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
2018 年斷斷續續的寫了 10 篇文章,相比 2017 年進步還是挺大的。一開始只在簡書上更新,後來也在掘金上同步更新。果然技術性文章在掘金上的曝光率更高一點。
簡書在 2018 年底搞了一個實名認證,本來也很正常,但簡書不僅要手機號認證同時還要微信認證,並美其名曰國家相關政策。我怎麼也想不明白國家為什麼需通過微信來驗證網民身份的。簡書這強制填寫手機號和微訊號的說辭真把我噁心壞了,2019 年決定不在簡書更新了。
#每日一記#開發微博的 Chrome 外掛 快捷鍵問題 – 掘金
#每日一記#前端與後端互動 資料狀態設計 最佳實踐 – 掘金
#每日一記#通過 GIF 理解 addEventListener、捕獲和冒泡 – 掘金
#每日一記#iOS Safari 無法通過禁止縮放的問題 – 掘金
#每日一記# 1分鐘學會如何「便利地」使用 async/await – 掘金
#每日一記# 3分鐘從 es6+ 編譯成 es5 的程式碼裡學習知識 – 掘金
2017 年開了一個「每日一記」欄目,就是想把一些小的、零碎的知識點拿出來分享一下,當做零食一般讓讀者在茶餘飯後能讀個輕鬆。有些知識點確實幫到了一些讀者,真的讓人開心。
2018 年末開了一個坑,打算用 Babel 把 ES6+ 的語法編譯成 ES5,然後討論一下如何 Babel 用 ES5 來實現 ES6+ 特性的實現細節,也算是查漏補學、融會貫通。不過剛寫 let
時就遇到問題,在一個不常用的特性上出了問題,Babel 沒有按照規範來編譯,所以趕緊提了一個 issue 過去。但出師未捷身先死,這個 bug 不修復第一篇文章就寫不下去了(笑。
如今 Babel 已經修復了這個問題,這個斷點也要重新開啟了。
2019 年「每日一記」的欄目還會繼續下去(但並不日更(笑。
#演算法 第4版# 2.1.14 撲克牌出列排序 答案 – 掘金
不知道哪裡看到一句話「程式設計師不一定要學演算法,但不會演算法就難以成為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即使像我不會演算法我也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要告訴我們演算法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實現更是一種編碼的思考方式。
但演算法對非科班出身的我來說,一來門檻還是高了點,二來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單純學習實為枯燥。2018 年僅以演算法寫了一篇文章,18年半途而廢19年再戰。
#Webkit 翻譯# Web 檢查器中的圖層視覺化工具 – 掘金
偶爾會翻譯一些我認為不錯的文章,一來提升單詞量二來也可以分享給讀者。
2019 年的 JavaScript 新特性學習指南 – 掘金
2018 年都一直稀裡糊塗的使用 Babel 編寫程式碼,尤其是 Babel 釋出第七個版本後對於 presets 更是沒能理解。結果到了年底突然對 ES 對 Babel 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冥冥之中很多點慢慢連成了線,就趕緊落以文字。這樣白紙黑字就有了上面著一篇萬字文章。
對於我來說有一種爬上一座山崖,烏雲撥開閃耀的陽光把眼前開闊的連綿草原映照出昂昂生機的感覺,新的一年對於 JS 的學習必定是嶄新的開始。
微博助手
微博助手是一款 PC 端 Chrome 外掛,幫助使用者在瀏覽微博時簡化操作流程、完成批量操作。目前包含了快速歸檔資源、完成微博帳號一鍵切換等功能。
2016 年 3 月在 Chrome Store 上線了這個外掛,2017 年斷斷續續的維護到現在,2018 年一共釋出了 1 個大版本 5 個小版本。
到年初,微博助手終於突破 400 的使用者量,使用者每週通過外掛進行上萬次的圖片和視訊下載,上百次的帳號切換操作。
一直以來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成為真正的獨立開發者,或者說是一個人通過程式設計開發換得的報酬能給自己提供舒適的生活。雖然弱小如我,但 2018 年的資料也讓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2018 年開發外掛的過程中,也不只是悶頭寫程式碼,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思考。產品方面就會想如何讓使用者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開發方面就要想怎麼組織程式碼、怎麼設計研發流程。
由於微博助手是在現有 Weibo 頁面中進行擴充套件的外掛,所以不突兀就是首要的設計重點。在使用者需要的時候出現,不需要的時候直接隱藏或者縮小。
雖然張鑫旭吐槽過我這個外掛就是簡單的 DOM 操作。但是有時候這種簡單直接的邏輯就是能解決使用者的痛點。相比 Weibo 提供的互動流程,外掛本身的作用就是增強細節的體驗。站在開發者的角度上,技術可能毫無難度,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來說,就是極為便利的功能。
2018 年在外掛開發的過程中,也在思考如何規範化整個產品設計研發的流程。
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尤其是一個人要做產品、設計、開發、測試、運維的時候,怎樣建立標準和流程讓自己在低頻次、長間隔的開發方式中減少錯誤的產生。
如果流程過於隨意就十分容易出問題。在「帳號關係」功能開發的過程中,因為覺得功能比較簡單就跳過了產品原型和設計的流程,直接進行開發。功能開發完成後發現體驗一點都不好,可用性很差。什麼是可用性?就是會讓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目標明確不會產生迷茫。
我覺得可用性是開發者特別容易忽略的一點。因為開發者很瞭解自己開發出來的產品的底層邏輯,所以開發者自己在體驗產品時有更大的寬容度。比如按鈕點選時頁面沒有反應,開發就能大概知道是網路延遲或是操作有誤或是後端資料問題,而使用者對底層的邏輯完全不瞭解就會認為產品很難使用。
所以我又重新開始,從產品原型設計功能,設計 UI 介面,重新開發後,使用者體驗就好了一大截。
開發方面就是要把測試用例和釋出流程都寫下來。因為功能點越來越多,每週只開發幾個小時,每次釋出都能隔著幾個月,不做好記錄就很容易遺忘。在 2018 年中的兩次功能重構後,就因為憑著記憶測試而產生了 bug,使用者提交了反饋後才發現的。
所以這方面使用的 Teambition 來記錄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東西。自己當自己的測試、運維。
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外掛,但難的是整理出一套可複用的工作流程,這也是我努力研究的物件。以後無論是再有專案 A 還是專案 B,都能快速複用。
2018 年外掛經歷了使用者的自然增長,2019 年就要嘗試運營領域,嘗試推廣自己的產品也是一番有趣的嘗試。
頭髮
2018 年感覺頭髮不停的掉,難道變強的代價就是顏值的下跌麼。可不能禿嚕了了呀!
2019 年祝各位程式設計師都能有一頭茂盛的頭髮。
羅小黑寫寫文字
如果喜歡文章 請留下一個贊~
如果喜歡文章 分享給更多人~
在掘金中關注我
自由轉載-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創意共享3.0許可證)
轉載時請保留原文連結 以保證可及時獲取對文章的訂正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