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精益資料分析》第二部分 | 第15章:創業階段1——移情

好魚怕冷發表於2020-09-24
  • 創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與客戶進行訪談
  • 客戶反饋有助於發現特殊問題或需求的細分市場

一、章節主要內容思維導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尋找一個足夠多的人願意付錢的、而且亟待解決的問題;資料分析,衡量解決的價值
  • 對於未知機遇,主要進行探索性的定性分析和討論
  • 通過量化和聚合性討論,尋找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案
  • 問卷調查、網路工具,能夠快速、批量獲取使用者反饋
  • 建立使用者群,蒐集真實反饋

發現了一個問題,瞭解市場情況,評估大規模收益的可能性之後——可以著手增加使用者黏性!

移情階段,主要以探索性定性分析為主,需要通過大量、深入地客戶訪談了解問題本身、使用者受問題的困擾程度、分析市場情況、衡量使用者對於最小可行話產品的反饋。

因而,本階段中,還需要掌握以下幾點內容:

  1. 如何通過訪談確定問題價值的高低
  2. 如何開展一次成功的訪談
  3. 客戶訪談的注意事項
  4. 什麼是聚合性和發散性訪談?
  5. 調查問卷設計、發放、整理及資料分析

下面,進行分開闡述:

二、如何通過訪談確定問題價值的高低

訪談中,注意觀察客戶反饋:

1. 積極反饋:

  • 表現出希望付款解決問題的意願;
  • 表現出希望問題得到解決,並且表明曾經試圖解決;
  • 健談,表現出興趣,說很多,並且提出建議
  • 肢體上:注意力集中、身體前傾、生機勃勃

2. 消極徵兆:

  • 走神
  • 顧左右而言他
  • 肢體上:眼神渙散、不耐煩、無精打采

三、如何開展一次成功的訪談

3.1 設計訪談指令碼

  • 設計訪談簡要流程
    1. 明確訪談內容和目的
    2. 此流程可以提前告知受訪者
  • 進行基本資訊收集
    1. 詢問基本資訊,以便後期細分市場
    2. 瞭解受訪者的工作和生活,作為問題出現的環境背景
  • 設定問題情境
    1. 更具代入感,幫助受訪者回憶,引發共鳴
    2. 瞭解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跟使用者需求的一致性
  • 讓受訪者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困難程度進行排序
    1. 瞭解問題重要性程度
    2. 受訪者排序的過程中,注意詢問原因和當前他們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案
  • 訪談結束前提出一些要求
    1. 此階段的訪談不是為了產品推廣,因而話術使用,是為了保持受訪者興致
    2. 目的是為了瞭解使用者當前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案
    3. 可以讓受訪者推薦更多訪談物件

坦誠地展開訪談,否則只能從受訪者口中聽到自己想聽到的答案,沒有意義!

四、如何避免引導受訪者?

4.1 不表明自己的意圖

人們傾向於說一些別人喜歡聽的話,因而在談話中會不斷猜測對方的意圖。

  • 避免使用帶有傾向性的措辭
    1. 比如,“你是否同意……”,這就是一種暗示
    2. 可以將自己期待的內容反過來問,那麼受訪者的強烈否定,就是你想要的肯定
  • 使用開放性問題
  • 儘量少透露自己的資訊,避免受訪者先入為主
  • 儘量舉止溫和,態度中立

4.2 保證問題的真實性

只有人們感到不悅時,才說明是真的感興趣了。——阿蘭·德波頓, 作家、哲學家

  1. 讓受訪者感到不自在,比如,直接讓使用者付費100購買產品
  2. 問問題要具體
  3. 以受訪者身邊人為主語問問題。
    比如,想要知道受訪者是否犯法,這時候為了保持形象,可能會撒謊;這時候,可以將問題換成,“你的朋友裡有進監獄的人嗎?”(舉個例子哦,例子)

4.3 刨根問底

任何重視真理的人,都應該停止對理性的崇拜。——喬納森·海特

  1. 連問三個“為什麼”,並且認真傾聽
  2. 追問可以更加逼近受訪者的真實想法
  3. 參照審訊的方法,故意在訪談中,留下一段令人感到不自在的空白,逼迫受訪者尋找話語來填補空白

4.4 關注細節

突然丟擲令人措手不及的問題,驗證訪談內容的真偽

  1. 要重視非語言,最後有人能在旁邊幫忙記錄受訪者的表情、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訊號
  2. 用意想不到的問題,打他個措手不及

五、什麼是聚合性和發散性訪談?

5.1 是否應該為問題訪談打分?

  • 支援理由認為:
    1. 打分評定需求發現的程式;
    2. 為解決某一問題的需求強度進行評級
  • 反對理由為: 打分違背了移情階段探索和開放的本質

5.2 聚合性訪談的概念和風險

聚合性方法: 對受訪者提出具體問題,要求其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

  • 具有指引性,主要關注已發現問題
  • 試圖量化問題的緊迫性和普遍性

聚合性問題的風險:

  • 過於關注自認為重要的問題
  • 無法從受訪者口中得知可能更為重要的問題

5.3 發散性訪談的概念和風險

發散性訪談方式: 跟受訪者一起討論一個很大的問題空間,看受訪者提及次數最多的問題是否自己關注的問題。一次方式印證自己的一兩個問題。

發散性問題的風險:

  • 關注的問題太多、範圍太廣
  • 丟擲的問題太多,無法重點關注
  • 無法討論出清晰的行動路線

需要在訪談中,逐漸找到兩種訪談方式的平衡點。

  • 可以先以發散性訪談為主,探索問題
  • 再慢慢加入聚合性問題

5.4 為問題打分

聚合性訪談之後,需要問自己以下問題:

  1. 受訪者有沒有成功為問題排序: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雖然以聚合性問題為主,但是允許訪談者進行思維發散
  • 既要保持專注,又要保持思路開闊
  1. 受訪者是否(曾經)積極嘗試著解決問題: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最好是別人怎麼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哈哈,你來解決,那就賺翻了
  1. 受訪者在整個訪談過程中是否足夠專注: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理想的狀態是,受訪者專注、傾聽、同時發表意見
  • 多做幾次訪談,就能判斷受訪者的態度啦
  1. **受訪者是否同意後續面談/訪談(二次訪談的時候,可以為受訪者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如果提出的問題足夠讓受訪者困擾,他們甚至願意預約下次訪談,懇求解決方案
  • 如果有人願意進行下一次訪談,這就是一種進步咯
  1. 受訪者是否願意為你引薦其他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發現有更多類似困擾的受訪者,這就是初始使用者群了
  • 如果有人願意跟自己的朋友大方、自信地介紹你,那說明你的工作得到肯定和信任了
  1. 受訪者是否願意立刻付款購買你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可能會招致反感,需要看人下菜碟
  • 如果有人真的當即決定付款,那最好了
  • 怎樣都不虧呀

六、調查問卷設計、發放、整理及資料分析

6.1 明確問卷調查的目的

思考:

  1. 提出問題的理由
  2. 希望通過問題發現或者量化哪些風險?

注意事項:

  1. 不要為了問問題而問問題
  2. 對於問題答案對行動的影響要提前預想

做法:

  1. 問題應該來源與訪談中看到的機會或者意識到的風險
  2. 為每個問題賦予適當的權重

6.2 問卷設計

  1. 基本人口資訊:性別、年齡、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等
  2. 統計分析或者量化用的問題:讓使用者打分、支援或者反對、選擇題等
  3. 開放性問題:主觀題,收集定性資料

總體原則是,用於分類的問題在前;開放心問題放在最後。

  • 分類適用於細分市場的
  • 開放性問題是為了防止遺漏的
  • 使用者不回答開放性問題,也不會影響對現有問題的分析,統計資料收集得還是比較完全

6.3 發放前測試

找至少三個以上目標市場、且未看過問卷得人來看問卷

  • 看看使用者卡殼得地方;
  • 有無難以理解、有歧義、表達模糊,影響答者作答的句子
  • 瞭解他們對於每個問題的理解與你設計的意圖是否相同

6.4 問卷髮放

  • 用打廣告的方式
  1. 設計吸引人的廣告語
  2. 使用者點入後,連結到問卷調查頁
  • 充分利用郵件列表
  1. 已經有目標使用者群組
  2. 請求他們幫忙轉發

6.5 收集資訊

  • 先做一個幾十份的小型測試

    1. 瞭解答者在什麼問題上卡殼,進行修改
    2. 測試問卷成本
  • 注意詢問能夠收集答者聯絡資訊的許可

    1. 有了聯絡資訊,解決方案出來後,就可以聯絡使用者試用
    2. 為測試最小可行化產品做準備

6.6 問卷分析

6.6.1 需要關注的問題

  • 是否引起了市場注意?
    1. 點選廣告和郵件連結的人多嗎?
    2. 那個來源的問卷更多?
  • 之前的假設是否正確?資料收整合功後,能夠知道決策?
  • 人們對你提供的解決方案或者產品的興趣?
    1. 多有少人留下了聯絡方式,給予了聯絡的許可權?
    2. 有多少人同意加入論壇或者測試組?
    3. 有多少人在開放式問題中,提到了想要獲得解決方案?

6.6.2 描述性統計分析

  • 計算統計量: 量化問題的佔比、均值、方差、極值。
  • 分類討論: 觀察不同群體的答案的異同。
    巧用資料透視表(pivot tabl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