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了金融科技在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和6項重點任務。在金融服務、金融風控、金融監管、以及人才建設、法律法規等方面提出了明確指示,要求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穩步增強、不斷完善,並推動我國金融科技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畢馬威《The Pulse Of Fintech 2019》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金額達到378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融資金額達到628億美元,同比下降39.81%。
金融科技的融資環境與中美貿易戰存在一些關聯。2018年3年至今,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提出多次加徵關稅,以及針對華為、中興等中國等科技企業的制裁,影響了金融科技的投融資環境。
圖1:2014-2019Q2 金融科技融資活動
資料來源:畢馬威
零壹智庫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數量不足800條,同比下降35.3%。
圖2:2016-2019Q2 金融科技專利申請趨勢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各項資料表明,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進入了低谷時期,而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給金融科技行業打了一枚定心劑。根據百度搜尋指數顯示,在2019年8月22日,“金融科技”作為關鍵字,搜尋次數劇增。
圖3:2019年“金融科技”百度搜尋指數
資料來源:百度指數
從2015年開始,國務院和工信部首次提出發展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等技術,並頒佈了一些列政策;至2019年,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已有5年時間。
據零壹智庫資料顯示,從2015-2019年7月,我國超過1400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立,金融科技專利申數量從193條增長至5434條。《2009-2018年金融科技專利趨勢報告》顯示:
- 從專利申請數量和參與人數,可以看出人工智慧在金融行業的受歡迎程度,明顯超過大資料、區塊鏈和雲端計算技術。
-
中美兩國在全球金融科技專利領域佔據86%,中國在一些政策的推動下,專利數量爆發式增長,甚至超越美國。 -
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帶動了金融機構自主研發新技術的趨勢。在近年內,銀行、保險、證券、資管和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等公司均在部署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
智慧信貸和智慧理賠,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應用場景,專利申請數量也是行業最高。 -
供應鏈金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受到了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網際網路巨頭的關注和青睞。 -
一些金融科技獨角獸估值與專利申請數量存在很大差異,其技術研發能力相對較弱。
為什麼選擇專利?
- 預測競爭對手的戰略:通過專利可以瞭解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他們正在開發的產品和服務。
-
跟蹤新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比較新技術的申請數量和參與者,可以評估新技術的市場吸引力。 -
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可以快速識別行業內的頂尖企業和熱門技術,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 -
瞭解國際競爭格局:可以快速瞭解各國技術發展現狀和技術優勢,洞察國際發展趨勢和戰略部署。
來自:零壹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