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程式】Linux中fork()函式詳解|多程式

bandaoyu發表於2020-11-06

原文:https://blog.csdn.net/kxjrzyk/article/details/81603049

一、fork入門知識

 

一個程式,包括程式碼、資料和分配給程式的資源。fork()函式通過系統呼叫建立一個與原來程式幾乎完全相同的程式,也就是兩個程式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但如果初始引數或者傳入的變數不同,兩個程式也可以做不同的事。

一個程式呼叫fork()函式後,系統先給新的程式分配資源,例如儲存資料和程式碼的空間。然後把原來的程式的所有值都複製到新的新程式中,只有少數值與原來的程式的值不同。相當於克隆了一個自己。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
*  fork_test.c
*  version 1
*  Created on: 2010-5-29
*      Author: wangth
*/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pid_t fpid; //fpid表示fork函式返回的值
    int count = 0;
    fpid = fork();
    if (fpid < 0)
        printf("error in fork!");
    else if (fpid == 0)
    {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printf("我是爹的兒子/n");//對某些人來說中文看著更直白。
        count++;
    }
    else
    {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printf("我是孩子他爹/n");
        count++;
    }
    printf("統計結果是: %d/n", count);
    return 0;
}

執行結果是:

 

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5574

我是爹的兒子

統計結果是: 1

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5573

我是孩子他爹

統計結果是: 1

在語句fpid=fork()之前,只有一個程式在執行這段程式碼,但在這條語句之後,就變成兩個程式在執行了,這兩個程式的幾乎完全相同,將要執行的下一條語句都是if(fpid<0)……
為什麼兩個程式的fpid不同呢,這與fork函式的特性有關。

fork呼叫的一個奇妙之處就是它僅僅被呼叫一次,卻能夠返回兩次,它可能有三種不同的返回值:
    1)在父程式中,fork返回新建立子程式的程式ID;
    2)在子程式中,fork返回0;
    3)如果出現錯誤,fork返回一個負值;

在fork函式執行完畢後,如果建立新程式成功,則出現兩個程式,一個是子程式,一個是父程式。在子程式中,fork函式返回0,在父程式中,fork返回新建立子程式的程式ID。我們可以通過fork返回的值來判斷當前程式是子程式還是父程式。

引用一位網友的話來解釋fpid的值為什麼在父子程式中不同。其實就相當於連結串列,程式形成了連結串列,父程式的fpid(p 意味point)指向子程式的程式id,因為子程式沒有子程式,所以其fpid為0。


fork出錯可能有兩種原因:
    1)當前的程式數已經達到了系統規定的上限,這時errno的值被設定為EAGAIN。
    2)系統記憶體不足,這時errno的值被設定為ENOMEM。


建立新程式成功後,系統中出現兩個基本完全相同的程式,這兩個程式執行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哪個程式先執行要看系統的程式排程策略。


每個程式都有一個獨特(互不相同)的程式識別符號(process ID),可以通過getpid()函式獲得,還有一個記錄父程式pid的變數,可以通過getppid()函式獲得變數的值。
fork執行完畢後,出現兩個程式:

 

 

有人說兩個程式的內容完全一樣啊,怎麼列印的結果不一樣啊,那是因為判斷條件的原因,上面列舉的只是程式的程式碼和指令,還有變數啊。

 

執行完fork後,程式1的變數為count=0,fpid!=0(父程式)。程式2的變數為count=0,fpid=0(子程式),這兩個程式的變數都是獨立的,存在不同的地址中,不是共用的,這點要注意。可以說,我們就是通過fpid來識別和操作父子程式的。

 

還有人可能疑惑為什麼不是從#include處開始複製程式碼的,這是因為fork是把程式當前的情況拷貝一份,執行fork時,程式已經執行完了int count=0;

 

fork只拷貝下一個要執行的程式碼到新的程式。

 

二、fork進階知識

 

先看一份程式碼:

/*
*  fork_test.c
*  version 2
*  Created on: 2010-5-29
*      Author: wangth
*/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 0;
    printf("i son/pa ppid pid  fpid/n");
    //ppid指當前程式的父程式pid
    //pid指當前程式的pid,
    //fpid指fork返回給當前程式的值
    for(i = 0; i < 2; i++)
    {
        pid_t fpid = fork();
        if(fpid == 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
    return 0;
}

執行結果是:

i son/pa ppid pid  fpid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這份程式碼比較有意思,我們來認真分析一下:

第一步:在父程式中,指令執行到for迴圈中,i=0,接著執行fork,fork執行完後,系統中出現兩個程式,分別是p3224和p3225(後面我都用pxxxx表示程式id為xxxx的程式)。可以看到父程式p3224的父程式是p2043,子程式p3225的父程式正好是p3224。我們用一個連結串列來表示這個關係:

p2043->p3224->p3225

第一次fork後,p3224(父程式)的變數為i=0,fpid=3225(fork函式在父程式中返向子程式id),程式碼內容為:

for(i = 0; i < 2; i++)
{
    pid_t fpid = fork(); //執行完畢,i=0,fpid=3225
    if(fpid == 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
return 0;

 p3225(子程式)的變數為i=0,fpid=0(fork函式在子程式中返回0),程式碼內容為:

for(i = 0; i < 2; i++)
{
    pid_t fpid = fork(); //執行完畢,i=0,fpid=0
    if(fpid == 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 i, getppid(), getpid(), fpid);
}
return 0;

所以列印出結果: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第二步:假設父程式p3224先執行,當進入下一個迴圈時,i=1,接著執行fork,系統中又新增一個程式p3226,對於此時的父程式,p2043->p3224(當前程式)->p3226(被建立的子程式)。

對於子程式p3225,執行完第一次迴圈後,i=1,接著執行fork,系統中新增一個程式p3227,對於此程式,p3224->p3225(當前程式)->p3227(被建立的子程式)。

從輸出可以看到p3225原來是p3224的子程式,現在變成p3227的父程式。父子是相對的,這個大家應該容易理解。只要當前程式執行了fork,該程式就變成了父程式了,就列印出了parent。

所以列印出結果是: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第三步:第二步建立了兩個程式p3226,p3227,這兩個程式執行完printf函式後就結束了,因為這兩個程式無法進入第三次迴圈,無法fork,該執行return 0;了,其他程式也是如此。

以下是p3226,p3227列印出的結果: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p3226,p3227的父程式難道不該是p3224和p3225嗎,怎麼會是1呢?這裡得講到程式的建立和死亡的過程,在p3224和p3225執行完第二個迴圈後,main函式就該退出了,也即程式該死亡了,因為它已經做完所有事情了。p3224和p3225死亡後,p3226,p3227就沒有父程式了,這在作業系統是不被允許的,所以p3226,p3227的父程式就被置為p1了,p1是永遠不會死亡的,至於為什麼,這裡先不介紹,留到“三、fork高階知識”講。

總結一下,這個程式執行的流程如下:

 

 

 

這個程式最終產生了3個子程式,執行過6次printf()函式。

我們再來看一份程式碼:

 

/*
*  fork_test.c
*  version 3
*  Created on: 2010-5-29
*      Author: wangth
*/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 0;
    for(i = 0; i < 3; i++)
    {
        pid_t fpid = fork();
        if(fpid == 0)
            printf("son/n");
        else
            printf("father/n");
    }
    return 0;
 
}

 

它的執行結果是:

father
son
father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son
father
son


這裡就不做詳細解釋了,只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for        i=0         1           2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其中每一行分別代表一個程式的執行列印結果。

總結一下規律,對於這種N次迴圈的情況,執行printf函式的次數為2*(1+2+4+……+2N-1)次,建立的子程式數為1+2+4+……+2N-1個。

(感謝gao_jiawei網友指出的錯誤,原本我的結論是“執行printf函式的次數為2*(1+2+4+……+2N)次,建立的子程式數為1+2+4+……+2N ”,這是錯的)

網上有人說N次迴圈產生2*(1+2+4+……+2N)個程式,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希望大家需要注意。

數學推理見http://202.117.3.13/wordpress/?p=81(該博文的最後)。

同時,大家如果想測一下一個程式中到底建立了幾個子程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呼叫printf函式列印該程式的pid,也即呼叫printf("%d/n",getpid());或者通過printf("+/n");

來判斷產生了幾個程式。有人想通過呼叫printf("+");來統計建立了幾個程式,這是不妥當的。具體原因我來分析。

老規矩,大家看一下下面的程式碼:

/*
*  fork_test.c
*  version 4
*  Created on: 2010-5-29
*      Author: wangth
*/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id_t fpid;//fpid表示fork函式返回的值
    //printf("fork!");
    printf("fork!/n");
    fpid = fork();
    if (fpid < 0)
        printf("error in fork!");
    else if (fpid == 0)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else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return 0;
}
執行結果如下:
fork!
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1
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2

如果把語句printf("fork!/n");註釋掉,執行printf("fork!");

則新的程式的執行結果是:

fork!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8
fork!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9

程式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一個/n回車符號,為什麼結果會相差這麼大呢?

這就跟printf的緩衝機制有關了,printf某些內容時,作業系統僅僅是把該內容放到了stdout的緩衝佇列裡了,並沒有實際的寫到螢幕上。

但是,只要看到有/n 則會立即重新整理stdout,因此就馬上能夠列印了。

執行了printf("fork!")後,“fork!”僅僅被放到了緩衝裡,程式執行到fork時緩衝裡面的“fork!”  被子程式複製過去了。因此在子程式度stdout緩衝裡面就也有了fork! 。所以,你最終看到的會是fork! 被printf了2次!!!!

而執行printf("fork! /n")後,“fork!”被立即列印到了螢幕上,之後fork到的子程式裡的stdout緩衝裡不會有fork! 內容。因此你看到的結果會是fork! 被printf了1次!!!!

所以說printf("+");不能正確地反應程式的數量。

大家看了這麼多可能有點疲倦吧,不過我還得貼最後一份程式碼來進一步分析fork函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ork();
    fork() &&fork() || fork();
    fork();
    return 0;
}

 

問題是不算main這個程式自身,程式到底建立了多少個程式。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做一下弊,先用程式驗證一下,到此有多少個程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ork();
    fork() &&fork() || fork();
    fork();
    printf("+/n");
}
​​​​​​​
答案是總共20個程式,除去main程式,還有19個程式。

我們再來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是還有19個程式。
第一個fork和最後一個fork肯定是會執行的。
主要在中間3個fork上,可以畫一個圖進行描述。
這裡就需要注意&&和||運算子。
A&&B,如果A=0,就沒有必要繼續執行&&B了;A非0,就需要繼續執行&&B。
A||B,如果A非0,就沒有必要繼續執行||B了,A=0,就需要繼續執行||B。
fork()對於父程式和子程式的返回值是不同的,按照上面的A&&B和A||B的分支進行畫圖,可以得出5個分支。

 

    

 

 

加上前面的fork和最後的fork,總共4*5=20個程式,除去main主程式,就是19個程式了。

 

三、fork高階知識

這一塊我主要就fork函式講一下作業系統程式的建立、死亡和排程等。因為時間和精力限制,我先寫到這裡,下次找個時間我爭取把剩下的內容補齊。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ason314/article/details/56409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