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naojiti發表於2018-12-23

交通安全,在中國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過的話題。

由於人口基數大,交通網路密集,交通情況複雜,我國在今天依舊是一個交通事故高發國家。年平均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居世界第二,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在中國有超過十萬人死於車禍。

而在各種交通問題當中,“兩客一危”的安全問題始終是受到公眾最多關注的——甚至沒有之一。

所謂“兩客一危”,是旅遊客車、班線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而公眾關注的原因顯而易見:這類車輛一旦出現問題,極容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不久之前,重慶搶奪客車司機方向盤事件引起了全國關注;另一個驚心動魄的資料,是今天社交媒體平均每天會報導超過15起貨車安全事故。

不難看出“兩客一危”的安全問題已經變成中國社會的急切之思。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這種情況下,是否能讓AI這個“魔法棒”做些什麼呢?答案是“可以”。

提起所謂的“AI+一切”,似乎是有種套路存在的。一般來說,就是說一下這個問題如何用AI從理論上解決,AI的侷限性在哪,未來多麼有想象空間…如是而已——這個可以稱為AI領域的趙括式研究法。

今天我們們不妨換個思考方式,從案例中沉下去,去深處看一看AI保護貨車司機這個願景,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中間要提出那些問題,如何尋找更深層次的答案。

經過產業齒輪的層層相扣,AI與貨車司機安全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最終緊密咬合在了一起。

讓我們從一個夜幕中、高速上的典型畫面,開始一步步向深處窺探AI與司機的故事。

第一步:多少冷月下的叮嚀與期盼

夜色下,霧霾中,華北大地的某處高速服務區。老李隨意吃了口飯,準備開啟一晚上的“征程”。

作為一位運輸化工原料的貨車司機,老李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夜間高速行車,霧霾嚴重,原本緊急的任務有無法準時送達的風險。同事在微信群裡催促,領導和客戶一個勁來電話詢問,想起遠方老婆孩子在家裡惦念,心裡忽然不是滋味。

此時在老李身邊,夜霾、疲倦、焦急和隨時可能響起的電話,都成為讓遠方家人擔心的要素。

這一幕畫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差不多它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而真正導致貨車事故高發的原因,在於此時處在眾多危險因素中的老李,很容易對這一切並不自知。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這一方面是因為長時間工作和心態焦急,非常容易導致疏忽大意;另一方面,隨時可能發生的抽菸和打電話看手機,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很多都是下意識行為,在開車中很難意識到。

那麼從邏輯上看,無論多少培訓都很難抵擋人性中長時間工作後的疲勞感。

而解決方案在於,必須有某種技術能夠主動識別司機的不穩定狀態和不安全因素,進行主動提醒,並進行資料收集,建立清晰的賞罰制度。

能識別、能提醒、能備案,才是符合這一特殊場景中的交通安全設施。這個道理對於客車來說也同樣適用,我們看到因疲勞與分心造成的客車事故,已經太多太多。

而這也就是AI上場的時候了。

第二步:構建AI解決方案

由上所述,基於攝像頭主動識別司機疲勞、抽菸、解答電話,是防止貨車/客車事故的主要手段。那麼問題就來到了如何實現它的階段。

基於機器視覺以及對視訊的智慧分析能力,AI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三寶科技旗下馭道科技研發的車輛主動安全智慧防控系統,便是這樣一個解決方案:通過智慧攝像頭,對“兩客一危”車輛和駕駛員進行主動識別,開發具有主動安全智慧防控功能的終端與平臺系統。

這套系統希望通過車載攝像頭,自動識別駕駛員抽菸、打電話、疲勞駕駛、注意力分散、跟車過近、車道偏離以及前向碰撞預警等危險駕駛行為,進行主動報警和提醒,解決在長途行駛中駕駛員狀態起伏過多,容易分心的問題。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而為了達到對重點車輛安全風險的進一步控制,該系統還希望在車載提醒系統之外,建立基於大資料的風險行為分析系統,通過人臉身份識別技術實現對於駕駛員駕駛風險的檔案建立。以此來監督駕駛員的危險行為,同時也幫助運輸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優化人員建設,同時也幫助完成事故的事後原因追溯。

在AI技術層面,整套系統要運用到人臉識別、肢體動作識別、物體識別、OCR文字識別、視訊智慧分析,以及資料智慧化管理技術。以此建立對司機面部神態、動作,以及車外路況、環境和車牌的多維把控與主動提醒。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類似體系在技術邏輯上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十八般AI武藝齊上陣,使用技術的類別非常複雜;另外貨車/客車這樣的特殊場景裡,部署應用也不是個簡單問題。

所以我們有必要多追問一層:雖然AI可以幫助貨車/客車駕駛員進行安全識別,然而這樣複雜的技術,在不計其數的運動貨車/客車上,真的容易實現嗎?

第三步:業務場景背後的技術基建問題

在一座城市中,想要搭建一個新的建築專案,必須要在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去考慮設計創意。

比如要蓋一棟樓,首先要考慮的是電、水、交通、綠化、商業體等等條件。拋開基礎談個體解決方案,那便是空中樓閣。

事實上,貨車上的AI主動識別和報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隨意,好像知道了工程與技術原理就已經變成現實了。讓AI保護貨車,下一步是要思考最終的業務場景,需要建構在何種技術與平臺基礎上。

我們可以從馭道科技的案例中發現,這個專案事實上面臨著非常多挑戰,比如:

1、主動安全提醒必須保證實時化精準提醒,晚半小時提醒司機不要抽菸好像沒啥用處。而實時化換個說法,就是對網路質量要求非常高。在AI演算法非常吃算力的基礎上,想實現實時化提醒,就需要穩定的雲服務作為支撐。

2、貨車/客車的主動安全方案,跨越了IoT、資料儲存、大資料分析處理、人臉識別、視訊轉碼、視訊點播、視訊直播等埠,技術範圍廣泛。且涉及多種AI能力的開發、呼叫和部署,以及運維。這就要求獲得各種AI能力的呼叫與綜合開發能力,並且有穩定的AI應用支援,幫助業務場景最終落地。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3、主動識別系統一旦推廣,可能涉及大量車輛同時使用的情況,並且連線平臺裝置可能快速報增。加上車載系統的物理層面維護問題,讓整個系統處在一個需要高維護技術要求、高人力負擔、高維護成本的狀態。

算力要求大、AI技術要求既精且雜、平臺穩定性要求高、儘量減少運維負擔,從這幾個象限看,AI保護客車方案,對基礎建設的需求是十分多元且邏輯複雜的。最終三寶科技找到了華為雲來進行合作,在華為雲的大資料、EI和視訊平臺能力基礎上搭建主動安防系統。針對更後端的技術基建需求,華為雲和EI最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第四步:雲與AI的答案

在於三寶科技的合作中,華為雲負責提供雲端計算和AI等領域的基礎資源和應用服務,使三寶科技更加聚焦業務場景。而通觀這一能力最終實現,可以發現華為雲針對AI與行業融合提供了這樣幾個差異化優勢: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1、全面細顆粒的AI訓練與部署:滿足了三寶科技在人臉、視訊分析、動態識別、動作識別、資料探勘等不同方向的綜合技術要求,並相應提供了可供快速上線、大規模部署的AI支撐能力。實現了高可靠、高安全、高效能的AI落地。

2、基於視訊的AI解決方案十分獨特:在AI技術差異化上說,華為雲ET在視訊層面的技術能力相對特別,提供全棧化的視訊雲+AI解決能力,並支援實時發現實時提醒的無延遲視訊分析能力。

3、立體運維,免去後顧之憂:基於該專案的運維難度大、運維場景複雜,華為云為其定製化使用了立體運維解決方案,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及效能瓶頸,問題定位從原來的幾天縮短到分鐘級,關鍵業務效能大幅提升,確保識別系統的安全可靠。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從計算、資料和AI能力的輸出上,華為雲提供了非常基礎,但卻是源頭的技術能力。就此,AI變身客車/貨車司機保護神的故事才終於圓滿。經歷了不斷發現問題、協力合作解決問題的AI產業融合旅程,不難發現:AI與產業融合,進駐細分場景,其實有自己的實踐之道。

結束語:實踐AI之道

從華為雲與三寶科技構建的AI落地矩陣中,我們可以發現AI在實踐中的主要產業特徵。

用AI保護貨車司機安全,總共分幾步?

AI能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但在現階段想要實現AI場景化落地,還是必須要依靠產業關係銜接,構建應用-開發-能力技術提供,這樣完整的產業軌跡。比如三寶科技就通過下接場景,上接華為雲的技術供給,構建了一個AI到客車的技術鏈條。

做AI落地,從業務出發去尋找解決方案,瞭解產業能力,尤其是新銳技術動向,比如客車司機安全的主要問題在哪裡,為什麼主動識別與提醒是關鍵;同時也要從技術出發去尋找應用場景,比如華為雲提供的AI視訊分析能力恰好可以反向作用於客車安全問題。兩條路合流構成閉環。在客車司機與AI的案例中,發現場景痛點,和理解平臺提供的AI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最終才能完成AI與場景的交匯。

不斷向下挖應用,向上挖技術,才是AI做強的唯一方案。PPT上談兵的產業AI方案,是可能馬上暴露在陽光下的泡沫。由衷希望更多現實中的問題,尤其是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可以在AI普惠化的過程中被一一破解。

當AI來到世界,成為風口浪尖的時代詞彙。人們就一直沒有停止對AI的爭論。然而換個視角來看,無論AI在遙遠的未來究竟如何,在今天,孩子看到爸爸回家時的笑臉,便勝過論證AI價值的萬語千言。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28613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