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容災相關概念總結

Ryan_Bai發表於2019-11-13
  • 物理備份:是將實際組成資料庫的作業系統檔案從一處複製到另一處的備份過程,通常是從磁碟到磁帶。物理備份又分為冷備份、熱備份。

  • 邏輯備份:是指使用軟體技術從資料庫中匯出資料並寫入一個輸出檔案,該檔案的格式一般與原資料庫的檔案格式不同,只是原資料庫中資料內容的一個映像。因此,邏輯備份檔案只能用來對資料庫進行邏輯恢復,即資料匯入,而不能按資料庫原來的儲存特徵進行物理恢復。邏輯備份一般用於增量備份,即備份那些在上次備份以後改變的資料。

  • 冷備份:當資料庫可以暫時處於關閉狀態時,我們需要將它在這一穩定時刻的資料相關檔案轉移到安全的區域,當資料庫遭到破壞,再從安全區域將備份的資料庫相關檔案複製回原來的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快捷安全等資料轉移。由於是在資料庫不提供服務的關閉狀態,所以稱為冷備份。

  • 熱備份:當我們需要做一個精度比較高的備份,而且我們的資料庫不可能停掉(少許訪問量)時,這個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歸檔方式下的備份。

  • 容災:是指在相隔較遠的異地,建立兩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統,互相之間可以進行健康狀態監視和功能切換,當一處系統因意外(如火災、地震等)停止工作時,整個應用系統可以切換到另一處,使得該系統功能可以繼續正常工作。

  • 資料級容災:是指透過建立異地容災中心,做資料的遠端備份,在災難發生之後要確保原有的資料不會丟失或者遭到破壞,但在資料級容災這個級別,發生災難時應用是會中斷的。在資料級容災方式下,所建立的異地容災中心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成一個遠端的資料備份中心。資料級容災的恢復時間比較長,但是相比其他容災級別來講它的費用比較低,而且構建實施也相對簡單。

  • 應用級容災:是在資料級容災的基礎之上,在備份站點同樣構建一套相同的應用系統,透過同步或非同步複製技術,這樣可以保證關鍵應用在允許的時間範圍內恢復執行,儘可能減少災難帶來的損失,讓使用者基本感受不到災難的發生,這樣就使系統所提供的服務是完整的、可靠的和安全的。應用級容災生產中心和異地災備中心之間的資料傳輸是採用異類的廣域網傳輸方式;同時應用級容災系統需要透過更多的軟體來實現,可以使多種應用在災難發生時可以進行快速切換,確保業務的連續性。

  • 業務級容災:是全業務的災備,除了必要的IT相關技術,還要求具備全部的基礎設施。其大部分內容是非IT系統(如電話、辦公地點等),當大災難發生後,原有的辦公場所都會受到破壞,除了資料和應用的恢復,更需要一個備份的工作場所能夠正常的開展業務。

  • CDP(continual data protection) 是連續資料保護。

  • 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失效前時間) 定義為隨機變數、出錯時間等的"期望值"。但是,MTTF經常被錯誤地理解為,"能保證的最短的生命週期"。MTTF 的長短,通常與使用週期中的產品有關,其中不包括老化失效。

  • 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平均恢復前時間) 目的是為了清楚界定術語中的時間的概念,MTTR是隨機變數恢復時間得期望值。它包括確認失效發生所必需的時間,以及維護所需要的時間。 MTTR也必須包含獲得配件的時間,維修團隊的響應時間,記錄所有任務的時間,還有將裝置重新投入使用的時間。

  •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失效或維護中所需要的平均時間,包括故障時間以及檢測和維護裝置的時間。對於一個簡單的可維護的元件,MTBF = MTTF + MTTR。因為MTTR通常遠小於MTTF,所以MTBF近似等於MTTF,通常由MTTF替代。MTBF用於可維護性和不可維護的系統。

  •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復原時間目標) 是企業可容許服務中斷的時間長度。比如說災難發生後半天內便需要恢復,RTO值就是十二小時;

  •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復原點目標) 是指當服務恢復後,恢復得來的資料所對應時的間點。

  • 快照(Snapshot) 關於指定資料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複製,該複製包括相應資料在某個時間點(複製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資料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資料的一個複製品。

  • 映象(Mirroring) 是冗餘的一種型別,一個磁碟上的資料在另一個磁碟上存在一個完全相同的副本即為映象。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490526/viewspace-266394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