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孙锺鸣發表於2024-06-19

一、實驗目的:

1.瞭解vlan的工作原理;

2.學習基於埠劃分vlan的方法;

3.瞭解跨交換機的相同vlan之間的通訊;

4.進一步學習交換機埠的配置命令。

二、實驗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虛擬區域網,是一種透過將區域網內的裝置邏輯地而不是物理地劃分成一個個網段從而實現虛擬工作組的新興技術。

VLAN技術允許網路管理者將一個物理的LAN邏輯地劃分成不同的廣播域(或稱虛擬LAN,即VLAN),每一個VLAN都包含一組有著相同需求的計算機工作站,與物理上形成的LAN有著相同的屬性。但由於它是邏輯地而不是物理地劃分,所以同一個VLAN內的各個工作站無須被放置在同一個物理空間裡,即這些工作站不一定屬於同一個物理LAN網段。一個VLAN內部的廣播和單播流量都不會轉發到其他VLAN中,從而有助於控制流量、減少裝置投資、簡化網路管理、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VLAN是為解決乙太網的廣播問題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種協議,它在乙太網幀的基礎上增加了VLAN頭,用VLAN ID把使用者劃分為更小的工作組,限制不同工作組間的使用者二層互訪,每個工作組就是一個虛擬區域網。虛擬區域網的好處是可以限制廣播範圍,並能夠形成虛擬工作組,動態管理網路

三、實驗裝置:

Packet Tracer

四、實驗拓撲圖(拓撲圖上要標明所用交換機型號、所用交換機的埠號以及各主機配置的IP地址

1.同一個交換機上的vlan劃分:將四臺計算機連線到一臺交換機上,將其中兩臺計算機劃分到一個vlan中,另兩臺計算機劃分到另一個vlan中,驗證同vlan中的計算機和不同vlan中的計算機之間的通訊。注:vlan的名字不能用vlan1。

2.進行跨交換機的相同vlan之間的計算機和不同vlan之間的計算機的通訊實驗。

五、實驗過程(配置過程):

1.新增四臺主機和一臺交換機,用Coppor straight-through將主機和交換機連線在一起

2.給主機分配一個IP地址,以PC0為例分配192.168.1.1

3.給交換機裡面的VLAN Database裡面新增新的VLAN,其中以VLAN10舉例

4.然後我們點開四臺主機對應的FastEthernet,以PC0的FastEthernet0/1為例,將它的VLAN從預設的1改為我們新建的10

5.最後檢查一下是不是分配好VLAN了

6.ping測試PC0和PC1在同一VLAN即VLAN10下,可以互相通訊,但與處於VLAN20下的PC2就無法互相通訊,故實驗成功

六、實驗總結:

本次實驗利用一個二層交換機劃分了兩個VLAN。主要步驟有建立網路拓撲、建立VLAN、分配VLAN埠、檢視VLAN配置。在最後一步中,將滑鼠移到交換機的上方,看步驟5中的資訊是否正確,若檢查到埠已經正確分配分配,本次實驗就做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