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APM窮途末路,雲監控能否一眼洞穿應用?

趙鈺瑩發表於2018-08-02

我們常說“效能最佳化永無止境”,極致的使用者體驗早已成為IT應用設計和開發的黃金準則。雖然使用者體驗沒有上限,但它的底線一直都很清晰,正如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琚偉在Dynatrace Perform 2018大會上所說“目前可以達到的最完美的使用者體驗實際上是下一次體驗的底線”。所有企業似乎都在忙著數字化轉型,這讓廠商很不安,大量的雲應用、容器和微服務的出現讓傳統APM失去抵抗力,這些廠商紛紛開始尋求轉型。如何守得住這條使用者體驗的底線?如何一步步提升這條底線?雲端計算、AI甚至是擴增實境技術在效能監控領域的正確開啟方式是什麼?

本期採訪嘉賓:

Andreas Lehofer,Dynatrace首席產品官;

Rafi Katanasho, Dynatrace亞太地區技術長及解決方案銷售副總裁。

傳統APM窮途末路,雲監控玩法層出不窮!

如果你給自己的空間只有5平米,那你可能處處碰壁;如果你給自己的空間是整片大地,那你的視野也會變得開闊。作為APM領域的長者,Dynatrace曾經也在緊盯著所謂價值30億美元的APM市場,經過數字化轉型的洗禮,Dynatrace意識到傳統APM只適合於那個不復存在的世界,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才是APM真正的戰場。

回頭細想,數字化轉型其實是雲端計算優先,雲端計算改變了企業的技術堆疊,同時也改變了IT運維環境,微服務與容器技術增多,應用複雜性增加,迭代週期大幅縮短,企業內部存在多種雲和部署方式......雖然企業的整個IT環境不一定非要轉化到雲模式,但這是轉型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了解整個雲環境的狀況和轉換需求。不但企業手足無措,廠商同樣面臨著轉型大關,Dynatrace前後共經歷了三次產品迭代,第三代產品OneAgent的出現才真正與雲監控的概念接軌。

OneAgent部署簡單,可以自動發現整個平臺所有主機服務之間的依賴關係,包括容器裡面的相關服務,使用者可根據不同的許可權檢視相應的管理區域。一旦出現問題,傳統的告警方式會把單一事件告警給使用者,而Dynatrace可以檢視使用者訪問的全部過程,並將本次事件的影響範圍、影響使用者數等資訊顯示出來。當然,整個過程是完全尊重使用者隱私的,使用者有權選擇機器可獲取的資料範圍。

Dynatrace亞太地區技術長及解決方案銷售副總裁Rafi Katanasho

雖然每個人對AI的理解不同,但是AI被濫用確是事實。Rafi認為,AI演算法並不是簡單的獲取資料並對資料分析了事,尤其是在效能監控領域。Dynatrace的AI演算法對資料質量和價值有更高的要求,在資料採集過程對資料質量就有明確要求,並會根據因果關係建立資料之間的聯絡,使用特定演算法負責在效能管理領域進行計算,透過對演算法的不斷最佳化提升資料價值。

除了AI,Dynatrace還嘗試將效能監控與HoloLens結合,Andreas表示,這可以讓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透過簡單的圖表或彙總資料直觀瞭解當前應用的效能狀況。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獲取使用者資料,隱私成為不得不談的一大要點。

效能監控繞不開“取資料”,使用者隱私何以保證?

談到效能監控和人工智慧,資料都是繞不開的話題。透過獲取使用者體驗資料,Dynatrace可以瞭解使用者的每一個操作和可能的觸發結果。所謂“取之有道”,Dynatrace只獲取與使用者效能體驗相關的資料,使用者有權自主選擇哪部分資料可以被獲取,哪部分資料不可以觸碰。眾所周知,歐洲對於資料隱私的要求是極為嚴格的,Dynatrace的大部分開發團隊都在歐洲,因此對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隱私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Dynatrace首席產品官Andreas Lehofer

在Dynatrace的眾多客戶中,SAP是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從技術層面來看,任何人恐怕都不會否認SAP的實力,但是他們卻放棄自建監控體系而使用Dynatrace,一方面是出於成本考慮,另一方面是SAP所需並不僅僅是一個監控平臺。Andreas透露,SAP希望可以將監控變為整個商業策略的一部分,可以自動化監控其平臺上的兩萬多應用並遵循API優先的原則,透過AI引擎對整個平臺資料進行梳理,這就是SAP放棄自建監控體系的原因,這不單單是效能監控層面的問題,而是軟體智慧的結果,這就是Dynatrace轉型的最終結果——成為一家軟體智慧的企業。

結語

談及軟體智慧,Andreas表示,如果Dynatrace將眼光限制在APM領域,未來的可擴充套件性並不強。未來,Dynatrace更希望成為一家軟體智慧的企業,可以幫助客戶獲得更好的軟體體驗並進行智慧分析,在運維和DevOps層面進行更深度的研究。傳統的30億美元的APM市場已經不復存在,但新的且更大的雲市場有著更廣闊的的發展空間,這才是Dynatrace瞄準的方向。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077337/viewspace-216897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