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輸出系統

連理o發表於2020-12-22

本文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飛)

I/O 系統基本概念

輸入輸出(I/O)系統

  • 外設:輸入 / 輸出裝置是外部裝置,簡稱外設。計算機與外設之間的資訊交換稱為輸入和輸出

I/O 系統發展概況

  • 早期階段:I/O裝置種類較少,I/O裝置與主存交換資訊都必須通過CPU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分散連線:每個 I/O 裝置都必須配有一套獨立的邏輯電路與 CPU 相連,用來實現 I/O 裝置與主機之間的資訊交換,因此線路十分散亂、龐雜
    • CPU 和 I/O 序列工作 (程式查詢方式),當I/O裝置與主機交換資訊時,CPU 不得不停止各種運算
  • 介面模組和DMA階段:I/O裝置通過介面模組與主機連線,計算機系統採用了匯流排結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CPU 和 I/O 並行工作: 中斷 / DMA
  • 具有通道結構的階段
    • 在小型和微型計算機中,採用DMA方式可實現高速I/O裝置與主機之間成組資料的交換,但在大中型計算機中,I/O裝置配置繁多,如果每臺I/O裝置都配置專用的DMA介面,不僅增加了硬體成本,而且為了解決眾多DMA介面同時訪問主存的衝突問題,會使控制變得十分複雜,CPU需對眾多的DMA介面進行管理,同樣會佔用CPU的工作時間,而且因頻繁地進入週期挪用階段,也會直接影響CPU的整體工作效率
    • 因此在大中型計算機系統中,採用I/O通道的方式來進行資料交換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通道是用來負責管理I/O裝置以及實現主存與I/O裝置之間交換資訊的部件,可以視為從屬於CPU的一個專用處理器。通道有專用的通道指令,能獨立地執行用通道指令所編寫的輸入輸出程式,同時依據CPU的I/O指令進行啟動、停止或改變工作狀念。依賴通道管理的I/O裝置在與主機交換資訊時,CPU不直接參與管理,故提高了CPU的資源利用率
  • 具有I/O處理機的階段:I/O處理機又稱為外圍處理機, 它基本獨立於主機工作,既可完成I/O通道要完成的I/O控制,又可完成碼制變換、格式處理、資料塊檢錯、糾錯… 因此,具有I/O處理機的輸入輸出系統與CPU工作的並行性更高

I/O 介面(I/O 控制器)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I/O 介面:指 主機(CPU和儲存器)和 外設 的交接部分,在主機與外設之間的邏輯部件;不同的 I/O 裝置都有其相應的裝置控制器,而它們往往都是通過 I/O 介面與主機取得聯絡的
  • I/O 介面位於 系統匯流排 (I/O 匯流排) 和 外設 之間
    • I/O 匯流排:多層次匯流排結構中專門負責 I/O 操作的匯流排,命令字、狀態字和中斷型別號全部通過資料匯流排傳輸
  • 作用:控制並實現主機與外部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

介面分類

資料傳送格式劃分

  • 並行介面介面與系統匯流排、介面與外設均按並行方式傳送資料,適用於裝置本身並行工作,距主機較近的場合
  • 序列介面介面與系統匯流排並行傳送,介面與外設序列傳送
    • 由於介面與主機之間是按位元組或字並行傳送,因此對序列介面而言,其內部還必須設有串-並轉換裝置
    • 適用於裝置本身序列工作,或距主機較遠,或需減少傳送線的情況

時序控制方式劃分

  • 同步介面介面與系統匯流排的資訊傳送由統一時序訊號控制
    • 同步工作要求I/O裝置與CPU的工作速度完全同步
    • 例如,在資料採集過程中,若外部資料以 2400 bps的速率傳送至介面,則CPU也必須以1/2400s的速率接收每一位數
  • 非同步介面:介面與系統匯流排的資訊傳送採用非同步應答方式
    • 當 I/O 裝置與主機工作速度不匹配時,通常採用非同步工作方式
    • 這種方式在交換資訊前, I/O 裝置與CPU各自完成自身的任務,採用應答訊號聯絡;一旦出現聯絡訊號, 彼此才準備交換資訊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如上圖所示,當 CPU 將資料輸出到 I/O 介面後,接門立即向 I/O 裝置發出一個 Ready 訊號,告訴 I/O 裝置可以從介面內取資料, I/O 裝置收 Ready 訊號後,通常便立即從介面中取出資料,接著向介面同發一個 Strobe 訊號,並讓介面轉告 CPU, 介面中的資料已被取走,CPU 還可繼續向此介面送資料
    • 同理,倘若 I/O 裝置需向 CPU 傳送資料,則先由 I/O 裝置向介面送資料,並向介面發 Strobe 訊號,表明資料已送出。介面接到聯絡訊號後通知 CPU 可以取數,一且資料被取走,介面便向 I/O 裝置發 Ready 訊號,通知 I/O 裝置,資料已被取走尚可繼續送資料

資料傳送控制方式劃分

  • 程式控制介面
  • 中斷介面
  • 直接儲存器存取(DMA)介面 (用於連線高速 I/O 裝置)
  • 通道控制

I/O 介面的主要功能

  • 定址
    • 接收 CPU 送來的地址碼 (裝置號),進行地址譯碼,實現 I/O 裝置的選擇
    • 選擇介面中的不同埠(暫存器)供 CPU 訪問
  • 快取:對主機與外設交換的資料進行緩衝和鎖存,實現主機與外設的速度匹配
  • 狀態:對外設或介面的就緒、忙等狀態資訊實現儲存、應變和傳送
  • 控制:通過指令指定裝置或埠的操作
  • 中斷:需要時可進行中斷的功能
  • 轉換:提供訊號格式轉換電平轉換等支援

I/O 介面的基本結構

  • CPU 和外設之間通常傳遞的資訊:資料、狀態、控制
  • 組成:控制邏輯電路、主機與介面和介面與I/O裝置之間的訊號聯接線,即地址線、資料線、控制狀態線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資料線是 I/O 裝置與主機之間資料的傳送線,其根數一般等於儲存字長的位數或字元的位數,它通常是雙向
    • 裝置選擇線 / 地址線:用來傳送裝置碼,它的根數取決於 I/O 指令中裝置碼的位數
    • 命令線:傳輸 CPU 向裝置發出的各種命令訊號, 如啟動、清除、遮蔽、讀、寫等。它是一組單向匯流排,其根數命令訊號多少有關
    • 狀念線:將 I/O 裝置的狀態向主機報告的訊號線,例如,裝置是否準備就緒,是否向 CPU 發出中斷請求等,它也是一組單向匯流排

I/O 埠 與 編址方式

I/O 埠

  • 為使 CPU 能選擇裝置並進行資料傳送,介面中通常都具有多個可由 CPU 進行讀或寫操作的暫存器或電路
  • CPU 與 I/O 介面傳遞資訊的型別主要有資料、狀態和控制訊號,對應傳送它們的埠分別為資料埠(I/O)、狀態埠(I)和控制埠(O)

I 和 O 是相對 CPU 而言的


I/O 埠的編址

  • I/O 埠與儲存器統一編址:把一個外設埠看作儲存器的一個單元,佔用儲存器的地址空間。利用對儲存器的讀寫操作完成資料的輸入和輸出
    • 例如,在 64K 地址的儲存空間中,劃出 8K 地址作為 I/O 裝置的地址,凡是在這 8K 地址範圍內的訪問,就是對 I/O 裝置的訪問
    • 優點:不需要專門的輸入輸出指令; 可使用全部對儲存器操作的指令,指令數量多;埠數量多
    • 缺點:佔用儲存器空間;定址地址線數多,譯碼電路複雜
  • I/O 埠獨立編址:計算機單獨給外設埠編址,I/O 埠具有獨立的地址空間。計算機需用控制訊號區分儲存器空間和 I/O 埠空間
    • 優點:I/O 空間較儲存器空間小,地址線少,譯碼電路簡單。不佔用儲存器空間
    • 缺點:要有專用的輸入輸出指令,定址方式少,不靈活

I/O 資料傳送控制方式

  • 程式查詢方式、中斷方式、DMA 方式、I/O 通道控制方式

程式直接控制傳送方式

  • CPU 執行一段 I/O 程式實現與外設之間資料傳送。該方式是進行資料交換的最簡單的控制方法
    • 無條件傳送:只有在外設總處於準備好狀態採用
    • 程式查詢方式
  • 優點:較好協調主機與外設之間的時間差異,所用硬體少
  • 缺點:主機與外設只能序列工作;主機一個時間段只能與一個外設進行通訊;CPU效率低

工作流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CPU 執行初始化程式,預置傳送引數
    • 由於這種方式傳送資料時要佔用 CPU 中的暫存器,故首先需將暫存器原內容保護起來
    • 由於傳送往往是一批資料,因此需先設定 I/O 裝置與主機交換資料的計數值和欲傳送資料在主存緩衝區的首地址
    • CPU 啟動 I/O 裝置
  • 從外設介面讀取狀態;當準備就緒時,可進行傳送
    • 對輸入而言,準備就緒意味著介面電路中的資料緩衝暫存器已裝滿欲傳送的資料,稱為輸入緩衝滿,CPU 即可取走資料
    • 對輸出而言,準備就緒意味著介面電路中的資料已被裝置取走,故稱為輸出緩衝空,這樣 CPU 可再次將資料送到介面,裝置可再次從介面接收資料
  • 傳送一次資料 (一個字一個字地進行傳送)
    • CPU 執行 I/O 指令,或從 I/O 介面的資料緩衝暫存器中讀出一個資料,或把一個資料寫入 I/O 介面中的資料緩衝暫存器內,同時將介面中的狀態標誌復位
  • 修改主存地址和計數引數,判斷結束
    • 若原設定計數值為原碼,則依次減1;若原設定計數值為負數的補碼,則依次加1。若計數值不為0, 表示一批資料尚未傳送完,重新啟動外設繼續傳送;否則結束 I/O 傳送,繼續執行現行程式


在程式查詢方式的輸入輸出系統中,假設不考慮處理時間,每次查詢操作需要 100 個時鐘週期,CPU 的時脈頻率為 50 MHz。現有滑鼠和硬碟兩個裝置,而且 CPU 必須每秒對滑鼠進行 30 次查詢,硬碟以 32 位字長為單位傳輸資料,即每 32 位被 CPU 查詢一次,傳輸率為 2 MBps。求 CPU 對這兩個裝置查詢所花費的時間比率,由此可得出什麼結論?

  1. CPU 每秒對滑鼠進行 30 次查詢,所需的時鐘週期數為
    100 × 30 = 3000 100\times 30 = 3000 100×30=3000CPU 的時脈頻率為 50 MHz,即每秒 50 × 1 0 6 50 \times 10^6 50×106 個時鐘週期,故對滑鼠的查詢佔用CPU的時間比率為
    [ 3000 / ( 50 × 1 0 6 ) ] = 0.006 % [3000/(50 \times 10^6)]=0.006\% [3000/(50×106)]=0.006%可見,對滑鼠的查詢基本不影響 CPU 的效能
  2. 對於硬碟,每 32 位被 CPU 查詢一次,故每秒查詢
    2 M B / 4 B = 512 K 次 2 MB/4 B=512 K次 2MB/4B=512K則每秒查詢的時鐘週期數為
    100 × 512 × 1024 = 52.4 × 1 0 6 100 \times 512 \times 1 024 = 52.4\times 10^6 100×512×1024=52.4×106故對磁碟的查詢佔用 CPU 的時間比率為
    [ ( 52.4 × 1 0 6 ) / ( 50 × 1 0 6 ) ] = 105 % [(52.4\times 10^6)/(50\times 10^6)]= 105\% [(52.4×106)/(50×106)]=105%可見,即使 CPU 將全部時間都用於對硬碟的查詢也不能滿足磁碟傳輸的要求,因此 CPU 一般不採用程式查詢方式與磁碟交換資訊

程式中斷方式

  • 中斷: 計算機在執行程式的過程中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時,停止現行程式的執行,轉向對這些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的處埋,處理結束後再返回到現行程式的間斷處,繼續執行原程式
  • 中斷源:引起中斷產生的事件或發生中斷請求的來源
  • 實質:程式切換
    • 方法:儲存斷點,保護現場;恢復現場,返回斷點
    • 時間:一條指令結束時切換。保證程式的完整性

中斷分類

  • 硬體中斷 (由硬體請求訊號引發中斷) 與軟中斷 (由軟中斷指令引發中斷)
  • 內中斷 (中斷源來自主機內部) 與 外中斷 (中斷源來自主機外部)
  • 可遮蔽中斷 (可通過遮蔽字遮蔽該類請求;關中斷時不響應該類請求) 與 非遮蔽中斷硬體中斷)(該類請求與遮蔽字無關;請求的響應與開/關中斷無關)

向量中斷 與 非向量中斷

獲得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地址的兩種方法

向量中斷

  • 在向量中斷方式中,中斷服務程式入口地址稱為中斷向量;存放所有中斷向量的一段記憶體區域稱為中斷向量表;訪問中斷向量表的地址稱為中斷向量地址
  • 向量中斷 就是利用硬體產生向量地址 (中斷向量地址形成部件),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地址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也可以在向量地址記憶體放一條無條件轉移指令,CPU響應中斷時,只需將向量地址送至 PC, 執行這條指令,便可無條件轉向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地址

軟體查詢法

  • 用軟體尋找中斷服務程式入口地址。CPU 響應中斷時只產生一個固定的地址,由此讀取中斷查詢程式的入口地址,通過軟體查詢程式方式確定被批准的中斷源中斷服務程式地址

中斷的作用和功能

  • CPU、I/O 裝置並行工作,提高CPU工作效率
    • I/O 中斷: 只有當 I/O 裝置準備就緒向 CPU 提出請求後,再暫時中斷 CPU 現行程式轉入 I/O 服務程式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利用中斷來處理故障,提高機器的可靠性
  • 人機聯絡
  • 實現多道程式和分時操作:多道程式的切換執行需要藉助於中斷系統,也可以通過分配每道程式一個固定時間片,利用時鐘定時發中斷進行程式切換
  • 實現實時處理
  • 實現應用程式和作業系統的聯絡:可以在使用者程式中安排一條Trap指令進入作業系統,稱之為軟中斷
  • 多處理機系統各處理機間的聯絡

  • 從巨集觀上分析,程式中斷方式克服了程式查詢方式中的 CPU “踏步” 現象,實現了 CPU 與 I/O 的並行工作,提高了 CPU 的資源利用率
  • 但從微觀操作分析,發現 CPU 在處理中斷服務程式時仍需暫停原程式的正常執行, 尤其是當高速 I/O 裝置或輔助儲存器頻繁地、成批地與主存交換資訊時,需不斷地打斷 CPU 執行主桯序而執行中斷服務程式

CPU 響應中斷必須滿足的條件

  • 中斷源有中斷請求 (中斷請求觸發器 置“1”),且未被遮蔽
    • 每個中斷源都設定了一個中斷遮蔽觸發器來遮蔽該裝置的中斷請求。置“1’則對應的裝置封鎖;置“0”,允許中斷請求得到響應
  • CPU 允許接受中斷請求,即開中斷 (中斷允許觸發器 IF=1 STI)
  • 一條指令執行完畢後 CPU 才能響應中斷,並且當前執行的不是停機指令。在指令執行週期結束後,若有中斷,CPU 則進入中斷週期;若無中斷,則進入下一條指令的取指週期
  • 無故障、DMA 等優先權更高的請求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中斷過程

  • 中斷請求INTR
    • 中斷源向 CPU 發中斷請求訊號 (裝置欲提出中斷請求時,其裝置本身必須準備就緒),並將中斷允許觸發器置位,以保持請求狀態\
    • CPU 在任何瞬間只能接受一箇中斷源的請求。所以,當多箇中斷源同時提出請求時,CPU 必須對各中斷源的請求進行排隊,且只能接受級別最高的中斷源的請求,不允許級別低的中斷源中斷正在執行的中斷服務程式。這樣,在 I/O 介面中需設定一個遮蔽觸發器 MASK, 當其為 1 時,表示被遮蔽,即封鎖其中斷源的請求.因此,中斷請求觸發器和中斷遮蔽觸發器在 I/O 介面中是成對出現的
  • 中斷響應INTA
    • 中斷響應條件滿足時,CPU 就響應中斷,停止現行程式的執行,準備進入中斷處理階段
    • 執行中斷隱指令 (中斷隱指令,即在機器指令系統中沒有的指令,它是 CPU 在中斷週期內由硬體自動完成的一條指令)
      • CPU 響應中斷後,即進入中斷週期。在中斷週期內, CPU 要自動完成一系列操作保護程式斷點尋找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地址關中斷 (確保 CPU 響應中斷後所需做的一系列操作不至於受新的中斷請求的干擾,因此在中斷週期內必須自動關中斷)
      • 上述保護斷點、尋找入口地址、關中斷都是在中斷週期內由一條中斷隱指令完成
  • 中斷處理

中斷處理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關中斷:由硬體自動實現,因為接下去要儲存斷點,儲存現場。在儲存現場過程中,即使有更高階的中斷源申請中斷,CPU也不應該響應。否則,如果現場儲存不完整,在中斷服務程式結束之後,也就不能正確地恢復現場並繼續執行現行程式
  • 保護現場應該包括保護程式斷點保護CPU內部各暫存器內容
    • 程式斷點 ( P C PC PC) 的現場由中斷隱指令完成
    • 暫存器內的現場可在中斷服務程式中由使用者(或系統)用機器指令程式設計實現
  • 判別中斷源,轉向中斷服務程式:在多箇中斷源同時請求中斷的情況下,實際響應的是優先權最高的那個中斷源
  • 開中斷:將允許更高階中斷請求得到響應
  • 執行中斷服務程式
  • 退出中斷:在退出時,先關中斷,恢復現場,然後開中斷、恢復斷點返回原程式執行
    • 恢復現場是指在中斷返回前,必須將暫存器內容恢復到中斷處理前的狀態,由中斷服務程式完成

中斷源優先順序判別

  • 任何一箇中斷系統,在任一時刻,只能響應一箇中斷源的請求。當某一時刻有多箇中斷源提出中斷請求時,中斷系統必須按其優先順序予以響應,這稱為中斷判優

軟體查詢

  • 由測試程式按一定優先排隊次序檢查各個裝置的“中斷觸發器”,查詢的次序即為中斷源優先順序的順序
  • 靈活、但轉入服務程式時間較長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序列排隊鏈法

  • 由硬體確定中斷源;如下圖中, I N T R 1 、 I N T R 2 、 I N T R 3 、 I N T R 4 INTR_1 、INTR_2 、INTR_3 、INTR_4 INTR1INTR2INTR3INTR4 優先順序按降序排列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斷優先順序的響應次序由硬體排隊線路決定。一旦設計完成,系統的優先順序別就決定了,缺乏改變優先權級別的靈活性

中斷判優的三種方式

  • I R IR IR:中斷請求輸入線; I G IG IG:中斷許可輸出線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多重中斷

  • 單級中斷:在執行中斷服務程式的過程中,如果只能為本次中斷服務,不允許打斷該服務程式。只有在服務程式完成後,才能響應新的中斷請求
  • 多重中斷:指多箇中斷源的計算機系統中,每一箇中斷源分配給一個優先順序,按照各自的優先權並以巢狀方式工作的中斷
    • 在處理某一箇中斷的過程中又發生了新的更高階中斷源的中斷申請,且CUP又處於開中斷狀態下,CPU就要中斷該服務程式的執行,在儲存斷點和現場後,轉去響應優先順序更高的中斷請求,並執行新的中斷服務程式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關鍵:提前設定開中斷指令 (中斷隱指令會自動關中斷)、 優先順序別高的中斷源有權中斷優先順序別低的中斷源 (可採用遮蔽技術)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中斷遮蔽

  • 中斷遮蔽:給每個中斷源配置一位遮蔽觸發器,置1表示阻止該中斷源的請求,並將所有的觸發器組成一個中斷遮蔽暫存器,遮蔽暫存器的內容稱為遮蔽字;通過指令可對其設定和修改
    • 在有優先順序中斷遮蔽碼(字)控制的條件下,可以不改變系統排隊線路,靈活設定優先順序,實現多重中斷;因此遮蔽碼可看成中斷處理過程中的軟排隊器
      • 多重中斷方式中,當CPU響應某個中斷請求後送出一個新的遮蔽字,以禁止與該請求同一優先順序或更低階優先順序的其它請求。只允許比該請求優先順序高的其它中斷請求提出申請
      • 動態地修改優先順序:硬體排優邏輯所分配的優先順序是固定的,有時要臨時動態的修改優先順序,可利用遮蔽字來臨時調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遮蔽技術可改變優先等級
    • 優先順序包含響應優先順序處理優先順序,響應優先順序指 CPU 響應各中斷源請求的優先次序,這種次序往往是硬體線路設定的,不便改動。處理優先順序是指 CPU 實際對各中斷源請求的處理優先次序
    • 如果不採用遮蔽技術,響應的優先次序就是處理的優先次序
    • 採用了遮蔽技術後,可以在不改變 CPU 響應中斷的次序下,通過改變遮蔽字來改變 CPU 處理中斷的次序。例如,下表中將 A , B , C , D A,B,C,D A,B,C,D 的響應次序改為 A , D , C , B A,D,C,B A,D,C,B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設某機有 4 箇中斷源, 其硬體排隊優先次序按 1,2,3,4 降序排列,各中斷源的眼務程式中所對應的遮蔽字如下表所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若 4 箇中斷源同時有中斷請求,畫出 CPU 執行程式的軌跡

  • 當 4 箇中斷源同時有中斷請求時,由於硬體排隊的優先次序是 1,2,3,4, 故 CPU 先響應 1 的請求,執行 1 的服務程式
  • 由於在該服務程式中設定了遮蔽字 1101, 故開中斷指令後轉去執行 3 的服務程式,且 3 的服務程式執行結束後又回到 1 的服務程式
  • 1 的服務程式結束後,CPU 還有 2、4 兩個中斷源請求未響應。由於 2 的響應優先順序高於 4, 故 CPU 先響應 2 的請求,執行 2 的服務程式;在 2 的服務程式中由於設定了遮蔽字 0100, 因此在開中斷指令之後轉去執行 4 的服務程式, 4 的服務程式執行結束後又回到 2 的服務程式的斷點處,繼續執行 2 的服務程式,直至該程式執行結束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假設某機有裝置4個外設中斷源,每個中斷源具有不同的優先權。設其中斷源1~4號的優先順序別 (硬體排隊優先順序) 從高到低分別為1→2→3→4的順序。每級對應1個遮蔽碼。下表列出中斷響應優先順序與遮蔽級一致情況下的遮蔽碼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開始同時出現裝置2和3中斷請求。按排隊線路,2的優先順序高於3而先響應2
  • 執行裝置2的中斷服務程式並保護現場和原遮蔽字後,將2級程式的遮蔽碼0111置入各介面遮蔽暫存器,它遮蔽3和4的中斷請求。此時,4級又提出中斷請求,CPU暫不予理睬
  • 執行完2級服務程式後恢復原遮蔽碼,返回主程式後再響應3的請求。3級中斷程式執行完後再響應4級的中斷
  • 假若CPU再次執行2級中斷服務程式時,出現了1級中斷請求,由於其遮蔽字0111已置入遮蔽暫存器,對1級中斷是開放的。又因1優先順序高於2,則CPU暫停對2級中斷服務程式的執行,轉去執行第1級中斷服務程式。待第1級中斷服務程式執行完後,再去執行第2級中斷服務程式


某計算機有4箇中斷源,可設為4個優先順序,其硬體排隊優先順序從高到低的順序為 L 0 → L 1 → L 2 → L 3 L_0→L_1→L_2→L_3 L0L1L2L3,對應的中斷遮蔽字為 M 3 M 2 M 1 M 0 M_3M_2M_1M_0 M3M2M1M0 M i = 1 ( 0 ≤ i ≤ 3 ) M_i=1(0≤i≤3) Mi=10i3表示對 L i L_i Li 級中斷進行遮蔽。現要求將中斷處理從高到低的優先順序順序改為 L 3 → L 2 → L 0 → L 1 L_3→L_2→L_0→L_1 L3L2L0L1
(1) 每個中斷源優先順序順序未改變前對應的中斷遮蔽字,以及中斷處理程式中需設定的新中斷遮蔽字各是什麼?
(2) 若4箇中斷源同時有中斷請求,請畫出CPU執行程式的軌跡示意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DMA 方式

  • DMAl/O 裝置與主儲存器之間由硬體組成的直接資料通路,DMA 傳送過程不需要 CPU 的干預
    • 專用硬體 DMA 控制器控制下,生成當前正在傳送的資料的主存地址,並統計傳送資料的個數以確定一組資料的傳送是否已結束。在主存中要開闢連續地址的專用緩衝器,用來提供或接收傳送的資料。在資料傳送之前和結束後要通過程式或中斷方式對緩衝器和 DMA 控制器進行預處理和後處理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由上圖可見,由於主存和 DMA 介面之間有一條資料通路,因此主存和裝置交換資訊時,不通過 CPU, 也不需要 CPU 暫停現行程式為裝置服務,省去了保護現場和恢復現場,因此工作速度比程式中斷方式的工作速度高
  • 主要用於高速 I/O 裝置與主存之間的成批資料傳送;因為高速 I/O 裝置若每次申請與主機交換資訊時,都要等待 CPU 做出中斷響應後再進行,很可能因此使資料丟失

與程式中斷方式的比較

  • **從資料傳送看,程式中斷方式靠程式傳送,DMA 方式靠硬體傳送
  • 從 CPU 響應時間看,程式中斷方式是在一條指令執行結束時響應, 而 DMA 方式可發生在每個機器週期的結束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程式中斷方式有處理異常事件的能力,DMA 方式沒有這種能力,主要用於大批資料的傳送
  • **程式中斷方式需要中斷現行程式,故需保護現場;DMA 方式不中斷現行程式,無須保護現場
  • **DMA 的優先順序比程式中斷的優先順序高

DMA 三種工作方式

  • 在 DMA 方式中,由於 DMA 介面與 CPU 共享主存,這就有可能出現兩者爭用主存的衝突。為了有效地分時使用主存,通常 DMA 與主存交換資料時採用如下三種方法

獨佔匯流排

  • 主機響應 DMA 請求後讓出匯流排,從傳送首字開始直到成組資料傳送完畢, DMA 控制器掌控匯流排不放
  • 該方式也稱為成組連續傳送方式,它可減少系統匯流排控制權的交換次數,有利於提高輸入輸出速度。適用於高速外設或單使用者狀態下的個人計算機
  • 缺點是 DMA 介面在訪問主存時,CPU 基本處於不工作狀態或保持原狀態。CPU 對主存的利用率並沒得到充分的發揮
    • 因此,採用這種工作方式的 I/O 裝置,在其介面中一般設定有存取速度較快的小容量儲存器。 I/O 裝置與小容量儲存器先交換資料,然後小容量儲存器再與主機交換資料,這樣可減少DMA傳送佔用儲存匯流排的時間,也即減少 CPU 暫停工作時間

CPU 週期挪用

  • 每當 I/O 裝置發出 DMA 請求, I/O 裝置便挪用或竊取匯流排佔用權一個或幾個主存週期 (竊取的時間一般為一個存取週期) 來傳送一個,而 DMA 不請求時,CPU 仍繼續訪問主存
  • I/O 裝置請求 DMA 傳送會遇到三種情況
    • 一種是 CPU 此時不需要訪問主存,故 I/O 裝置與 CPU 不發生衝突
    • 第二種情況是 CPU 正在訪問主存,此時必須待存取週期結束 CPU 才能將匯流排佔有權讓出
    • 第三種情況是 I/O 裝置要求訪間問主存時,CPU 也要求訪問主存;這就出現了訪問衝突。此刻, I/O 訪存優先於 CPU 訪問主存,因為 I/O 不立即訪問主存就可能丟失資料,這時 I/O 要竊取一、二個存取週期,意味著 CPU 在執行訪問主存指令過程中插入了 DMA 請求,並挪用了一、二個存取週期,使 CPU 延緩了一、二個存取週期再訪問主存
  • 與 CPU 暫停訪存的方式相比,這種方式既實現了 I/O 傳送,又較好地發揮了主存與 CPU 的效率
  • 該方式也稱為單字傳送方式

**I/O 裝置每挪用一個主存週期都要申請匯流排控制權、建立匯流排控制權和歸還匯流排控制權。因此,儘管傳送一個字對主存而言只佔用一個主存週期,但對 DMA 介面而言, 實質上要佔 2~5 個主存週期。因此週期挪用的方法比較適合於 I/O 裝置的讀寫週期大於主存週期的情況

交替方式

  • 直接訪問儲存器工作方式,與 CPU 輪流使用一個時間片,不需要申請、建立和釋放手續,其匯流排控制權的轉移幾乎不需要什麼時間,具有很高的 DMA 傳送速率
  • 這是標準的 DMA 工作方式。如傳送資料時 CPU 正好不佔用匯流排,則對 CPU 不產生任何影響。如同時需要訪問匯流排,則 DMA 的優先順序高於 CPU

DMA 控制器的組成

  • 利用 DMA 方式傳送資料時,資料的傳輸過程完全由 DMA 介面電路控制,故 DMA 介面 稱為 DMA 控制器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主存地址暫存器 ( A R AR AR)
    • A R AR AR 用於存放要交換資料的記憶體地址。該暫存器初始值為主存在緩衝區的首地址,在傳送前要由程式送入。主存緩衝區地址是連續的,在 DMA 傳送期間,每交換一個字由硬體邏輯將其自動加 1而成為下一次資料傳送的主存地址
  • 請求暫存器:存放 I/O 裝置的 DMA 請求標誌(觸發),能接收並記憶;它在啟動傳送的同時復位,為下一請求做準備
  • 字計數器 ( W C WC WC)
    • W C WC WC 用於記錄傳送資料的總字數。在 DMA 傳送過程中,每傳送一個字,字計數器自動減1, 直到計數器為0,表示該批資料傳送完畢 ,於是 DMA 介面向 CPU 發中斷請求訊號

**若交換字數以補碼值預置,則每傳送一個字,字計數器加1, 直到計數器為0時,表示該批資料傳送結束

  • 資料緩衝暫存器 ( B R BR BR)
    • B R BR BR 用於暫存 I/O 裝置與主存傳送的資料。通常 DMA 介面與主存之間採用字傳送,而 DMA 與裝置之間可能是位元組或位傳送。因此 DMA 介面中還可能包括有裝配或拆卸字資訊的硬體邏輯,如資料移位緩衝暫存器、位元組計數器等
  • 控制與狀態暫存器 C S R CSR CSR):用來存放控制字和狀態字
    • 各暫存器均有自己的匯流排地址,它們是主存的指定單元或 I/O 裝置號,CPU 可對這些暫存器進行讀/寫
  • 中斷控制邏輯:負責申請 CPU 對 DMA 進行預處理和後處理。向 CPU 報告一組資料交換結束 (當字計數器全0 時,表示一批資料交換完畢)
  • 控制/狀態邏輯:一般包括裝置碼選擇電路;DMA 優先排隊電路,產生 DMA 請求的線路等;在 DMA 取得匯流排控制權後控制主存和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修改兩個計數器、指定傳送功能、協調應答訊號的配合與同步)

DMA 傳送過程

  • 預處理、資料傳送、後處理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一個 DMA 介面可採用週期竊取方式把字元傳送到儲存器,它支援的最大批量為 400 個位元組。若存取週期為 100 n s 100ns 100ns,每處理一次中斷需 5 μ s 5μs 5μs, 現有的字元裝置的傳輸率為 9600 b p s 9 600bps 9600bps, 假設字元之間的傳輸是無間隙的,若忽略預處理所需的時間,試問採用 DMA 方式每秒因資料傳輸需佔用處理器多少時間?如果完全採用中斷方式,又需佔用處理器多少時間?

根據字元裝置的傳輸率為 9600 b p s 9 600bps 9600bps, 則每秒能傳輸
9600 / 8 = 1200 B 9 600/8 = 1200 B 9600/8=1200B若採用 DMA 方式,傳送 1200 個字元共需 1200 個存取週期,考慮到每傳 400 個字元需中斷處理一次,因此 DMA 方式每秒因資料傳輸佔用處理器的時間是
0.1 μ s × 1200 + 5 μ s × ( 1200 / 400 ) = 135 μ s 0.1μs \times1200 + 5μs \times (1 200 / 400) =135μs 0.1μs×1200+5μs×(1200/400)=135μs若採用中斷方式,每傳送一個字元要申請一次中斷請求,每秒因資料傳輸佔用處理器的時間是
5 μ s × 1200 = 6000 μ s 5μs \times1 200 = 6 000μs 5μs×1200=6000μs

I/O 通道控制方式

基本概念

  • I/O 通道是具有輸入/輸出處理器控制的輸入/輸出部件,是計算機系統中代替CPU管理控制外設的獨立部件,它是一種能執行有限 I/O 指令集合,即通道命令的 I/O 處理機。能夠根據程式控制多個外部裝置並提供 DMA 共享的功能
    • 通道指令是對具有通道的I/O系統專門設定的指令,屬於通道自身的指令,用來執行I/O操作,可以由管理程式存放在主存的任何地方,由通道從主存中取出並執行
    • 而I/O指令是CPU指令系統的一部分,是CPU用來控制輸入輸出操作的指令,由CPU譯碼後執行。在具有通道結構的計算機中,I/O指令不實現I/O資料傳送,主要完成啟停I/O裝置,查詢通道和I/O裝置的狀態及控制通道所做的其他操作,一旦CPU執行了啟動I/O裝置的指令,就由通道來代替CPU對I/O裝置的管理
  • 通道是一種通過執行通道程式管理 I/O 操作的控制器,它使主機與 I/O 操作之間達到更高的並行程度。由於它的任務是管理實現輸入/輸出操作,提供一種傳送通道,所以將這種控制部件稱作通道

通道工作過程

  • 啟動通道
  • 資料傳輸
  • 結束處理
  • 這樣,每完成一次輸入/輸出工作,CPU 只需兩次呼叫管理程式,大大減少了對使用者程式的打擾

通道與 DMA 方式的區別

  • DMA 控制器完全藉助於專門的硬體控制邏輯實現資料傳送;而通道則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處理器,通過執行通道程式硬體一起完成資料傳送。通道具有更強的獨立處理資料輸入/輸出的功能
  • DMA 控制器只能控制一臺或少數幾臺同類裝置;而通道則可以同時控制許多臺同類或不同類的裝置

通道的型別

位元組多路通道

  • 位元組方式輪流為多臺字元類低速和中速外設服務的通道
    • 簡單的共享通道,要求每種裝置分時佔用一個很短的時間片,不同的裝置在各自分得的時間片內與通道建立傳輸連線,實現資料的傳送

選擇通道

  • 成塊方式逐個為優先順序高的多臺高速外圍裝置服務 (選擇通道能連線多個但同時只選擇其中一個 I/O 裝置)
    • 每次只能從所連線的裝置中選擇一臺I/O裝置的通道程式。此刻該通道程式獨佔了整個通道。當它與主存交換完資料後,才能轉去執行另一個裝置的通道程式,為另一臺裝置服務。因此,連線在選擇通道上的若干裝置,只能依次使用通道與主存傳送資料
    • 資料傳送是以資料塊方式進行,每次傳送一個資料塊,傳送速率很高。

陣列多路通道

  • 成組方式工作的高速多路通道。連線多臺高速外設,每次為一臺傳送一個資料塊,並輪流為它們服務。在為一臺高速外設傳送資料的同時,可以有多臺在定位或找扇區
    • 把位元組多路通道和選擇通道的特點結合起來。它有多個子通道,既可以執行多路通道程式,像位元組多路通道那樣,所有子通道分時共享總通道;又可以用選擇通道那樣的方式傳送資料
    • 具有多路並行操作能力,又具有很高的資料傳送速率,贏得了吞吐率的較大提高
    • 缺點是增加了控制的複雜性

通道的基本功能

  • 接受 CPU 的 I/O 指令
    • 選擇某一指定外設與系統相連,向該外設發出操作命令,並進行初始化
  • 讀取並執行通道程式
  • 控制外設與主存之間的資料傳送
  • 讀取外設的狀態資訊,並形成和儲存通道本身的狀態資訊,以便提供給 CPU
  • 向 CPU 發中斷請求

  • 通道除了承擔 DMA 的全部功能外,還承擔了裝置控制器的初始化工作,幷包括了低速外設單個字元傳送的程式中斷功能,因此它分擔了計算機系統中全部或大部分I/O功能,提高了計算機系統功能分散化程度

通道結構的發展

  • 通道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獨立性與功能更強的輸入/輸出處理機(IOP)和外圍處理機(PPU)
    • 通道結構的 IOP:不是一臺獨立的計算機,而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個部件。IOP 可以和 CPU 並行工作,提供高速的 DMA 處理能力,實現資料的高速傳送。有些 IOP 還提供資料的變換、搜尋和字裝配/分拆等能力,有較多的I/O指令集。 IOP方式是通道方式的進一步的發展,大多應用在中、大型計算機
    • 外圍處理機(PPU):基本上獨立於主處理機工作,結構更接近於一般處理機,或者就是選用已有的通用機。有自己的指令系統,可完成算術/邏輯運算、讀/寫主存、與外設交換資訊等。應用於大型高效率的計算機系統中。在巨型機中,常採用多臺外圍處理機

I/O 裝置

  • 外圍裝置:中央處理器和主存構成了主機, 除主機外的大部分硬體裝置都可稱為 I/O 裝置或外圍裝置簡稱外設
    • 輔助(外)儲存器也屬於外設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I/O 裝置大致可分為三類
    • 人機互動裝置
    • 儲存裝置
    • 通訊裝置

輸入裝置

鍵盤

  • 按結構原理分:
    • 觸點式:利用機械觸點的分離與閉合判斷電路的通斷,由於磨損、氧化等易產生接觸不良等故障
    • 無觸點式:通過按鍵上下運動使電容的電量發生變化,達到檢測開關的通斷,不存在磨損和接觸不良等問題,且密封組裝有防塵特性
  • 按與主機通訊資訊分:
    • 編碼鍵盤:當某個鍵被按下後,能夠提供一個與之相對應的的編碼資訊和一個選通脈衝,可作為CPU的中斷請求訊號。功能全部由硬體完成
      • 例如,下圖中的6位計數器經兩個八選一的譯碼器對鍵盤掃描,若鍵未按下,則掃描將隨著計數器的迴圈計數反覆進行, 一旦掃描發現某鍵被按下,則鍵盤通過一個單穩電路產生一個脈衝訊號。 該訊號一方面使計數器停止計數,用以終止掃描,此刻計數器的值便與所按鍵的位置相對應、該值可作為 ROM 的輸入地址,而該地址中的內容即為所按鍵的ASCII碼。另一方面,此脈衝經中斷請求觸發器向CPU發中斷請求,CPU響應請求後便轉入中斷服務程式,在中斷服務程式的執行過程中, CPU通過執行讀入指令將計數器所對應的ROM地址中的內容,即所按鍵對應的ASCII碼送入CPU;經一段延遲後清除中斷請求觸發器,重新啟動計數器開始掃描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非編碼鍵盤:將按鍵排列成行、列矩陣,按鍵只是使相應接點接通或斷開。是用較為簡單的硬體,在程式配合下來識別被按鍵的位置,提供一個與位置相對應的中間程式碼(掃描碼),然後通過專用軟體將其轉換成規定的編碼。即功能由軟體完成

計算機鍵盤常採用電容式無觸點鍵盤,由83~110個鍵組成,排列成16行×8列的長方矩陣,內部由微控制器控制


鍵盤的工作原理

  • 線性鍵盤
    • 每個鍵對應 I/O 埠的一位,沒有按鍵閉合時,各位均處於高電位;當某鍵被按下時,對應位與地接通,則為低電位。因此,CPU 通過讀入 I/O 埠資料並判斷哪一位為“0”,即可知哪一個鍵被按下,從而轉到相應功能的處理程式去執行
    • 注意按鍵抖動問題;需要進行軟體去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滑鼠

  • 滑鼠:PS/2介面、USB 介面…
  • 分類:
    • 機電式:一個外塗橡膠的鋼球,兩對發光、光電管和柵輪組成,進行代表 X 、 Y X、Y XY 方向的定位和測距
    • 光電式:沒有機械滾動部分,代之以兩對互為直角的光電探測器,分別代表 X 、 Y X、Y XY 方向進行定位
  • 指標 :解析度、軌跡速度…
    • 解析度:單位 dpi(畫素點/英寸),滑鼠移動 1 英寸所經歷的畫素點數

輸出裝置

顯示器

  • CRT-陰極射線管 (Cathode Ray Tube) 顯示器
  • LCD-液晶顯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特點:低工作電壓、微功耗、體輕薄,易於實現大畫面顯示,顯示色彩優良等
    • 原理:由影像訊號電壓直接控制薄膜電晶體,再間接控制液晶分子的光學特性實現影像的顯示
    • 組成:電源、光源、控制邏輯和液晶屏(薄膜電晶體和液晶)等
  • PDP-等離子顯示器 (Plasma Display Panel)

  • 重新整理 Refresh:為了使人眼能看到穩定的影像,就必須在影像消失之前使電子束不斷地重複掃描整個螢幕
  • 重新整理頻率

VRAM

  • 為了不斷地重新整理必須把瞬時影像儲存在儲存器中,這種儲存器稱為 重新整理儲存器 又稱 幀儲存器視訊儲存器(VRAM)
  • VRAM 的容量由 影像解析度灰度等級 決定
    • 例如,解析度為 512 × 512 512\times512 512×512 畫素,灰度等級為 256 的影像,其重新整理儲存器的容量需達 512 × 512 × 8 b 512\times512\times8 b 512×512×8b, 即為 256 K B 256 KB 256KB
  • 重新整理儲存器的存取週期必須與重新整理頻率相匹配

顯示器的效能指標

  • 解析度:一幀畫素總數,即寬、高的畫素乘積,如 1280×1024
  • 灰度級:單色顯示器用於表現顯示內容的層次感,如 256級(8位)
  • 顏色深度:彩色顯示器用於表示顏色種類,以二進位制位數表示。通常一個畫素以 8、16、24 位或更多位描述其顯示屬性
  • 顏色數:彩色顯示器每個畫素點可顯示的顏色數

字元顯示器

  • 以字元為顯示單位,對應於每個字元視窗,所需顯示字元的 ASCll 碼被存放在視訊儲存器(VRAM)中,對於在螢幕上能顯示 25 行 80 列的顯示器,應有 2000 個單元存放字元資訊,VRAM 容量為 25 × 80 × 8 25\times80\times8 25×80×8 bit
  • 水平地址計數器對一行的顯示進行控制。送出當前要顯示的這一行字元的 VRAM 地址。每行有效顯示 80 個字元
  • 垂直(幀)地址計數器控制一螢幕 25 行字元的顯示,與水平回掃類似,當光柵到達螢幕底部時,需要回到螢幕頂部這一過程稱為垂直回掃,垂直回掃需要一行的顯示時間。即:25+1 (螢幕上下失真空一行)
  • 字元發生器:熒光屏上的字元由光點組成,而顯示儲存器中存放的是 ASCII 碼,字元發生器 將每個 ASCII 字元碼轉變為一組光點矩陣資訊。它實質是一個 ROM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字元發生器內部以 ASCII 碼為 ROM 的高地址 (列地址),光柵計數器為低地址 (行地址) 掃描螢幕;例如下圖中顯示 9 × 7 9\times7 9×7 的一個字元,每個 ROM 有 9 個單元,分別對應 9 行,ASCII 碼作為列地址選擇一個 ROM,然後由光柵計數器選擇顯示 9 行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掃描方式是不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掃描,而是每次對一排字元中所有字元的同一行進行掃描,並顯示亮點。例如,某排字元為 WELCOME, 其顯示次序是先從顯示儲存器中讀出W,送至字元發生器,並從字元發生器中掃描選出 W 的第一行光點程式碼,於是螢幕上顯示出 W 第一行的7個光點程式碼;再從顯示儲存器中讀出 E 並送至字元發生器,又選出 E 的第一行7個光點程式碼…直到最後一個字元 E 的第一行1個光點程式碼顯示完畢. 接著進行每個字元點陣的第二行7個光點程式碼的掃描…直到該排每個字元的第 9 行光點程式碼掃描完畢,則螢幕上完整地顯示出 WELCOME

  • 圖形顯示器
    • 以畫素為顯示單位,又稱點陣圖顯示器。在顯示儲存器中為每個畫素點儲存一個影像。根據灰度級的不同決定使用幾個bit來表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印表機

硬拷貝裝置:可以產生永久性記錄的裝置

  • 印表機的分類
    • 印字原理:擊打式/非擊打式;機械化的擊打式 → 電子化的非擊打式裝置
      • 擊打式-“印表機”
        • 原理:利用機械作用使印字機構與色帶和紙相撞擊而列印字元
        • 成本低,缺點是噪音大,速度慢
      • 非擊打式-“印字機”
        • 原理:採用電、磁、光、噴墨等物理、化學方法印刷字元,如鐳射印字機噴墨印字機
        • 速度快,噪音低,印字質量高,但價格較貴,有的裝置還需要專用紙張
    • 工作方式:序列印表機 (逐字列印) / 行式印表機 (逐行列印,速度更快)
    • 圖形/影像印表機,黑白/彩色印表機
  • 點陣針式印表機 (擊打式印表機)
    • 特點:結構與原理簡單、體積小、價格低,耗材(色帶)便宜; 但列印解析度和列印速度不夠高
    • 組成:列印頭、橫移機構、走紙機構、色帶機構 和控制電路等
    • 原理:其印字方法是由列印針印出 n × m n×m n×m 點陣組成字元或圖形,點越多、越密,印字質量越高;色帶機構負責供給色源,鋼針撞在色帶上,就可以把顏色印在紙上,色帶機構可使色帶不斷移動,以改變受擊打的位置,避免色帶的破損
      • 可“多層複寫列印”,實現各種票據或蠟紙等列印
    • 印字過程:在聯機狀態下,主機發列印命令,經介面、檢測和控制電路,間歇驅動縱向送紙列印頭橫向移動,同時驅動列印針間歇衝擊色帶,在紙上打出所需內容
      (對一個字元一列一列的列印,每根針可單獨驅動,例如列印 E,先列印第一列7個點,再列印第二列3個點… 如果要組成行式點陣印表機,則可以將多恨列印針沿橫向排成一行)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鐳射印表機
    • 印字原理:鐳射技術電子照相技術結合
      • 鐳射印表機組成:
        • 鐳射掃描系統、電子照相部分、走紙機構和控制電路等
        • 感光鼓 / 字形鼓 / 硒鼓 是電子照相系統的核心部件,鼓面上塗有一展具有光敏特性的感光材料,主要成分為硒
      • 字形發生器將二進位制字元編碼轉換成字元點陣脈衝訊號,鐳射掃描系統受字元點陣脈衝訊號的控制,能輸出很細的鐳射束,該鐳射束對做圓周運動的感光鼓進行軸向(垂直於紙面)掃描,由鼓面的左邊緣向右邊緣移動,當光束掃過鼓面時,半導體鐳射器中鐳射管不斷地開通或關斷:光束掃到要列印點的地方時,鐳射管開通;光束掃到非列印點的地方時(即空白處),鐳射管關斷。鐳射掃描系統使鐳射束鐳射束掃完一行後,感光鼓旋轉一個步距,同時,鐳射束又回到鼓面的左邊緣,開始新的一行掃描,使鼓面開始接受新的一行載有資訊的鐳射束。感光鼓在未被鐳射掃描之前,先在黑暗中充電,使鼓表曲均勻地沉積一層電荷,掃描時鐳射束對鼓表面有選擇地曝光,被曝光的部分產生放電現象,未被曝光的部分仍保留充電時的電荷,這就形成了 “潛像”。隨心鼓的圓周運動,“潛像” 部分通過裝有碳粉盒的顯像系統,使 “潛像” 部分(實際上是具有字元資訊的區域)吸附上碳粉,達到“顯影”的目的。當鼓上的字元資訊區和列印紙接觸時,由紙的背面施以反向的靜電電荷,則鼓面上的碳粉就會被吸附到紙面上,這就是“轉印”或“轉寫” 過程。最後經過定影系統就將碳粉永久性地粘在紙上。轉印後的鼓面還留有殘餘的碳粉,故先要除去鼓面上的電荷,經清掃系統將殘餘碳粉全部消除,然後重複上述充電、曝光、顯形、轉印,定影等一系列過程
      • 印字過程:帶電照相(曝光)、顯影 (顯像)、轉印定影清除殘像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鐳射印表機效能
      • 輸出速度快、噪音小,印字質量高
      • 鐳射印表機是非擊打式硬拷貝輸出裝置,逐頁輸出
        • 頁式輸出裝置的輸出速度用每分鐘輸出的頁數來表示(pages per minute,簡稱PPM)
      • 印字解析度用每英寸畫素點個數表示:(Dots per Inch, DPI)
  • 噴墨印表機 (序列非擊打式印表機)
    • 主要組成:噴頭、墨盒、清潔機構、字車、走紙機構、控制電路等
    • 印字原理:
      • 噴墨頭後部的壓電陶瓷受振盪脈衝激勵,使噴墨頭噴出具有一定速度的一串不連續、不帶電的墨水滴。墨水滴通過充電電極時被充上電荷,其電荷量的大小由字元發生器控制。字元發生器可將字元編碼轉換成字元點陣資訊。 由於各點的位置不同,充電電極所加的電壓也不同,電壓越高,充電電荷越多,墨滴經偏轉電極後偏移的距離也越大,最後墨滴落在印字紙上。圖中只有一對垂直方向的偏轉電極,若垂直線段上某處不需噴點(對應字元在此處無點陣資訊),則相應墨滴不充電,在偏轉電場中不發生偏轉, 而射入回收器中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隨機式噴墨印表機中,系統供給的墨滴只在需要印字時才噴出,不需要墨水迴圈系統,省去了墨水泵和收集槽等
      • 產生墨滴的機構,可採用壓電式和熱電式技術
      • 彩色噴墨列印基於三基色原理,分別噴射三種顏色墨滴,按一定比例混合出所要求的色彩
    • 特點
      • 噪音小,速度較快,噴墨機構簡單、價廉,可靠性高
      • 防水性差,高質量列印需專用列印紙

終端裝置

  • 顯示終端:由顯示器和鍵盤組成的獨立完整的輸入/輸出裝置,可通過標準通訊介面接到遠離主機的地方使用,終端的結構比顯示器複雜,它能完成顯示控制與儲存鍵盤管理及通訊控制等,還可完成簡單的編輯操作

漢字處理裝置

區位碼

  • 在漢字的編碼中,通常用兩個位元組表示一個漢字
  • 區位碼將國標碼中的字元按其位置劃分成 94 個區每個區中 94 個字元,編入一個 94 × 94 94\times94 94×94 的二維表 (行就是“區”;列就是“位”),每個漢字都由區、位唯一定位,因此稱為區位碼
    • 例如:“萬” 在 45 區 82 行,因此它的區位碼為: 4582 4582 4582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國標碼 (GB2312-80)

  • 國標碼將區位碼的“區”和“位”都分別加上 32: 國 標 碼 = 區 位 碼 + 2020 H 國標碼=區位碼+2020H =+2020H
    • 例如:“萬” 的區位碼為 ( 45 , 28 ) (45,28) (45,28),國標碼為 ( 45 + 32 , 82 + 32 ) = ( 77 , 114 ) = ( 4 D H , 72 H ) = 4 D 72 H (45+32,82+32)=(77,114)=(4DH,72H)=4D72H (45+32,82+32)=(77,114)=(4DH,72H)=4D72H

為什麼要加上 32? -> GB2321 沿用了 ASCII 碼中的前32個控制字元,因此需要把漢字編碼向後偏移 32

漢字內碼

  • 因為漢字編碼通常採用兩個位元組,因此為了與西文字元編碼相區別(西文的ASCII碼的最高一位編碼值為 0),表示一個漢字時,把兩個位元組的最高一位的編碼值設定均為 1,則該編碼集的最多編碼數量為 128 × 128 128 × 128 128×128
  • 因此,國標碼還不能直接在計算機上使用,需要每個位元組都加上 128 128 128 ( 80 H 80H 80H),形成漢字內碼,內碼是用於漢字資訊的儲存、交換、檢索等操作的機內程式碼;即
    機 內 碼 = 國 標 碼 + 8080 H = 區 位 碼 + A 0 A 0 H 機內碼=國標碼+8080H=區位碼+A0A0H =+8080H=+A0A0H
    • 例如,“萬” 的漢字內碼為 4 D 72 H + 8080 H = C D F 2 H 4D72H+8080H=CDF2H 4D72H+8080H=CDF2H

漢字輸入編碼

  • 輸入編碼是為了使用西文標準鍵盤把漢字輸入到計算機中,其編碼方法主要有數字編碼、字音編碼和字型編碼等

漢字字模編碼 (字形碼)

  • 字模編碼:以點陣方式描述漢字字型的程式碼,是漢字的輸出形式
  • 字模點陣的資訊量很大,需要佔的儲存空間大,點陣只能用來構成字型檔,而不能用於機記憶體儲。字型檔中儲存每個漢字的點陣程式碼,當顯示輸出時才檢索字型檔,輸出字模點陣,得到字形

  • 漢字顯示輸出過程:輸入碼→機內碼→字形碼→ 顯示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