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目錄結構與部分實用命令,輕鬆掌握Linux基礎

奔跑の少年發表於2020-10-09

1.Linux的目錄結構

Linux目錄結構如下:
/root :管理員的宿主(家)目錄;
/home/ xxx:除root 使用者之外的普通使用者的家目錄;
/bin:存放二進位制檔案,所有使用者可執行的命令。實際是個軟連結,連結到 /usr/bin;
/sbin:存放二進位制檔案,只有管理員可執行的管理命令。軟連結到 /usr/sbin;
/boot:系統核心、啟動檔案自錄;
/dev:存放裝置檔案(光碟機、硬碟等);
/etc:存放系統程式和大部分應用程式(rpm、yum安裝)的配置檔案;
/var:存放可以變化的檔案,包括各種日誌檔案;
/lib:存放系統程式的動態連線共享庫檔案(類似於Windows裡的DLL檔案)。軟連結到 /usr/lib;
/usr:存放系統使用者工具和程式;
/media:可拆卸的媒介掛載點,例如U盤、光碟機等;
/proc:存放對映系統資訊的檔案;
/mnt :用於臨時掛載儲存裝置的目錄;
/opt:第三方應用程式安裝所存放的目錄;
/tmp:存放系統的臨時檔案。

2.檢視檔案內容

2.1cat命令

用途:直接顯示出整個檔案的內容(檢視短小的檔案內容)
用法:cat [選項] 檔名…

示例:
[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指檢視網路卡資訊
[root@localhost ~]# cat /etc/redhat-release /proc/version 指檢視系統版本和核心版本
常用選項及詳解:
-n、-b、-s
-n: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b:對於空白行不編號;
-s:將所有的連續的多個空行替換為一個空行。

2.2more命令

用途:全屏方式分頁顯示檔案內容(檢視比較大或長的檔案內容)
用法:more [選項] 檔名…

互動操作方法:
按Enter鍵向下逐行滾動
按空格鍵向下翻一屏
按b鍵向上翻一屏
按q鍵退出
特點:
下翻到最後一頁後會自動退出;
結合管道操作使用時(例如:Is -R /etc | more)無法向上翻頁。

2.3less命令

用途:與more命令相同,但擴充套件功能更多
用法:less [選項] 檔名…

互動操作方法:
Page Up向上翻頁,Page Down向下翻頁;
按“/”鍵查詢內容,“n”下一個內容,“N”上一個內容;
通過上下方向鍵可以實現上下逐行滾動;
其他功能與more命令基本類似;
特點:
下翻到最後一頁後不會自動退出;
結合管道操作使用時可以向上翻頁。

2.4head命令與tail命令

2.4.1head命令

用途:檢視檔案開頭的一部分內容(預設為10行);
用法:head -n 檔名… //n為行數

2.4.2tail命令

用途:檢視檔案結尾的少部分內容(預設為10行);
tail -n 檔名…
tail -f 檔名 //跟蹤檔案尾部內容的動態更新
示例:
tail -7f /var/log/magin

3.統計檔案內容wc命令

wc命令用途:統計檔案中的單詞數量(Word Count)等資訊
用法:wc [選項]… 目標檔案…

常用命令選項:
-l:統計行數;
-w:統計單詞個數;
-c:統計位元組數;
注:不帶任何選項的wc命令,預設同時使用-lwc三個選項

4.檢索和過濾檔案內容grep命令

4.1grep命令

用途:在檔案中查詢並顯示包含指定字串的行;
用法:grep [選項]… 查詢條件 目標檔案

4.2grep命令常用選項

常用命令選項:
-i、-v、-n、-c、-e
選項詳解:
-i:查詢時不區分大小寫;
-v:顯示不包含匹配文字的所有行(反向查詢,反向匹配);
-c:只輸出匹配到的總行數(不是匹配到的次數);
-n:顯示匹配行及行號;
-e:實現可多個查詢條件的匹配,邏輯or關係;
-E:支援使用擴充套件正規表示式,相當於使用egrep命令;
-o:精確匹配,即"僅匹配"之意。
查詢條件設定:
要查詢的字串以雙引號括起來;
“^…”表示以…開頭,“…$ ”表示以…結尾;
“^ $ ”表示空行;
示例:
grep -ie “^NAME” -e "7$ " Centos-Vault.repo -->指將目標檔案中以NAME(不區分大小寫)開頭,以7$ 結尾的內容檢索出來;
cat CentOs-Vault.repo l grep -v “^$” -->指檢視目標檔案時不帶空行;
注:| 表示管道命令,其作用是將左邊得到的結果傳遞給右邊再執行一次。

5.壓縮命令gzip、bzip2命令

用途:製作壓縮檔案、解開壓縮檔案;
用法:

gzip [-9] 檔名…
bzip2 [-9] 檔名…
gzip -d .gz格式的壓縮檔案
bzip2 -d .bz2格式的壓縮檔案
常用命令選項:
-9、-d
特點:
gzip製作的壓縮檔案預設的副檔名為”.gz",原始檔案不再保留;
bzip2製作的壓縮檔案預設的副檔名為".bz2",原始檔案不再保留;
擴充套件:
使用"-9"選項可以提高壓縮的比率;
-d:用於解壓縮已經壓縮過的檔案,相當於使用gunzip、bunzip2命令;
gunzip檔名.gz;
gzip -d檔名.gz;
bunzip2檔名.bz2;
bzip2 -d檔名.bz2;

6.歸檔命令tar命令

用途:製作歸檔檔案、釋放歸檔檔案;
用法:
tar [選項]… 歸檔檔名 原始檔或目錄;(製作歸檔檔案)
tar「選項]… 歸檔檔名 「-C目標目錄];(釋放歸檔檔案)
常用命令選項:
-c、-x、-v、-f、-p、-t、-C、-z、-j
tar的常用選項詳解:
-c:建立.tar 格式的包檔案;
-x:解開.tar 格式的包檔案;
-c:解壓時指定釋放的目標資料夾;
-f:表示使用歸檔檔案;
-p:打包時保留檔案及目錄的許可權;
-P:打包時保留檔案及目錄的絕對路徑;
-t:列表檢視包內的檔案;
-v:輸出詳細資訊(Verbose);
-j:呼叫bzip2程式進行壓宿或解壓;
-z:呼叫gzip程式進行壓縮或解壓;
示例:
cd /etc/
tar-jcvf usershow.tar.bz2 passwd shadow

tar jxvf usershow.tar.bz2 -c /opt/

7.文字編輯器vi命令

7.1文字編輯器的作用

1.建立或修改文字檔案;
2.維護Linux系統中的各種配置檔案;

7.2Linux中最常用的文字編輯器

vi:類UNIX作業系統的預設文字編輯器;
vim: vim是vi文字編輯器(一般簡稱為vi編輯器)的增強;

7.3vi編輯器的工作模式

三種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輸入模式,末行模式
不同模式間的切換: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用法:
vi 檔名
vim 檔名
! vim //返回上一次編輯的檔案
工作模式詳解:
1)命令模式:啟動vi編輯器後預設進入命令模式,該模式中主要完成如游標移動、字元中查詢,以及刪除、複製、貼上檔案內容等相關操作;
2)輸入模式:該模式中主要的操作就是錄入檔案內容,可以對文字檔案正文進行修改、或者新增新的內容。處於輸入模式時,vi編輯器的最後一行會出現“-- INSERT–“的狀態提示資訊;
3)末行模式:該模式中可以設定vi編輯環境、儲存檔案、退出編輯器,以及對檔案內容進行查詢、替換等操作。處於未行模式時,vi編輯器的最後一行會出現冒號“:“提示符。

7.4輸入模式的插入命令集合

a:往當前光切位置之後插入內容;
A:在所在行的行尾插入內容
i:在當將標位置之而插入內容;
I:在所在行的行音插入內容
o:在游標所在行之下插入個新行內容;
O:在游標所在行之上插入一個新行內容;

7.5命令模式中的命令與詳解

1)翻頁移動:
Page Down鍵 或 Ctrl+F -->表示向下翻動一整頁內容;
Page Up鍵 或 ctrl+B -->表示向上翻動一整頁內容;
2)行內快速跳轉 :
Home鍵或 ^鍵、數字0鍵 -->跳轉到本行的行首;
$ 鍵或End鍵 -->跳轉到本行的行尾;
3)行間快速跳轉:
1G或gg -->轉到檔案內容的第1行 ;
G -->跳轉到檔案的最後一行;
#G -->跳轉到檔案中的第#行(其中"#“號用具體數字替換);
M -->跳轉至當前頁的中間位置;
4)顯示行號:
: set nu -->在編輯器中顯示行號;
:set nonu -->取消行號顯示;
5)刪除:
x或Delete鍵 -->刪除游標處的單個字元;
dd -->刪除當前游標所在行(有剪下功能);
#dd -->刪除從游標處開始的#行內容;
d^ -->刪除當前游標之前到行首的所有字元;
d$ -->刪除當前游標處到行尾的所有字元;
dw -->刪除游標處的整個單詞;
6)替換字元:
R 或 shift+r -->瞽換當前游標處字元
7)複製:
yy -->複製當前行整行的內容到剪貼簿;
#yy -->複製從游標處開始的#行內容;
擴充套件示例:
:8,11 m 4 指將8-11行的內容剪下到第4行下面;
:8,11 co 4 指將8-11行的內容複製到第4行下面;
8)貼上:
P -->貼上到游標所在行之上;
p -->貼上到游標所在行之下;
9)查詢:
/word -->從當前游標處開始向後進行查詢字串"word”
?word -->從當前游標處開始向前進行查詢
n -->定位下一個匹配的被查詢字串
N -->定位上一個匹配的被查詢字串
10)撤銷:
u -->按一次取消最近的一次操作;重複u鍵,恢復多步操作
U -->用於取消對當前行所做的所有編輯
11)儲存退出:
:w -->儲存修改的內容
:w 新檔名 -->另存為其它檔案
:q -->不儲存退出
:q! -->強制不儲存退出即放棄對檔案內容的修改並退出
:wq! -->強制儲存並退出
zz 或 :wg 或 :x -->儲存當前的檔案內容並退出vi編輯器
12)開啟新檔案:
:e 其它檔名 -->開啟新的檔案進行編輯
13)讀入檔案內容:
:r 其它檔名 -->在當前檔案中讀入其它檔案內容
14)檔案內容替換:
: s /old/new -->將當前行中查詢到的第一個字串"old”串替換為"new";
: s /old/new/g -->將當前行中查詢到的所有字串"old”替換為“new”;
: # ,# s/old/new/g -->在行號“# ,#“範圍內替換所有的字串"old”為"new”;
:% s/old/new/g -->在整個檔案範圍內替換所有的字元中"old”為"new”;
: s old/new/c -->在替換命令末尾加入c命令,將對每個替換動作提示使用者進行確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