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1602和12864中8080和6800介面的區別

FBshark發表於2024-06-28

原文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500870/

8080 和 6800 來源

8080 和 6800介面,其實不是專指用於LCD的介面,它們早期由處理器發展而來,然後發展到擴充套件介面(外擴RAM、ROM),後來也用於了LCD領域。

1、8080

1974 年,英特爾推出了 8 位的處理器Intel 8080,它是Intel 8008的後繼產品,但是8080 還在其指令集中新增了一些 16 位操作,它的指令集比 8008 增強了不少。

Intel 的 6 位地址匯流排的8080,能夠訪問 64 KB 的記憶體
因為這一突破性的設計,使8080非常成功,同時為後面處理器相容性/擴充套件儲存奠定了基礎。

8080的成功,直接影響了後面的8086,到以及現在大家熟悉的32 位和64 位x86架構處理器、8051微控制器等等,實際上8051是具有16位定址能力的8位微控制器。

因為8080的匯流排協議,方便了擴充套件,以至於後面很多產品的通訊都基於8080匯流排,比如8031、8048、8051等等微控制器片外儲存器,都採取了8080匯流排的通訊方式。

2、6800

同樣在1974 年,摩托羅拉推出了一款處理器MC6800,MC6800處理器是M6800微機系統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序列和並行介面。價格和英特爾的8080定價一樣,都是320美元,同樣的主頻效能卻是8080的2倍。

6800的成功,造就了摩托羅拉的6800處理器的工程師帶領設計團隊出走,研製出廉價的6502處理器,並在市場上打敗了價格高昂的6800。後面的6502就是大家熟悉的任天堂紅白機、Apple 1、Apple 2、單色屏的文曲星的處理器等等。

6502的設計目標是“一款比6800效能更好、價格更低的替代品”,當1975年下半年6502開始發售的時候,其標價為25美元。作為回應,摩托羅拉大幅降低了6800的售價,從175美元降價到69美元 - 即使如此,仍然接近6502售價的三倍。(MOS科技還曾經開發過可以在電路板上直接替換6800的6501 CPU,但由於摩托羅拉的起訴,MOS科技放棄了6501計劃並向摩托羅拉支付了20萬美元)。1976年5月,摩托羅拉再次將6800 CPU的價格降低到35美元。

摩托羅拉 6800 和英特爾 8080同一時期設計,功能相似,效能翻倍
摩托羅拉 6800 和英特爾 8080同一時期設計,功能相似。6800 有一個 8 位雙向資料匯流排,一個可以定址 64 KB 記憶體的 16 位地址匯流排。

6800匯流排協議


因為6800這極大地方便了擴充套件,使其後面應用在很多通訊領域,但6800和8080擴充套件介面的控制方式有所區別:一個“讀使能(RE)”和“寫使能(WE)”,另外一個“總使能(E)”和“讀寫選擇(W/R)”,導致了後面擴充套件介面存在兩種不同的控制方式,實際上6800的匯流排協議比8080匯流排更嚴謹,不存在歧義的情況。

3、8080介面

8080介面,也有叫8080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匯流排協議,或匯流排控制方式。

8080介面通常有這些訊號:

/RES:復位

CS:片選訊號

DB0~DB7:雙向資料

D/I:資料/指令選擇,也叫RS

RE:讀使能訊號,也叫/RD

WE:寫使能訊號,也叫/WR

6800介面

6800和8080的控制方式不同,對應的控制訊號也有所差異,但是其設計思想是與8080類似。

1602液晶屏背面的HD44870是採用了6800匯流排
12864液晶屏的驅動晶片也同樣採用了6800匯流排


前面的/RES、 DB0~DB7、 CS這些訊號都一樣,6800有兩個訊號:

E:總使能訊號

R/W讀寫控制(1:讀, 0:M寫)

這E訊號替代了8080的分立的 WR 和 RD 訊號,再結合RW訊號進行讀寫的資料型別切換切換。就不會造成歧義,比如同時出現讀寫訊號的問題。

8080 和 6800介面區別

透過上面分析,其實不難發現,它們主要區別就是:

8080透過“讀使能(RD)”和“寫使能(WR)”進行讀寫操作

6800透過“總使能(E)”和“讀寫選擇(W/R)”進行讀寫操作

其他訊號一樣。

更多細節,大家實際程式設計應該更容易明白,這裡篇幅有限,時間有限,就不描述了。 作者:創客海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500870/ 出處:bilibil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