021年的Java工程師經典面試真題,共485頁大概850道含答案的面試題PDF,包含了Java、MyBatis、ZooKeeper、Dubbo、Elasticsearch、Memcached、Redis、MySQL、Spring、Spring Boot、Spring Cloud、RabbitMQ、Kafka、Linux 等幾乎所有技術棧,每個技術棧都有不少於50道經典面試真題,不敢說刷完包你進大廠,但有針對性的刷讓你面對面試官的時候多幾分底氣還是沒問題的。
通過原始碼可以看出初始化時並沒有初始化陣列table,那隻能在put操作時放入了,為什麼要這樣做?估計是避免初始化了HashMap之後不使用反而佔用記憶體吧,哈哈哈。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下面我們詳細講一下HashMap是如何確定陣列索引的位置、進行put操作的詳細過程以及擴容機制(resize)
hash計算,確定陣列索引位置
不管增加、刪除、查詢鍵值對,定位到雜湊桶陣列的位置都是很關鍵的第一步。前面說過HashMap的資料結構是陣列和連結串列的結合,所以我們當然希望這個HashMap裡面的元素位置儘量分佈均勻些,儘量使得每個位置上的元素數量只有一個,那麼當我們用hash演算法求得這個位置的時候,馬上就可以知道對應位置的元素就是我們要的,不用遍歷連結串列,大大優化了查詢的效率。HashMap定位陣列索引位置,直接決定了hash方法的離散效能。
看下原始碼的實現: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jdk1.8
int h;
// h = key.hashCode() 為第一步 取hashCode值
// h ^ (h >>> 16) 為第二步 高位參與運算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通過hashCode()的高16位異或低16位實現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從速度、功效、質量來考慮的,這麼做可以在陣列table的length比較小的時候,也能保證考慮到高低Bit都參與到Hash的計算中,同時不會有太大的開銷。
大家都知道上面程式碼里的key.hashCode()函式呼叫的是key鍵值型別自帶的雜湊函式,返回int型散列值。理論上散列值是一個int型,如果直接拿散列值作為下標訪問HashMap主陣列的話,考慮到2進位制32位帶符號的int表值範圍從‑2147483648到2147483648。前後加起來大概40億的對映空間。只要雜湊函式對映得比較均勻鬆散,一般應用是很難出現碰撞的。但問題是一個40億長度的陣列,記憶體是放不下的。你想,HashMap擴容之前的陣列初始大小才16。所以這個散列值是不能直接拿來用的。用之前還要先做對陣列的長度取模運算,得到的餘數才能用來訪問陣列下標。原始碼中模運算是在這個indexFor( )函式里完成。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indexFor的程式碼也很簡單,就是把散列值和陣列長度做一個"與"操作,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順便說一下,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HashMap的陣列長度要取2的整次冪。因為這樣(陣列長度‑1)正好相當於一個“低位掩碼”。“與”操作的結果就是散列值的高位全部歸零,只保留低位值,用來做陣列下標訪問。以初始長度16為例,16‑1=15。2進製表示是000000000000000000001111。和某散列值做“與”操作如下,結果就是擷取了最低的四位值。
10100101 11000100 0010010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1 //高位全部歸零,只保留末四位
但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這樣就算我的散列值分佈再鬆散,要是隻取最後幾位的話,碰撞也會很嚴重。更要命的是如果散列本身做得不好,分佈上成等差數列的漏洞,恰好使最後幾個低位呈現規律性重複,就無比蛋疼。這時候“擾動函式”的價值就出來了,說到這大家應該都明白了,看下圖。
hash計算過程
右位移16位,正好是32bit的一半,自己的高半區和低半區做異或,就是為了混合原始雜湊碼的高位和低位,以此來加大低位的隨機性。而且混合後的低位摻雜了高位的部分特徵,這樣高位的資訊也被變相保留下來。
putVal方法
HashMap的put方法執行過程可以通過下圖來理解,自己有興趣可以去對比原始碼更清楚地研究學習。
原始碼以及解釋如下:
// 真正的put操作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 如果table沒有初始化,或者初始化的大小為0,進行resize操作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 如果hash值對應的桶內沒有資料,直接生成結點並且把結點放入桶中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如果hash值對應的桶內有資料解決衝突,再放入桶中
else {
Node<K,V> e; K k;
//判斷put的元素和已經存在的元素是相同(hash一致,並且equals返回true)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put的元素和已經存在的元素是不相同(hash一致,並且equals返回true)
// 如果桶內元素的型別是TreeNode,也就是解決hash解決衝突用的樹型結構,把元素放入樹種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 桶內元素的型別不是TreeNode,而是連結串列時,把資料放入連結串列的最後一個元素上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如果連結串列的長度大於轉換為樹的閾值(TREEIFY_THRESHOLD),將儲存元素的資料結構變更為樹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 如果查已經存在key,停止遍歷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 已經存在元素時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如果K-V數量大於閾值,進行resize操作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擴容機制
HashMap的擴容機制用的很巧妙,以最小的效能來完成擴容。擴容後的容量就變成了變成了之前容量的2倍,初始容量為16,所以經過rehash之後,元素的位置要麼是在原位置,要麼是在原位置再向高下標移動上次容量次數的位置,也就是說如果上次容量是16,下次擴容後容量變成了16+16,如果一個元素在下標為7的位置,下次擴容時,要不還在7的位置,要不在7+16的位置。
我們下面來解釋一下Java8的擴容機制是怎麼做到的?n為table的長度,圖(a)表示擴容前的key1和key2兩種key確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圖(b)表示擴容後key1和key2兩種key確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其中hash1是key1對應的雜湊與高位運算結果。
元素在重新計算hash之後,因為n變為2倍,那麼n-1的mask範圍在高位多1bit(紅色),因此新的index就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因此,我們在擴充HashMap的時候,不需要像JDK1.7的實現那樣重新計算hash,只需要看看原來的hash值新增的那個bit是1還是0就好了,是0的話索引沒變,是1的話索引變成“原索引+oldCap”,可以看看下圖為16擴充為32的resize示意圖:
而hash值的高位是否為1,只需要和擴容後的長度做與操作就可以了,因為擴容後的長度為2的次冪,所以高位必為1,低位必為0,如10000這種形式,原始碼中有e.hash & oldCap來做到這個邏輯。
這個設計確實非常的巧妙,既省去了重新計算hash值的時間,而且同時,由於新增的1bit是0還是1可以認為是隨機的,因此resize的過程,均勻的把之前的衝突的節點分散到新的bucket了。這一塊就是JDK1.8新增的優化點。有一點注意區別,JDK1.7中rehash的時候,舊連結串列遷移新連結串列的時候,如果在新表的陣列索引位置相同,則連結串列元素會倒置,但是從上圖可以看出,JDK1.8不會倒置。下面是JDK1.8的resize原始碼,寫的很贊,如下: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 計算新的容量值和下一次要擴充套件的容量
if (oldCap > 0) {
// 超過最大值就不再擴充了,就只好隨你碰撞去吧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 沒超過最大值,就擴充為原來的2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 計算新的resize上限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 把每個bucket都移動到新的buckets中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如果位置上沒有元素,直接為null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如果只有一個元素,新的hash計算後放入新的陣列中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如果是樹狀結構,使用紅黑樹儲存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如果是連結串列形式
else { // preserve order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hash碰撞後高位為0,放入低Hash值的連結串列中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hash碰撞後高位為1,放入高Hash值的連結串列中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 低hash值的連結串列放入陣列的原始位置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 高hash值的連結串列放入陣列的原始位置 + 原始容量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
本作品採用《CC 協議》,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和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