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到實施整流程及相關文件模板(附一個案例)

summersolstice發表於2019-07-08

一、前言

  從事IT好幾年工作,經歷C端的設計也深入做了B端的設計,在不斷學習、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設計方法與工作習慣,藉此分享出來以便吸收更多高手的意見與想法。

 

二、設計的業務流程

2.1涉及理論

  整個文章或者分析方法都是基於“使用者體驗的五要素”的框架來分析的,所以有興趣可以直接看那書會更直接的。

  但是這裡要說一點,產品經理應該重點分析戰略層,而不是結構層以下的細節設計。產品核心,產品設計出發點不一樣,產品細節的設計也會跟著不一樣,而產品經理的最大作用是帶領這個產品往一個方向前進,而不是陷入在細節設計裡面。

 

2.2我的設計業務流程

 

三、一個案例的分析

3.1背景描述

  是關於OKR系統的設計,公司有一套線下執行的OKR考核制度,但是沒有線上化。整個專案持續接近3個季度(OKR是一個季度一次,所以校驗有點麻煩。)

  從一開始的設計,到V2.0的簡化,到V3.0的產品化設計(小版本就不寫了,這裡寫的是產品形態發生比較重大改變的版本)。前兩個版本由於是公司內部系統,也適合展現在這裡,所以這裡只展現V3.0我個人對OKR這個系統的設計想法,並從這個案例裡面講解下怎麼分析設計。

  備註:3.0的設計,其實很多是借鑑worktile的設計(這裡不是廣告,而是競品沒多少,它的設計,相對好點),有興趣可以直接使用那系統。

 

3.2初步分析

1、分析內容截圖

 

2、使用文件:腦圖、excel

3、分析內容

  A、OKR相關知識與競品:這個是設計這個產品的理論基礎,如果連基本的理論都不知道,就很難設計出準確的產品。

  B、干係人:主要明確誰可以提供什麼幫助,有問題可以找誰。不過這個是專案管理的範圍,簡單看看就好。

  C、產品分析:

    C1、產品原始核心:核心解決什麼問題?一開始不用在乎太多,越純粹越有價值。後面再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調整“目標產品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C2、理想的業務流程:最理想情況下設計的業務流程,因為每家公司的業務流程絕對是有差異,這些差異必然有好有不好,但是通用、客觀的流程都是通用的,總不可能ERP系統不是解決貨物流轉業務?

    C3、競品分析:偏重產品設計核心理念、優勢、缺點這些即可。

  D、設計疑問:如果已經有收集好的原始線下資料,就可以根據理論與現實或者原始調研資料,分析該流程合理與不合理,並整理出設計疑問以便業務調研或者以後追查記錄用。

4、注意點:

  A、只做收集資料與積累原始知識就好,不要做判斷。

       B、這階段主要是判斷做不做,投入產出。雖然大部分內部系統,這個決定權都不在自己身上,但是可以通過資料收集,產品初步建模,判斷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3.2業務調研-明確角色

1、分析內容截圖:

  A、設計的業務流程

  B、抽象後的業務流程

  C、抽象後的角色用例

 

2、使用文件:流程圖、角色用例(VISIO)

3、分析內容:

  A、原始業務流程:原始的業務流程必須要忠實記錄原始記錄,很多人習慣在記錄原始記錄的時候,增加自己的優化、想法,結果扭曲了現實。以後別人看那些文件的時候,沒法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需要重新調研。

  B、抽象後的業務流程:根據UML建模方法抽象出通用的業務流程。

  C、抽象後的角色用例:其實這階段,更加關鍵是明確最主要的角色用例,細節可以不用那麼仔細分析,在頁面設計的時候再去詳細分析頁面的角色用例,會好點。

 

3.3架構/框架設計

1、分析內容截圖:

  A、功能框架

  B、頁面框架

2、使用文件:功能框架(VISIO)、頁面框架(AXURE)

3、分析內容:

  A、功能框架:這個沒什麼好寫的,跟網上這個的作用一樣,主要是比較巨集觀點看清楚整個架構而已。

  B、頁面框架:這裡有個個人習慣,我會將頁面框架跟功能框架比較統一的建立起來,這樣後人或者自己看到這個原型,就可以根據實際頁面找到對應的原型、細節,省事很多。(其實原型頁面還有一個命名規範,不過很久沒弄,就算了。)

 

3.4頁面細節-需求文件

1、介面截圖

  A、原型設計

  B、需求文件

2、使用文件:AXURE、word

3、細節點:

       A、每個頁面都建立專屬的“頁面目的”、“參與角色”,然後用VISIO畫出這個頁面的專屬角色用例。因為這樣,可以讓你的設計更加專注,頁面的目的清晰,核心業務流程清晰,同時也可以分析角色在這個頁面裡面的所有需求是什麼。

       B、需求說明書其實就是將之前的整合在一起,這裡網上找個模板就好,關鍵是要寫清楚邏輯細節。

       C、原型設計:建議遵守一定的互動設計原則,我是為了方便隨便畫了下而已。

 

3.5開發實施

  1、版本及功能明細

  可以用來讓開發評估工作量,然後整體去看。不過後來這種表很少用了,原因是維護不方便,而且從0到1的時候,挺好用。但是1到N的時候就不方便了,改用專案管理工具,按 “需求”或者“任務”來評估就好。

 

  2、里程碑計劃

  這個可以明確這個功能、這個範圍該由哪位負責,如果團隊比較大的時候,這個非常有用,團隊協同起來會比較方便,想知道這個誰負責,看文件找對應人就好了。

  專案過程的管理,現在基本都用工具,所以如果系統工具玩得好的時候,後面我也少用這些文件了。

 

3.6試執行

  1、需求收集表

  這個表非常重要,建立這個產品的需求池,有了需求池以後的迭代開發才方便。如果用工具去記錄不是說不行,但是有一些分析很難在上面記錄。

  而且我的表是優化過的,適用我自己。因為我關注“原始需求描述”、我的“簡要分析”、滿足情況這三點,其他的對於我來說沒什麼作用,我都刪除了。

 

  2、問題收集表

  這個表如果沒有系統的話,還是有一定價值,用專案管理系統會更簡單。不過關鍵是,從這些問題裡面,發現新的需求,或者對這些的分析,這些就只能在自己的文件裡面記錄了。

 

四、設計中涉及的檔案模板

  最後說一個個人的小習慣:每次開新的專案、產品線,我都會複製一套這樣的模板。這樣可以方便自己快速分析,不用每次重新建文件,改名字,配置好文件裡面的格式,這個也是這篇文章出來的根源。

 

 

五、結尾與反思

  寫完這文章之後發現,其實這方法更加偏重企業內部或者B端的產品,針對C端或者市場類產品,需要對市場的分析或者初始階段的分析比較重要。不過一般很少人有機會做那些C端市場分析,大多是接受到一個需求,然後設計一個需求。

  同樣,雖然看上去是整個大功能的需求設計,但是其實細節需求也一樣,每一個明確需求如“放寬輸入限制”這種明確需求,也是需要分析提這個需求的人所處的角色、他的場景、他的目的,最終才是決定方案,其實分析的流程也是從戰略到細節,只是中間省略了部分環節而已。

5.1這套方法的優點

       A、比較系統、框架去設計一個產品,相對會專業、完整一些。

       B、關注產品的核心並且進行深入分析、記錄,這點比較少人會去做,初級的產品大多是直接畫圖,很少會去分析產品核心並記錄下來。

5.2這套方法的不足

       A、偏重產品設計,相對運營、冷啟動等方面的產品工作比較少涉及。

       B、缺少整個產品的進度判斷,roadmap,產品資料,運營情況的記錄與分析。

       C、缺少整個產品模式,生態,或者巨集觀、整體的設計,偏重個體功能塊。

 

 

       以上是我個人對產品設計的一些見解,純屬個人看法,如有更好的歡迎下面評論一起討論,研究下。

 

  最後想做個測試檢查自己寫的文章“淨推薦值”(NPS)有多少,想期望看完此文章的讀者麻煩私聊(記得帶上文章標題)或者評論回覆:

  問題是:願意推薦程度從0(最低)-10(最高)分之間打分,這篇文章你是否願意將這篇文章推薦給你的朋友或同事?

  需要回復:願意推薦程度多少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