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大話團隊的GIT分支策略進化史

crazy_joe發表於2019-06-04

 


封面

作為一名85後的技術男,一轉眼10年過去了(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雖然我叫18歲fantasy),親手寫程式碼已經是5年前了,目前主要負責公司的軟體產品的規劃和設計(所以最近寫的東西也主要與設計和產品分析有關)並帶著研發團隊進行產品落地。偶爾手癢癢寫點程式碼或者和團隊討論一下架構設計啥的,畢竟以前是那麼的熱愛!

這篇文章主要想寫寫我所在團隊git的使用歷程,有些算是回憶吧。~老司機共勉啊~

SVN時代

在剛進公司的時候,那會大家都還在使用svn。程式碼,原型設計和過程文件都在svn上。大概過了一年,整合svn大小40個G(大概兩個千萬級專案的程式碼和文件),每次更新要人命,也給實施團隊和方案團隊帶來了很多困惑,後來就直接把研發從svn上分出來了,但還是svn管理,svn只用來做內部文件管理。

那個時候主要面對專案開發,團隊也比較集中,都在北京,專案的特徵就是一次性交付,後面有部分變更開發和bug修改。所以從分支上來說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單專案svn

大家都在主分支上開發,然後定時提交,到了上線節點QA把程式碼checkout下來開始測試。測試完後把bug清單發給研發,研發一頓改,之後提交,QA再回歸測試,基本上沒問題然後就上線了。

暴露問題:

隨著時間的發展,大家有不少時間花在解決衝突上,因為其他人提交了有bug的程式碼(團隊有要求必須自測後提交但,但是自測能力參差不齊),有時候量大了能折騰一上午,基本上最後提交之前都得先本地備份一下,生怕應為衝突而程式碼丟失了。

引入GIT

隨著業務的擴充套件和團隊的發展,北京,武漢,長春都有了研發基地,這種扯皮的事情更多了,並且由於網路的不穩定,很多時候程式碼提交都出現了問題,通過內部溝通研究,決定將程式碼管理從svn遷移到公網碼雲(gitee)上,當時也研究了github之類的。最好考慮還是用了國內的,畢竟還有社群啥的,平時吐個槽看個科技前言新聞也方便。

上了git之後,一開始也只解決了地域問題,大家可以在各自的城市暢通無阻的提交程式碼了,同時團隊也加強了程式碼稽核和自測培訓。但是基本上沒有分支的概念,那個時候,GIT的使用是這樣的。


gitc之初

此階段解決的問題:

分散式團隊,分散式提交。

產生的問題:由於團隊要求每天程式碼必須提交到遠端。但是自測結果任然具有不確定,bug還是滿天飛,每天一來還是要處理衝突。

引入分支

通過團隊討論,程式碼每天下班遠端提交是必須的,為了防止影響別人,就引入個人分支(團隊任務基本上按人按模組分工,前後端不分離),於是就給了每個人或者開發同一個模組的幾個人建一個分支(如果同一個分支幾個人之間有小矛盾內部自己解決吧),那個時候起名一般按照“專案名_模組名”起名,比如:dxplat_logmgr(下文暫時用git的專用名稱feature代替)。每天寫完程式碼,如果還沒完成就先提交,然後確定測試完之後再合併到主分支。


引入分支

解決的問題:

可按地域分散式提交。

可遠端提交到自己的分支,不影響主分支。

產生的問題:

專案上線後,一個專案實施(簡稱A)完之後,另外一個相同業務的專案(B)也中標了,但是需求還不盡相同。並且A專案在質保期,還得修修改改,添添補補。怎麼能同時滿足這兩個專案併發升級上線呢。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就是管你A和B,我就是一個工程,然後最後都是打一個包給你(說到這很多人應該有同感),同時包含A+B。實施人員你去部署吧,上線配置小心點改,A專案改A的引數,B專案改B的引數。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業務域定製的專案越來越多,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由於上線時間不一致,主分支都不敢隨便提交了,QA正在測試A專案的時候B專案也催的著急,也得提交程式碼讓另外一個AQ測試啊。而且程式碼也慢慢失控了,改起來別提多費勁了,各種依賴包整的專案臃腫的不行不行的了。

引入release分支

團隊討論之後,決定引入release分支,一個專案上線後,通過master建立release分支用來支撐不同需求的專案,定時選擇性的將不同專案裡面的模組合併到master,開發人員都基於release做開發,並且這個release會一直保留,因為使用者永遠都有小心思。同時新的專案來了之後都從mater再建立release去應付新的定製需求。整個開發流程變成下面的情況:


release

至此這個策略用了至少2年,一直堅持在用。並且對待專案型的開發總體感覺用著還行,網上有人說少了dev分支,團隊內部討論整體感覺對專案型沒必要再搞個dev分支,因為專案基本上是瀑布式開發直到上線,中間迭代上先次數基本很少,要上線也是所有需求滿足直接上先。但是最後還是用上了。

接著往下發展~

終於公司部分業務產品化了,也面向公眾和企業使用者了。需求也多了,面對競爭對手也必須快準狠的面對市場了。

總結產品和專案不同的特徵如下:

1、專案具有固定週期,專案結項完畢,開發工作也基本結束了,後期修修補補。產品當然也有周期,但是不是客戶定的週期,而是企業戰略和市場決定。

2、專案基本瀑布式開發,而產品如果競爭激烈,那就必須敏捷迭代,對需求池進行排序,快速跟進。

3、產品和專案都具有可複製特性。但是專案的複製由於客戶需求的不同,需求範圍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所說的定製化程度高,基本上是方案和設計思想的複製,其他都是大量定製開發。而產品一旦確定使用者群和需求痛點這些大方向,基本上是一個線性開發的過程。不斷開發迎合市場和企業戰略的新需求,廢棄沒必要和過時的老需求。

雲端產品和終端產品的區別:

如果雲端產品,那個所有使用者都會感知一個版本。而如果是終端產品的話,不同的終端使用者群會有不同的產品版本,根據公司策略和客戶要求去升級。

那麼對於產品化的分支策略,開發需不停的在完成需求池中需求的開發。市場則需根據市場策略上線不同的版本,比如有的功能是技術公關,作為公司與競爭對手的pk點,就不能過於超前上線,以便被抄襲。有的是使用者最關心就必須在競爭對手之前上線。

這個時候以前的分支策略問題就來了。必須有一個分支是時刻能上線的程式碼,而且能記錄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上線後有bug,需要修改,但是使用者也不需要新功能)。

引入TAG

通過在mater上記錄tag來記錄每次上市的產品版本,如果這個版本有bug,但是使用者當前不需要新的需求,就直接在這個tag上建立臨時的分支給使用者改bug,改完之後程式碼將程式碼合併到master。這個時候我們一般不刪除這個臨時分支,因為鬼知道後面還有啥bug呢,有點類似於release分支,但是和release不同的是,這個只用來改bug,新的功能開發都必須在mater上。開發流程就變成了這樣:


產品化分支策略

這裡面的問題就是QA測試的時候master不能合併新的程式碼只能改bug。一旦合併新的功能,上線範圍就變了,就得重新測試。必須測試完打上tag之後才行。但是有時候公司內部須對全功能進行內部演示和訪談調研,就必須有一個全版本的分鐘,而mater作為釋出版本,又能隨便合併。怎麼辦呢,就是引入dev分支。

引入DEV分支

具體做法就是建立dev分支,版本上線是,合併到mater,QA從mater上pull程式碼做測試用於測試上線,有bug建分支改,改完bug,master和dev上都合併。但是這個時候dev上開發的新模組不合併到mater,大家提交還是往dev上提交,內部演示都從dev打包做演示。下次上線依然是提交到mater讓QA測試(這一塊和網上很多人說的不一樣,大家都是從dev上做測試,然後沒問題合併到mater)。這樣下來分支就變成這樣:


dev分支

有些地方會和網上的會有差別,比如我們是在最後才引入dev分支的。

總結

1、針對專案和產品我們採用了兩套策略,專案用release策略,產品用tag策略。

2、另外如果是集中式開發的小團隊小專案,只基於mater開發也不是不可,也挺靈活,加上嚴格的程式碼稽核和自檢培訓就行了。

3、這裡面基本也用到GIT的三種工作流的思想(Git Flow,GitHub Flow,GitLab Flow),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實踐和定製。

關於pull request

對於git中的pull request協作機制,實際應用中也基本沒用上,感覺比較適合外包或者開源協作專案(多個不太熟悉的小團隊合作開發一個專案)。如果是內部團隊,畢竟這種協同機制內部定死也沒必要線上處理了。

我們的程式碼稽核時間有時候不在上線前,基本上會週五或者週一由專人進行(一方面稽核程式碼及完善稽核規則,一方面培訓新人),而並不是提交一個模組就讓人稽核,這樣如果功能點太多,稽核人的時間就很零碎。但是上線的功能肯定是稽核過了的,而且會有嚴格的程式碼測試。


零零碎碎也了很多,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吧,有問題也歡迎留言提出。

總之,適合自己團隊和公司的就是最好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