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naojiti發表於2019-09-05

有時候跟人聊起AI,說到現在AI已經切切實實走進我們生活之中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擺個迷惑的臉打個大大的問號:

“你說人工智慧就在身邊,我咋就感覺不到呢?生活跟原來也沒什麼區別啊。”

一開始,我還會跟人拿手機舉例子,比如說拍照片的時候手機會識別場景然後自動進行濾鏡調整,或者AI識物,乃至於最常見的語音助手Siri啊小愛啊小藝啊之類的,這些都是運用了AI技術的表現。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但聊的次數多了之後,我發現有這種疑問的普通人遠不止一個。他們往往實際上已經在享受著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科技樂趣和方便,但又對此一無所知,認為這不過是技術的一次常規升級而已。

我隱隱覺得,至少對普通人而言,人工智慧在現階段,可能隱藏得太深了。能不能有什麼法子,讓人們在充分使用AI能力的時候,又能直觀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呢?

也許,是時候給AI加個“安慰劑按鈕”了。

什麼是“安慰劑按鈕”?

在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安慰劑效應”,通俗點說,就是醫生給患者加幾種實際上就是澱粉或其他無害也無益成分的“藥片”,然後告訴他這幾種“藥”吃了之後會對病情的緩解有奇效,而一些患者在服用了之後確實出現了症狀緩解的情況,這種情況即是“安慰劑效應”。那幾種無用的“藥片”,就被稱為“安慰劑”。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相信讀者很容易就能夠明白,所謂“安慰劑效應”,其實不過是患者受到某種暗示之後產生的一種心理作用而已。

仿照這個思路,在現實當中,“安慰劑按鈕”被產品經理們廣泛用於各種設計。

比如在歐美國家,電梯中的“關門”按鈕其實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它的存在僅僅是給人們提供一種心理安慰,實際上按了“關門”之後電梯的關門時間並沒有因此而縮短,只是人們感覺縮短了而已。

還有在紅綠燈按鈕的設計上。早些時候,一些歐美國家的人行道綠燈是可以進行手動控制的,如果行人著急過馬路,而此時橫向又沒有來車,便可以提前讓綠燈亮起。但在後來綠燈全部改為由電腦控制,對按鈕進行拆除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於是市政部門乾脆就將其留下,但並沒有告知市民這個按鈕已經“失靈”的事實。到今天,仍然有人著急的時候去按綠燈按鈕——雖然沒用,但作用於電梯關門無異。

而在電子科技產品中,這種“安慰劑按鈕”出現的頻次就更為普遍。比如電腦傳輸檔案的時候顯示的進度條,實際上跟傳輸沒有任何關係;微信掃一掃幫你定位街景實際上利用的是手機定位系統而非真正的街景;APP進入介面的時候常出現幾秒的廣告,而你又可以選擇跳過的時候——請和我一樣每次都會點跳過的朋友舉個手好嗎?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至於跳沒跳過,我們心裡都是有數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從電梯到紅綠燈到電腦軟體乃至手機APP都需要植入“安慰劑按鈕”呢?

可以這麼理解,毫無意義的等待與不能掌控進度是引起人們在處理任務的時候失去耐心、煩躁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讓人們感受到效率的提高,從而降低人們的焦慮程度,“安慰劑按鈕”的設計就顯得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對網際網路電子科技產品而言,設定進度條之類的“安慰劑按鈕”也有一定的遮醜作用。比如說,某件產品它傳輸的速度本來就是很慢,但又不想暴露給使用者這各缺點,於是在進度條上給分裂出一堆的步驟程式:掃描、讀取、分類、傳輸……就是告訴你,我正在積極努力地幹活呢;同時讓使用者清晰地知道進度和過程,也可以減輕焦慮。

這類設計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那麼,對人工智慧而言,是否也能以同樣的方式進行產品設計的複製?

安慰劑按鈕之用:使用者的以及產品的

在解決上一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確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給人工智慧新增安慰劑,並不是因為它太慢,而是因為它太快了。

我們知道,人工智慧事實上是低延遲運算,在算力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其進行任務處理的速度極快,很多工在我們不知不覺的之時就已經處理完畢,這很容易讓普通使用者覺得AI還很遠,甚至於AI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正是這種極快的速度,極大地縮短了處理和成果輸出之間的時間差,從而造成了AI的“疑似隱形”。

第二,為什麼我們需要給AI加一個“安慰劑按鈕”?

最直觀的答案,或許就如本文開頭所言,讓更多的人去感受到AI的存在。

往大了說,作為人類歷史上目前為止最酷炫而實用的技術,AI的出現可能會令世界出現徹底的顛覆。結合著雲端計算、5G等技術,它已經在區域性地改變生活、產業,並且以星火燎原之勢正在產生持續性的影響。這樣革命性的技術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有權利去觸控它的存在,感受它的心跳,讓自己與世界的脈搏產生共振。

往小了說,當我們發現AI就在身邊的時候,或許對這個略顯科幻的現實能感受到一點欣喜和驚喜,生活中或許也會增添很多樂趣吧,比如茶餘飯後的談資,或驚豔於某項AI能力的神奇力量。

另一個答案,則隱藏在產品之中。

以手機APP為例。AI晶片的搭載令手機在做很多AI任務的時候顯得舉重若輕,大批的開發者已經在此基礎上對APP進行了基於AI技術的優化。但是憑什麼讓使用者知道你的APP是優化了的呢?

速度變快?他會認為是常規技術升級;花樣變多?他會認為是開發人員的創意忽現。

總之,一款載入了AI功能的APP,如果讓AI和使用者捉迷藏,那就等於白加了。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因此,通過“安慰劑按鈕”,讓使用者感知到AI存在的魅力和它的功能,然後形成牢固的使用習慣,對APP來說就顯得異常重要了。畢竟,當很多人還在認為AI不過是噱頭的時候,為什麼不真的把這個“噱頭”給體現出來?

通過AI能力的展示,令使用者對產品產生乃至牢固其使用習慣,擴充市場面,亦成為AI“安慰劑按鈕”的功效之一。APP如是,其他亦如是。

花式AI“安慰劑按鈕”現形記

那麼,AI“安慰劑按鈕”設計有哪些方面的可能呢?我們可以略舉幾例。

比如最常見的語音互動。在詢問語音助手某個問題的時候,一旦遇到知識盲區,其往往會很乾癟地回答“我好像沒聽懂”。聽不懂還AI?鄙夷之色估計就畢露了。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那麼,這種回答如果換一種方式,比如對不瞭解的詞進行錄音,然後說“這個詞我不知道,你可以教我嗎?”則能產生更好的互動效果。並且AI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學習,當其掌握了這個詞彙之後,再進行詢問,使用者或許就可以獲得滿意的回答。從“無知”到“有知”的轉變,既體現了AI強大的學習能力,也可以增強人們對AI未來的信心。

又或者經常被呼叫的拍照能力。如今大部分的手機拍照的時候,往往是自動進行場景識別,或者最多在不突出的位置加個場景的類別比如藍天、草地、綠植等,AI能力顯得很弱。如果能在識別場景的時候加一個科幻感的效果,比如飛輪旋轉或者醒目的識別過程,讓使用者感受AI計算的過程,自然也能領AI能力得以展現。

“安慰劑按鈕”:一場不經意間進行的AI普及

再比如在安防方面被廣泛採用的智慧攝像頭。智慧安防之用,不僅僅是在事後進行場景回放,更在於事前的分析、預測和判斷,所謂防患於未然。而現在智慧攝像頭與普通攝像頭在外形上其實並無太大差別,一般人不留心的話其實很難分辨。那麼,如果在智慧攝像頭上幾個一個醒目的AI指示燈,AI之才美外現,對試圖進行犯罪的人而言,也是一種震懾。

畢竟,懲罰一個罪犯雖然理所應當,但阻擋一起犯罪、挽救一場人生、保護一群無辜,顯然功德更大。

當然,AI要讓使用者感知察覺到它的存在,其方法遠不止此,對產品設計者而言,還有很多路要走。給AI裝一個“安慰劑按鈕”,既能增強使用者體驗,又能擴大產品覆蓋,同時也可以看做一場於不經意之間而展開的AI普及。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5605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