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inux常見命令

IT行业人员ZZ發表於2024-06-16

常用的作業系統有哪些:
【1】Windows作業系統:》不同的版本: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10
【2】Linux作業系統:
》不同的版本:centos6.5,red hat紅帽,Ubuntu烏班圖
centos用的比較多,但版本比較老,伺服器首選,核心比較穩定
Ubuntu用的也比較多,版本比較新
【3】Unix作業系統
【4】Mac os蘋果作業系統

【一】認識Linux系統
Linux系統1991年開發,是一個免費,開源,基於Poisx和Unix的多使用者,多工,支援多執行緒和多CPU的作業系統。需要裝一個映象檔案然後和一個虛擬機器就可以使用了
Linux系統:在專案組用來當作伺服器使用》每個人使用系統的許可權不一樣
【1】免費:使用這個系統不要錢
【2】開源:開放系統原始碼,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來修改完善這個作業系統
》開源安全性較低會有很多人攻擊它,當然有人攻擊就有人維護
【3】多使用者:系統支援不同的使用者同時作業系統(一個使用者在登陸操作,另一個使用者也可以進行登入且二者不會掉線)進行登入不同使用者對系統上的檔案有不同的操作許可權,使用者之間互不影響。
【4】多工:Linux同時執行多個任務,在未執行完一個任務時執行另一個任務
【5】多執行緒:系統支援多個執行緒同時工作。
【6】多cpu:系統支援使用多個cpu

【二】我們為什麼要學習Linux系統
【1】學完之後可以基於Linux搭建測試環境
==》可以用來作為伺服器系統使用,用於部署系統,企業開發的系統都會部署在Linux系統上,系統核心穩定
【2】面試非常有競爭力,企業很多招聘複合型人才

【三】VMWare(Linux系統同VM來執行)
【1】VM簡稱叫做虛擬機器,可以在Windows電腦上面裝VM,然後在VM裡面同時執行多個Linux系統,或者還可以在VM裡面執行Windows系統或Mac os系統》安裝虛擬機器需要配合ios映象檔案
【2】虛擬機器
》快照》拍攝快照(作用就是把centos當前的狀態記錄下來)
》如果在操作過程中不小心刪除了一些系統檔案》點選虛擬機器
》快照》恢復××快照
虛擬機器
》快照》快照管理器》可以雙擊選擇要恢復的快照
【3】
(1)建立完成後桌面有三個標識》computer》×× home》trash垃圾桶
(2)桌面右鍵點選
》open in terminal(開啟一個linux的命令列介面)然後輸入執行命令
(3)安裝完成後username輸入root超級管理員使用者,密碼預設123456》左下角標有switch username可以切換使用者
(4)crtl + alt切換虛擬機器介面滑鼠和電腦介面滑鼠
(5)在命令介面可以右鍵點選copy複製
(6)Tab鍵可以自動補齊命令
(7)在本機電腦中可以用Windows+R調出命令提示器,輸入cmd,然後輸入ipconfig檢視IP地址
【4】Linux執行命令以及命令中所表示的意思:
[duoceshi@localhost desktop]$su root
password:
[root@localhost desktop]#
[root@localhost desktop]#pwd
/home/duoceshi/desktop
[root@localhost desktop]#cd /
(1)$表示普通使用者(最前面的duoceshi就是普通使用者)
》#表示超級使用者(最前面的root就是超級使用者)
(2)su root ==》切換超級管理員使用者(許可權多)
su就是switch user表示切換
root表示超級管理員使用者(需要輸入密碼,所以下面出現了password介面)
(3)password:輸入密碼是不會顯示的
(4)pwd ==》顯示當前所在的路徑
(5)cd 進入命令
cd / ==》進入根目錄(根目錄是前面沒有任何東西的)
cd ./home ==》進入到當前目錄下的home目錄
cd root = cd ~ ==》進入到root目錄
cd .. ==》返回到上一級目錄
cd .. / .. ==》返回上兩級目錄
(6)檢視目錄以及檔案命令
ll = 'ls -l' ==》檢視當前目錄下面所有的目錄以及檔案(非常的詳細和具體)
ls ==》只檢視當前目錄下面的所有目錄的名稱(不顯示隱藏檔案)
ls -a 》只檢視當前目錄下面的所有目錄的名稱(顯示隱藏檔案》隱藏檔案格式 .autofsck)
ls -rtl ==》透過建立時間的順序進行檢視和 ll 類似的目錄
(7)透過 ll 檢視之後,最前面顯示為 d 的就代表是目錄 dir(資料夾)
dr - xr - x ---. 2 root root 4096 Sep 7 05:41 root
(8)常用目錄
home目錄:普通使用者家目錄
root目錄:超級管理員使用者的家目錄
==》cd root = cd ~ ==》表示的都是進入到root目錄
==》[root@localhost ~ ] 》~表示宿主目錄,就是root目錄的家目錄
usr / local目錄:使用者自行安裝的軟體存放路徑
etc目錄:配置檔案存放路徑
var目錄:存放經常變化的檔案
(9)ifconfig 》檢視當前Linux伺服器的ip地址
(10)ping www.baidu.com
》檢視網路是否通常可用
》按ctrl + c 鍵結束
(11)alias ==》檢視命令的別名
alias cp = ' cp -i '
alias ll = ' ls -l '
alias mv = ' mv -i '
alias rm = ' rm -i '
(12)建立目錄(資料夾)或者檔案
mkdir dcs ==》新建立一個dcs目錄(資料夾)
dr - xr - x - - -. 2 root root 4096 Sep 7 05:41 dcs
mkdir a b c ==》同時建立 a b c 三個平級目錄
mkdir -p a / b / c ==》 建立 a b c 遞迴層級目錄也叫連級目錄(a目錄中有b目錄,b目錄中有c目錄)
touch aa.txt ==》新建立一個空的aa.txt檔案

  • rw - r - - . 1 dcs dcs 0 7 07:41 aa.txt
    vim aa.txt ==》vim命令建立檔案如果不進入編輯模式輸入內容然後直接退出的話,是不會建立空檔案的。只有編輯內容之後才會建立新的檔案。
    (13)編輯檔案vim
    vim aa.txt ==》編輯aa.txt檔案
    步驟:
    1)在空白的介面輸入一個小寫的 i ,如果左下角顯示 insert 就表示進入了編輯模式,可以自行輸入內容
    2)寫入內容之後按住 ctrl + c 儲存 (千萬不要按 ctrl + s) ,左下角 insert 就消失了
    3)按住 caps lock (切換大小寫的鍵)+ ZZ 就可以儲存並且退出當前的檔案
    (14)檢視檔案內容cat ,less ,more
    cat aa.txt 》檢視aa.txt檔案中的全部內容,並且列印輸出在Linux的命令列裡面
    cat aa.txt | grep duoceshi
    》檢視aa.txt檔案中帶有duoceshi關鍵字的內容( | ==》管道符:管道符左邊的輸出等於管道符右邊的輸入,grep ==》關鍵字搜尋,grep,sed,awk是Linux中檔案操作的三劍客)
    less aa.txt ==》針對內容多的檔案只顯示一部分內容,支援上下左右翻頁檢視,ctrl + z 退出
    more aa.txt ==》針對內容非常多的檔案,以百分比的方式顯示檔案的內容,enter鍵向下翻頁增加百分比,到100%自動退出
    (15)刪除命令rm(輸入y表示yse確認刪除,輸入n表示no不刪除)
    rm aa.txt ==》刪除aa.txt檔案
    rm -r a ==》刪除a目錄 ==》可以刪除平級目錄或者連級目錄a / b / c
    rm -rf + 檔名或目錄名 》強制刪除目錄或檔案,不會詢問yes或no(注意:一定不能在根目錄下執行此操作)
    rm -rf * 》強制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以及目錄,不會詢問yes或no(注意:一定不能在根目錄下執行此操作)
    (16)複製命令cp
    》複製檔案 cp -r
    》複製目錄
    cp aa.txt bb.txt ==》把aa.txt檔案中的內容複製到一個新檔案,給這個新檔案取名為bb.txt
    cp aa.txt a/ ==》把aa.txt檔案放到 a 目錄下面去,不改變aa.txt這個檔名
    cp aa.txt a/ bb.txt ==》把aa.txt檔案放到 a 目錄下面去,改變aa.txt這個檔名為bb.txt

cp -r a b ==》複製 a 目錄貼上成為新的 b 目錄
cp -r a b/c ==》把 a 目錄複製貼上到 b 目錄下面,並且重新取名字為c目錄
(17)移動命令mv
mv aa.txt a ==》在同一個目錄中把 aa.txt 這個檔案移動到 a
這個目錄裡面去
mv aa.txt / dcs / b / ==》把 aa.txt 這個檔案移動到根目錄下面的 dcs 目錄下面的 b 目錄裡面
mv a b ==》在同一個目錄中把 a 目錄移動到 b 目錄當中(當一個目錄下既有 a 又有 b 的時候mv就是執行移動命令)
mv a b ==》把 a 目錄重新命名為 b 目錄
(當一個目錄下只有 a 的時候mv就是執行重新命名命令)

【四】Xshell(Xshell的使用需要連線虛擬機器VM的埠)
Xshell連線工具:可以連線centos,Linux伺服器,連線上之後可以透過Xshell直接操作Linux伺服器。(連線的格式:ssh + Linux的IP地址)
【1】在虛擬機器VM中輸入ifconfig,複製(右鍵copy)埠號192.168.112.129
【2】開啟Xshell,輸入 ssh 192.168.112.129(可以右鍵貼上)==》輸入登陸使用者名稱:root ,密碼:123456
【3】操作命令的擴充知識
(1)cat的其他用法

為1個重定向符號
cat aa.txt > bb.txt
==》當目標檔案不存在的時候會新建一個檔案並且把aa.txt檔案裡面的內容複製給到bb.txt
==》當目標檔案存在的時候,會直接把bb.txt裡面的檔案內容直接進行覆蓋

為2個重定向符號
cat aa.txt > > bb.txt
==》當目標檔案不存在的時候會新建一個檔案並且把aa.txt檔案裡面的內容複製給到bb.txt
==》當目標檔案存在的時候,會把aa.txt的內容追加到bb.txt檔案裡面
(2)其他檢視命令cat,head,tail
cat /etc/passwd ==》檢視Linux系統中有哪些使用者

cat aa.txt 》檢視aa.txt檔案中的全部內容
cat aa.txt | grep duoceshi
》檢視aa.txt檔案中帶有duoceshi關鍵字的內容( | ==》管道符:管道符左邊的輸出等於管道符右邊的輸入,grep ==》關鍵字搜尋,grep,sed,awk是Linux中檔案操作的三劍客)
cat bb.txt | grep ”dcs“ ==》檢視bb.txt檔案中帶有dcs的內容

cat aa.txt | head -n 10==》檢視檔案的前10行內容
head aa.txt ==》預設檢視檔案的前10行內容
head -n 5 aa.txt ==》檢視檔案的前5行內容(n就是引數number的意思)
tail aa.txt ==》預設檢視檔案的後10行內容
tail -n 5 aa.txt ==》檢視檔案的後5行內容
tail -n +5 aa.txt ==》檢視檔案從第5行開始到最後一行的內容

cat,head,tail,以及 | 管道符的混合用法檢視命令
檢視檔案5-10行的內容的不同寫法:假設aa.txt一共30行內容
√cat aa.txt | head -n 10 | tail -n +5 ==》檢視檔案5 - 10行的內容(head -n 10取先檔案前10行也就是1-10行,tail -n +5取檔案第5行到最後一行,前面已經固定了從1-10行開始取,二者用管道符連線也就是取檔案的5-10行)
cat aa.txt | head -n 10 | tail -n 6 ==》檢視檔案5 - 10行的內容(head -n 10表示先取前面10行,6表示第5行是10行中的倒數第6)
cat aa.txt | tail -n +5 | head -n 6 ==》檢視檔案5 - 10行的內容(tail -n +5表示先取檔案的5-最後一行,5-10行一共是前6行)
cat aa.txt | tail -n 26 | head -n 6 ==》檢視檔案5 - 10行的內容(tail -n 26表示先取檔案的後26行內容,也就是從第5行開始到最後一行,5-10行一共是前6行)
(3)find命令(可以直接查詢檔案或者目錄,也可以查詢型別為檔案或者目錄的—>檔案或目錄)
find / - name aa.txt ==》查詢根目錄下名稱為aa.txt的檔案
find / - name aa ==》查詢根目錄下名稱為aa的目錄
find . - type f ==》查詢當前目錄下型別為 file 的檔案( f = file = 檔案 )
find . - type d ==》查詢當前目錄下型別為 directory 的目錄( d = directory = 目錄 )

find / dcs / - name aa.tx? ==》查詢特定路徑dcs目錄下面名稱為aa.tx?的檔案(?問號代表只能匹配一個字元,匹配0次或1次)
find / dcs / - name .txt ==》查詢特定路徑dcs目錄下面名稱為.txt 的檔案( * 表示萬用字元,匹配0次或多次)

【4】Linux中的使用者許可權命令
(1)檔案操作的三劍客:grep,sed,awk
使用者命令許可權的三劍客:chmod,chown,chgrp
chmod:change mode 改變使用者許可權(改變模式)
chown:change owner 改變屬主
chgrp :change group 改變屬組
(2)
dr - xr - x - - -. 2 root root 4096 Sep 7 05:41 dcs

  • rw - r - -r - - . 1 dcs dcs 0 Sep 8 07:41 aa.txt
    ==》 dcs aa.txt 目錄名稱 檔名稱
    ==》05:41 07:41 建立時間
    ==》Sep 7 Sep 8 建立日期,幾月幾號
    ==》4096 0 佔用位元組記憶體大小
    ==》第二個root dcs 是和root dcs 其他組的使用者
    ==》第一個root dcs 是建立者
    ==》- rw - r - -r - - .
    最前面的 - 代表檔案(如果是 d 則表示目錄)
    緊接著的rw - 代表屬主(使用者主)的許可權(有讀和寫的許可權,-表示沒有許可權),用英文 u 表示
    中間的 r - - 代表的是屬組(使用者組)的許可權(有讀的許可權,-表示沒有許可權) , 用英文 g 表示
    最後面的三位 r - - 代表的是其他人的許可權(有讀的許可權,-表示沒有許可權) ,用英文 o 表示

  • rw - r - -r - - . 2 root root 4096 Sep 7 05:41 aa.txt
    這句話的解釋是:
    1)檔案的建立者root對aa.txt這個檔案只有讀和寫的許可權,沒有執行的許可權
    2)與檔案建立者root同組的成員,只有讀的許可權,沒有寫和執行的許可權
    3)既不是檔案建立者者,也不是檔案建立者同組的成員,只有讀的許可權,沒有寫和執行的許可權
    root使用者是具有所有許可權的, - 正常來說代表的沒有許可權,但是 - 沒有許可權對root使用者是不生效的,許可權限制只針對於普通使用者。
    (3)在Linux裡面許可權是分為:
    r read 讀許可權,用數字4表示
    w write 寫許可權,用數字2表示
    x execute 執行許可權,用數字1表示
    r w x 相加起來所有許可權為7
    1)read 讀的許可權對應的Linux命令有哪些:cat less more head tail
    2)write 寫的許可權對應的Linux命令有哪些:vim vi
    3)execute 執行許可權對應的Linux命令有哪些:透過sh xx.sh ./xx.sh bath xx.sh啟動或者執行shell指令碼
    xx.sh 以.sh結尾的是shell指令碼 ==》透過shell程式語言編寫的
    (4)chmod:change mode 改變使用者許可權(改變模式)
    1)檔案
    chmod 777 aa.txt ==》讓所有使用者(建立者,建立者同組成員,其他人)都對aa.txt這個檔案都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
    chmod 417 aa.txt ==》讓建立者對aa.txt這個檔案只有讀的許可權,建立者同組成員對aa.txt這個檔案只有執行的許可權,其他人對aa.txt這個檔案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
    chmod u+w aa.txt ==》讓建立者(屬主)對aa.txt這個檔案有寫的許可權
    chmod g+r aa.txt ==》讓建立者同組(屬組)對aa.txt這個檔案有讀的許可權
    chmod o-x aa.txt ==》減掉其他使用者對aa.txt這個檔案的執行許可權
    2)目錄
    chmod - R 777 aa ==》讓所有使用者(建立者,建立者同組成員,其他人)都對 aa 這個目錄(包括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檔案都修改許可權)都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 ==》R 表示遞迴
    (5)chown:change owner 改變屬主(可以加 - R 遞迴修改目錄下所有子目錄的屬主)
    chown duoceshi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的建立者(屬主)改為duoceshi
    chown duoceshi:duoceshi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的屬主和屬組都改為duoceshi
    chown root:root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的屬主和屬組都改為root
    (6)chgrp :change group 改變屬組
    chgrp duoceshi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的建立者同組成員(屬組)改為duoceshi
    (7)檢視使用者,新增使用者,給新新增的使用者設定密碼,刪除使用者
    1)cat /etc/passwd
    ==》檢視根目錄下面的etc目錄下面的passwd這個檔案
    ==》passwd是個系統檔案,用來檢視Linux系統中有哪些使用者
    ==》passwd系統檔案中,數字0代表超級管理員使用者,1-499代表系統的使用者並且不能用這些系統使用者進行登入,500及以上代表自己建立的普通使用者
    2)useradd = adduser 新增使用者
    useradd duoceshi ==》新增duoceshi這個使用者(新增的使用者可以在/ etc / passwd檔案中檢視)
    3)passwd duoceshi ==》給duoceshi這個使用者設定密碼(輸入密碼時不顯示)
    4)userdel -r duoceshi ==》刪除duoceshi這個使用者(刪除時加-r引數能夠將使用者刪除乾淨)
    userdel:user duoceshi is currently logged in ==》顯示當前使用者是登入的狀態
    userdel -r -f duoceshi ==》強制刪除duoceshi這個線上登入使用者
    (8)檢視使用者所在組???需要弄明白的知識點
    1)cat / etc / group
    ==》檢視根目錄下面的etc目錄下面的group這個檔案
    ==》group是個系統檔案,用來檢視Linux系統中有哪些組
    2)useradd dcs ==》新增dcs這個使用者(dcs使用者新增成功後預設在dcs自己的組裡面)
    groups dcs ==》檢視dcs使用者所在的組 dcs:dcs(—>前使用者後組)
    useradd dcs - g dcs1 ==》新增dcs這個使用者到指定的dcs1組裡面去(不會建立dcs這個組)
    groups dcs1 ==》dcs1:dcs2(—>前使用者後組)檢視dcs1使用者在dcs2這個組裡面(dcs1使用者新增成功後指定在dcs2這個組)
    groupadd dcs3 ==》建立一個dcs3空組,組裡面沒有使用者

  1. gpasswd -a dcs1 dcs3 ==》把dcs1這個使用者放到dcs3這個空組裡面去(-a就是add新增的意思)
    4)gpasswd -d dcs2 dcs3 ==》把dcs2這個使用者從dcs3這個組中移除

【5】Linux中的打包命令
打包的意思是如果在windows系統中打包檔案,可以進行壓縮
Linux系統中可以對目錄或者檔案打包成 tar 包或者tar.gz包或者zip包(gzip包只能對檔案進行打包,不能對目錄進行打包)
(1)tar包:可以對檔案和目錄進行操作
1)對檔案進行打包:
tar -cvf aa.tar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打包成aa.tar檔案包
如何解壓aa.tar檔案包?需要先刪除原檔案aa.txt
rm -rf aa.txt ==》刪除aa.txt這個檔案
tar -xvf aa.tar ==》解壓aa.tar這個檔案包變成aa.txt檔案
2)對目錄進行打包
tar -cvf bb.tar bb ==》將bb這個目錄打包成bb.tar目錄包
如何解壓bb.tar目錄包?需要先刪除原目錄bb
rm -rf bb ==》刪除bb這個目錄
tar -xvf bb.tar ==》解壓bb.tar這個目錄包變成bb目錄
(2)tar.gz包:可以對檔案和目錄進行操作
1)對檔案進行打包:
tar -zcvf aa.tar.gz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打包成aa.tar.gz檔案包
如何解壓aa.tar.gz檔案包?需要先刪除原檔案aa.txt
rm -rf aa.txt ==》刪除aa.txt這個檔案
tar -zxvf aa.tar.gz ==》解壓aa.tar.gz這個檔案包變成aa.txt檔案
2)對目錄進行打包:
tar -zcvf bb.tar.gz bb ==》將bb這個目錄打包成bb.tar.gz檔案包
如何解壓bb.tar.gz目錄包?需要先刪除原目錄bb
rm -rf bb ==》刪除bb這個目錄
tar -zxvf bb.tar.gz ==》解壓bb.tar.gz這個目錄包變成bb目錄
(3)zip包:可以對檔案和目錄進行操作
1)對檔案進行打包:
zip aa.zip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打包成aa.zip檔案包
如何解壓aa.zip檔案包?需要先刪除原檔案aa.txt
rm -rf aa.txt ==》刪除aa.txt這個檔案
unzip aa.zip ==》解壓aa.zip這個檔案包變成aa.txt檔案
2)對目錄進行打包:
用zip打包目錄時,必須加一個 -r ,不然目錄裡面的內容就全部丟失掉。
zip - r bb.zip bb ==》將bb這個目錄打包成bb.zip目錄包
如何解壓bb.zip目錄包?需要先刪除原目錄bb
rm -rf bb ==》刪除bb這個目錄
unzip bb.zip ==》解壓bb.zip這個目錄包變成bb目錄
(4).gz包:只能對檔案進行操作
gzip aa.txt ==》將aa.txt這個檔案打包成aa.txt.gz檔案包(打包過程中原檔案消失,不用特意刪除)
gunzip aa.txt.gz ==》解壓aa.txt.gz這個檔案包成aa.txt檔案

【6】Linux中的線上下載安裝yum命令(rz,sz只能在Xshell中使用,不能在虛擬機器中使用)
Linux系統中線上下載會自動安裝
而Windows系統中線上下載之後需要選擇路徑自行安裝
(1)yum install lrzsz ==》安裝下載一個lrzsz工具
is this ok [y/n]: ==》輸入y
直到出現complete就表示下載完成
(2)安裝完成後就可以使用 rz 和 sz 兩個工具
1)rz +確定鍵:將Windows系統本地的資料上傳到Linux系統中
2)sz +檔名+確定鍵:將Linux系統中的資料傳輸到Windows系統本地
3)rz和sz命令一般適用於0-500M以內的檔案傳輸

【五】Xftp(用於連線Linux系統和Windows系統,可用於實現互相傳輸資料檔案)
rz和sz命令一般適用於0-500M以內的資料傳輸
xftp傳輸大一點記憶體的資料,適用於500M以上的檔案進行傳輸,傳輸速度比rz,sz快很多
【1】安裝完成後可以直接在Xshell中啟動xftp工具,綠色標誌按鈕,左右拖動檔案即可實現互相傳輸
==》如果xftp沒有連線上xshell,需要實現的操作步驟
(1)在xshell中輸入ifconfig檢視並複製ip地址
(2)開啟xftp,左上角新建,在主機框中輸入ip地址,協議選sftp,埠號預設為22,使用者名稱輸入root,密碼123456,點選確定,然後點選連線
【2】xftp中兩個介面各自的右上角都有返回上一級目錄標識和重新整理標識

【六】不常用命令
【1】安裝rpm包安裝命令
(1)rpm - ivh jdk-8u121-linux-i586.rpm ==》安裝jdk-8u121-linux-i586.rpm本地檔案包
(2)安裝完成後輸入 java - version ==》檢視java version的版本‘1,8,0_121’
【2】scp遠端複製命令
適用於兩臺Linux伺服器之間進行檔案的傳輸
(1)在虛擬機器中,下面一欄很小的標誌,點選第四個按鈕設定,開啟之後有橋接模式
(2)從伺服器1傳輸檔案到伺服器2
scp + 伺服器1本地檔名稱 + 使用者@伺服器2 ip地址:/儲存的路徑
scp /head_tail.txt root@192.168.112.129:/dcs/ ==》把伺服器1根目錄下的head_tail.txt檔案傳輸到伺服器2根目錄下的dcs目錄下面去 ==》輸入yes,和密碼
(3)從伺服器1中操作拿伺服器2中的檔案
scp + 使用者@伺服器2 ip地址:/儲存的路徑/要拿的檔案 + 伺服器1要儲存的路徑
scp root@192.168.112.129:/dcs/head_tail.txt / ==》從伺服器2中的根目錄下的dcs目錄下拿檔案放在伺服器1的根目錄下面
【3】其他命令
(1)df ==》檢視磁碟使用情況
df - h ==》帶單位顯示磁碟使用情況
(2)top ==》持續檢視cpu使用情況(會顯示有多少天,幾個使用者在後臺)PID:process ID:程序的ID號
top -d +秒 ==》設定間隔時間檢視資源使用情況
在Windows電腦中:按住 crtl + alt + delete 鍵點選工作管理員可以檢視Windows的cpu和執行記憶體等等。
做效能測試會使用到top命令,檢視Linux伺服器的效能指標
按住 ctrl + c 會結束top命令的執行
(3) free ==》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free -m ==》以兆的單位顯示記憶體使用情況
(4)ps ==》檢視程序的命令
ps aus ==》檢視所有使用者的程序
ps -ef | grep + 程序服務名稱 ==》檢視某個服務的程序
1)把 apache.tar.gz檔案透過rz命令傳入到Linux伺服器中
2)tar -zxvf apache.tar.gz ==》解壓apache.tar.gz包
3)sh startup.sh ==》 啟動tomcat這個java應用伺服器
netstat -ntlp ==》檢視哪些程序是正在執行當中
4)cd apache/bin 》進入到apache目錄下的bin目錄
5)ps -ef | grep + tomcat 》檢視tomcat這個java應用伺服器的程序(關閉用kill)
6)kill + 程序號(14677)
》結束程序
kill -9 + 程序號(14677)
》強制結束程序
(5)埠號:一個應用程式在電腦裡面佔用一個埠
lsof - i:8080 ==》檢視佔用8080埠的服務(有14022程序)
kill 14022 ==》結束14022程序(此時xshell和虛擬機器斷開連線,需要ssh + ip地址重新連線)
(6)who ==》檢視線上登入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登入伺服器後,都可以使用這個命令檢視,以及顯示登入使用者的ip地址)
whoami ==》檢視當前操作使用者
hostname ==》檢視主機名稱
(7)getconf LONG_BIT ==》檢視核心資訊(顯示32或64,64位更好一點)
Windows系統進入此電腦,右鍵屬性檢視
(8) du - sh ==》檢視當前目錄佔用的記憶體大小
du - sh aa.txt ==》檢視aa.txt這個檔案佔用的記憶體大小
(9)reboot ==》重啟Linux系統
shutdown now ==》關機
init 0 ==》關機
(10)為什麼要重啟網路卡?
1.輸入ifconfig命令的時候,如果發生沒有IP地址的情況下,就需要重啟網路卡
2.輸入ifconfig發現IP沒有變,但是其實是發生改變了,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重啟網路卡
3.如果還是沒有發現IP地址,按住Windows鍵 + r 進入到命令提示符輸入service.msc ==》進入服務輸入v找到5個VM開頭的點選左側的重新啟動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啟網路卡
(11)alias if = ‘ifconfig’ ==》給if取別名為ifconfig
unalias if ==》取消if的別名(crtl + c 結束程序)
nl aa.txt ==》以帶行號的形式 顯示aa.txt檔案中的內容
(12)建立連結檔案
1)硬連結 -d:只針對檔案,不能對目錄進行備份
ln -d aa.txt bb.txt ==》將aa.txt檔案進行備份並取名為bb.txt
2)軟連線 -s:相當於建立桌面快捷方式為了快速訪問(只能接絕對路徑從根目錄出發,可以針對檔案或者目錄建立)
ln -s /dcs/aa.txt /cc.txt 》將根目錄下的dcs檔案中的aa.txt檔案建立一個快捷方式放在根目錄下,並取別名為cc.txt
軟連線建立好後最開始是以 l 開頭的表示連結檔案(- 是普通檔案,d 是目錄)
(13)vi = vim (ctrl + c 儲存內容
》 ctrl + c ==》從編輯模式切換到命令模式) 退出按caps lock切換大寫鍵
1)命令模式:vim aa.txt
2)編輯模式:(詳細內容參考課件第一個月第三講)
H ==》上(最頂部)
M ==》中
L ==》下
0 ==》跳到一行的行首
shift + $ ==》跳到一行的行尾

編輯模式不小心按住了ctrl + s 就會生成快取檔案,快取檔案怎麼處理?
1.電腦直接卡住了,在IP位址列雙擊兩下,會新開一個或者多個視窗,
2.在新視窗找到剛剛編輯當機的檔案,vim aa.txt
3.按住caps lock + ZZ 退出
4. ls -a 檢視是否有一個以 .swp結尾的快取檔案
5.用rm -rf 進行刪除快取檔案

3)末行模式:ctrl + c是確定編輯內容儲存的意思
shift + :》可以在:末行後面輸入內容wq儲存並退出,w儲存,wq!強制儲存,退出,q!強制退出》確定
shift :/dcs ==》將檔案中的dcs內容設定高亮
shift :noh ==》取消高亮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檢視防火牆狀態
service iptables start ==》開啟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stop ==》關閉防火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