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敏捷過程模型的特性研討——源自newsmth上的討論

qingrun發表於2012-02-22

原貼地址: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d=SoftEng&gid=80341


我個人認為:

敏捷名稱的提出,是針對過去的重量級軟體工程過程來提的,這個名稱定義的時候肯定考慮了眾多重量級軟體工程過程,針對哪一個單獨定反面的名稱都不合適。
而 重量級軟體工程過程最大的一個要點就是過程化,必須完成什麼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或者下一個步驟,即使是迭代模型即如後的各種重量級軟體工程過程也是如此, 常規觀念中認為,工程的各個階段性和遞進行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前面曾經有人提到的驗收標準等問題對於甲乙方之間的限制和作用。
敏捷提出的一些意願中,針對重量級過程中的諸如會議、開發流程、迭代、階段等都有了相對應的策略提出,也就是形成的所謂敏捷開發的二十六條軍規。
這裡我們不要拿整個專案來進行分析,那樣會擴大分析的複雜度。
我們可以用某一個任務的執行過程形態來分析,這時候,就會出現:
需求、設計、編碼、測試
需求、測試、設計、編碼、測試
原型、設計、編碼、測試
原型、測試、編碼
……
多種表現形態。
在這諸多的形態中,還可能出現某一個任務到某一個階段就被停止,以後不再開發,也可能停止一段時間後被重新啟動,等等各種現象。

這裡我並不是否認瀑布的作用,只是不認為瀑布是萬型之模,同樣,在2007年底的時候,ivar提出來他的ud是up和xp的基礎,因此產生了一次爭論,一些業內朋友也和我一樣表示了對此的強烈反對——當時都有撰文表達過觀點。
第二年ivar就不再提ud了,轉而提一個什麼概念來著,我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7598/viewspace-71695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