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工程師下鄉與一個瓜農的“北伐”

naojiti發表於2019-01-09

當資料運營、IoT、人工智慧等詞彙從一位種了三十年瓜的農民嘴裡蹦出來時,這場始於去年初夏的工程師上山下鄉運動,已經讓這家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和傳統的農村發生了某種微妙的化學反應。

1

當了三十多年農民的邢國強突然發現能用新的方式種田養瓜了。

“在海南,我們可以十月份播種,元旦期間甜瓜就能上市。在陝西,我們現在栽種,三月份上市。再往北是寧夏、內蒙,時下氣溫都在零度以下,如果五月播種,八月也有甜瓜成熟……”坐在被甜瓜大棚包圍的辦公室裡,邢國強向阿里雲工程師王偉描摹了一幅雄心勃勃的藍圖。

窗外是入冬後的關中平原,除了地裡被霜打蔫了的生菜,一星綠意也無。沒有合適的桌子,王偉把電腦攤在膝蓋上,記錄客戶的反饋。

半年的時間裡,他們和同事已經逐漸習慣把電腦搬到田間地頭或者養殖場的豬圈邊寫程式碼。在離開故鄉的農村許多年以後,他們以從未想過的方式重新回到農村。

說到興奮處,只有四十五歲,兩鬢卻有些斑白的邢國強忍不住舉起右手,對著空氣比劃一條甜瓜的“北伐”路線圖。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在阿里工程師的耳濡目染下,他的詞彙庫裡已經出現了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普通農民一輩子不會提及的字眼。

邢國強描繪的理想場景,現實中正展開了第一步。

在他辦公室牆角的電視螢幕上,一張極具科技感的大圖展示著邢國強農場裡的各項資料:2018年全年收成11700噸,種植面積2600畝,累計用功1480人……在未來,它將成為農場的“神經中樞”,幫助邢國強把甜瓜種到相距三千多公里的海南島和內蒙古。

這是上個夏天開始,阿里的科技與農業發生化學碰撞的結果。

去年6月7日,上海雲棲大會上,阿里雲釋出ET農業大腦,期望把科技應用到農業和農村,幫助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位於陝西閻良的國強甜瓜農業合作社是第一批試點農企,合作的第一步是基地種植的數字化。

試點農企的老闆們用人生的前幾十年演繹了勤勞創造財富的故事,智慧技術試圖解決的是勤勞和人力不能及之處。

以國強甜瓜的老闆邢國強為例,他從未離開故土,很早就琢磨著怎麼能從這關中平原的土地上挖出點金子來。邢國強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姐姐考上大學離開了農村。因為家境貧困,他中學畢業後就沒有繼續讀書,留在了閻良務農。

閻良位於關中平原的腹地,渭河流經此地。小麥是當地的主要農作物。

2013年開始,邢國強聚焦於種甜瓜。他和幾個鄉親成立了一個生產合作社,搭建大棚來擴大種植規模。他肯動腦筋,鑽研甜瓜種植技術到了入迷的地步。聽聞國外先進的滴灌技術被引進國內,他立即開著車去合肥,買回裝置。

大多數時候,他都是閻良新技術的引領者。這一次,邢國強想知道,新的生產方式會帶來什麼。雲棲大會當天,他開著車子拉著甜瓜到了上海會場,一千多公里的路他開了三天。邢國強用這種行動來表達自己對農業裡即將到來的新變化的歡迎。

2

這場科技下沉的浪潮,也被解讀為新的工程師上山下鄉運動。城市與農村之間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兩個世界有了對話的可能。

這是一個科技啟用農業的故事,也是一個農村和農民重新喚醒城市年輕人的故事。

對於上山下鄉,起初工程師們是有些排斥的。

王偉仍清晰的記得,五月中旬初到甜瓜地裡的情景。關中平原已經入夏,陽光毫無阻攔地照著上千畝的甜瓜棚。正午時分,塑料大棚裡的溫度攀升到40多度,沉甸甸的甜瓜掛在翠綠的枝蔓上,採摘的季節將至。

王偉蹲在田壟間,抱著電腦,聽負責種植的農民操著一口關中方言介紹大棚的面積、甜瓜品種、種植流程,並對大棚進行基礎編號。空氣裡瀰漫著施過肥後的臭味,他的T恤兩三分鐘就溼透了。

“這與想象中阿里巴巴的工作也差太遠了吧。”當時,王偉覺得自己的工作簡直是“買家秀”。而在幾個月前,他的身份還是外資企業的白領,經常西裝革履出入高階商務場所,偶爾藉著去澳洲出差的機會,帶妻子和兒子旅遊。

去年五一過後,王偉入職阿里巴巴。他視之為人生第二次起跑,滿懷期待與憧憬。一週後的某天早上,王偉接到了產品經理的電話,需要他協助採集國強甜瓜的部分資料。按照此前的經驗,這些基礎資料通常客戶已經具備。然而,第二天,當他三催四請終於收到邢國強的助理楊輝遠端發來的資料時,完全傻眼了,“不僅不全,還漏洞百出”。

次日清早,吃完早飯之後,王偉立即打了一輛車去閻良鎮。因為路程遙遠,期間還遭遇司機拒載。“路都不認識,就我一個人。”王偉在車上覺得有點委屈,他沒預料到,接下來的日子裡,這100公里路變成了他的日常通勤。

國強的甜瓜基地是閻良規模較大的農場,大棚數量有300多個,但資訊化程度幾乎為零,有些大棚的編號都是錯亂的,遑論更詳細的水肥資料。

走在五月的田野,暖煦的風薰然,讓王偉彷彿回到了童年故鄉的夏天,既覺得寬慰又感到悵然,“好像我追著時代往前奔跑了好多年,鄉村依然很原始,彷彿停留在某個時刻就沒有變過。”

隨後的兩週時間,王偉幾乎每天都泡在甜瓜地裡,工作時間也和瓜農的勞作保持一致,“他們下地幹活,我就跟著去,中午在辦公室整理資料,和農民們一起消磨午後的酷熱的兩三個小時,四五點再跟著他們去地裡”。有些大棚位置偏遠,車不能到,他需要徒步一兩公里。

整理編號期間,王偉的一位同事也來到甜瓜地裡。當時,他正在負責開發一款手機應用,計劃在甜瓜與獼猴桃上市的季節推出。使用者在挑選甜瓜和獼猴桃時,只需掏出手機掃一掃,即可分辨好壞、等級。

然而,想要“搜瓜神器”和“搜桃神器”智慧起來,需要用足夠多的樣本資料去訓練演算法模型。採集甜瓜、獼猴桃的資料,成為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如果以廚師做飯來打比喻,他幾乎需要從種菜開始。

五月底,王偉每天從早到晚,頂著烈日,穿梭在閻良的甜瓜地和市場,在瓜農與瓜販狐疑地注視下,對著等級各異,大小不同的甜瓜拍照,“平均每天拍2000個瓜,累計拍了三、四萬張照片。”為了擴大樣本量,王偉還特地去菜市場,買了一些品質低劣的甜瓜回來拍照。

3

工程師們除了開發搜瓜神器這樣幫助瓜果銷售的小工具,更多試圖解決的是邢國強苦惱多時的問題——把農業生產的流程標準化、資料化並開發相應的工具、產品,幫助農作物擴大規模,提高產量,從而帶動更多的務農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厚厚的一沓種植記錄對於工程師來說是很寶貴的資料

邢國良三十年在田地裡的摸索,總結出來的結果是——所有的種菜種瓜經驗都集中在“工夫”二字上。更科學的種植方法,總是掌握在最願意鑽研的人手裡。

他對甜瓜有過一個設想,節省成本,又保證口感最好的辦法是不搭大棚,利用自然的溫度,把種植基地放到全國各地,從海南島一直種到內蒙古,在最適宜的溫度裡種瓜。他在2014年開始擴張過合作社的規模,在寧夏擴建了幾千畝的種植基地。他平均每兩個月要去一次寧夏,一次待一個月,手把手教合作社的社員來種瓜。

然而,一切發展並不盡如人意。除了個人精力有限之外,邢國強發現這種教授方式和管理模式極其低效,寧夏基地的甜瓜產量也不如預期。

阿里巴巴希望將這些儲存在頂級農人大腦的經驗搬到線上,並使之產品化,用科技解決農業種植中的標準化問題。藉此,普通農民也可以輕易地用頂級農民的經驗管理農場或大棚。

但是,在這個領域裡,一切仍處於探索階段,沒有多少可借鑑的經驗。對於阿里雲的工程師們而言,彷彿闖入一片無人區。在科技向農村下沉的過程中,衝突、隔膜幾乎無所不在,而疑惑與費解也總是如影隨形。

“你不能跟農民說資料,你得說得更具體,比如施了幾次肥,澆了多少水”。城鄉之間巨大的鴻溝,懂科技的人才極度匱乏,時常讓王偉感覺力不從心,“瓜農很熱心,很想幫你,但什麼也做不了”。

4

王偉曾經想過放棄。在甜瓜地裡待了一週多的時候,無力感時常令他沮喪。

最先令他回心轉意的,是第一口從田裡新摘下的甜瓜,“我從沒吃過那麼脆甜的瓜,胃先被征服了”。他和瓜農分享著豐收的喜悅。

盛夏時節,田野一派蔥蘢,王偉的故鄉慶陽也是一樣的景緻。他們每到一戶瓜農家裡,都會得到熱情的招待,“有的阿姨直接跑去院子裡,摘兩個蕃茄給我們”。儘管瓜農們並不清楚大資料、人工智慧,但他們把信任給了阿里巴巴,這令王偉感覺到一種責任感,“我也許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電影《白鹿原》裡那片麥田,雖然是關中的景象,但是我的故鄉也是一樣的。”王偉主動談起已經很少回去的慶陽,甘陝交界處的一座國家級貧困縣。和村裡的年輕人一樣,遠走高飛曾是王偉理想。十年前,他就已經將父母接到西安來了。王偉心裡有兩個故鄉,一個在回憶裡,春華秋實,夜晚坐在麥垛上看漫天繁星,一個在清明節回家時看到的現實裡,只剩下留守兒童與老人的凋敝村莊。

時值嚴冬,國強甜瓜基地的大棚裡,新一季的甜瓜苗已經發芽,3月份即可採摘。它們將在攝像頭、感測器和自動化裝置的全程“照顧”中開花、授粉、結果、採摘。站在大棚裡,邢國強滔滔不絕地談論著未來的藍圖。離開大棚時,他拍著王偉的肩膀,“今年能做完的事,別拖到明年”。對於專案的進展,邢國強比工程師還心急。

在中國,IT技術與農業的結合目前仍只是起步,農業的規模化程度也遠遠不夠。“人才與資本的匱乏,仍然是農村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王偉甚至大膽設想過,未來會有更多創業者選擇這一領域。

穿越無人區,作為探路者,總是需要更多的勇氣。王偉沉吟了片刻,“退一萬步講,就算我們失敗了,後面的人還能循著我們的經驗繼續探索。”

這條路他們走得並不孤獨。閻良往西南130公里之外的秦嶺腳下,學園林學的陳娜,正在教授種獼猴桃的農民使用這套資料智慧系統。兩個被隔絕的世界正在連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37531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