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到100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有什麼區別?
20萬到100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有什麼區別?
版權宣告:本文為GitChat作者的原創文章,未經 GitChat 允許不得轉載。
https://blog.csdn.net/GitChat/article/details/82971479
公元七世紀,在車遲國國家氣象局組織的一次求雨活動中,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成功地祈下甘霖,救黎民於水火中。老國王雖然不明就裡,卻從此尊他們為國師,奉道教為圭臬。
本世紀,演算法工程師們的境遇也差不多:早些年,信奉糙快猛主義的大佬們覺得他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沒工作只好在學校混博士,靠資料上的障眼法裝神弄鬼。可是,隨著去年 AlphaGo 大破李世石,大佬們在心底喊出“我操”的同時,慌不擇路地把各種搞劫持、送外賣的生意包裝成人工智慧,並紛紛請來幾位懂演算法的國師加持。雖然他們對國師們所做的事智商上並不理解,卻虔誠地希望他們快點兒求下雨來。
於是,演算法工程師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了。各門派工程師不論過去練的是 Java、PHP 還是 Excel,都放棄了最好語言的爭論,抄起了深度學習,發誓重新修煉成演算法工程師。前些天,還有人在知乎上問我:20 萬、50 萬、100 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樣充滿銅臭味兒的問題,讓我十分欣慰。雖說在北京,20 萬已經基本不可能招到靠譜兒的演算法工程師了,還是姑且用上面的數字做個參照,談談演算法工程師的三個層次吧。(這裡說的演算法,並不是計算機系本科課程《演算法與資料結構》裡那個演算法。那門課裡講的,是排序、查詢這類“確定性演算法”;而這裡我們說的,是用統計方法對資料進行建模的“機率性演算法”。)下文中會提到一些演算法和模型,但不過是為了舉例說明概念,無需深究,有興趣鑽研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閱資料。
第一層次“Operating”:會使用工具
這個層次的工程師,對常用的模型比較熟悉,來了資料以後,好歹能挑個合適的跑一下。
達到這個層次,其實門檻不高。早些年,您只要掌握了什麼叫 LDA、哪叫 SVM,再玩過幾次 libnear、mahout 等開源工具,就可以拿到資料後跑個結果出來。到了深度學習時代,這件事兒似乎就更簡單了:管它什麼問題,不都是拿神經網路往上堆嘛!最近,經常會遇到一些工程師,成功地跑通了 Tensorflow 的 demo 後,興高采烈地歡呼:我學會深度學習了,我明天就統治人類了!
這事要真這麼簡單,我是茄子。任憑你十八般開源工具用的再熟,也不可能搞出個戰勝柯潔的機器人來。這裡要給大家狠狠澆上一盆冷水:進入這個領域的人,都要先了解一個“沒有免費的午餐定理”,這個定理的數學表達過於晦澀,我們把它翻譯成並不太準確的文藝語言:
如果有兩個模型搞一次多回合的比武,每個回合用的資料集不同,而且資料集沒什麼偏向性,那麼最後的結果,十有八九是雙方打平。
管你是普通模型、文藝模型還是 2B 模型,誰也別瞧不起誰。考慮一種極端情況:有一個參賽模型是“隨機猜測”,也就是無根據地胡亂給個答案,結果如何呢?對,還是打平!所以,請再也不要問“聚類用什麼演算法效果好”這樣的傻問題了。
這就很尷尬了!因為掌握了一堆模型並且會跑,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當然,實際問題的資料分佈,總是有一定特點的,比方說人臉識別,圖中間怎麼說都得有個大圓餅。因此,問“人臉識別用什麼模型好”這樣的問題,就有意義了。而演算法工程師的真正價值,就是洞察問題的資料先驗特點,把他們表達在模型中,而這個,就需要下一個層次的能力了。
會使用工具,在演算法工程師中僅僅是入門水平,靠這兩把刷子解決問題,就好比殺過兩隻雞就想做腹腔手術一樣,不靠譜兒程度相當高。如果不是在薪酬膨脹嚴重的網際網路界,我覺得 20 萬是個比較合理的價格。
第二層次“Optimization”:能改造模型
這個層次的工程師,能夠根據具體問題的資料特點對模型進行改造,並採用相應合適的最最佳化演算法,以追求最好的效果。
不論前人的模型怎麼美妙,都是基於當時觀察到的資料先驗特點設計的。比如說 LDA,就是在語料質量不高的情況下,在 PLSA 基礎上引入貝葉斯估計,以獲得更加穩健的主題。雖說用 LDA 不會大錯,但是要在你的具體問題上跑出最好的效果,根據資料特點做模型上的精準改造,是不可避免的。
網際網路資料這一現象更加明顯,因為沒有哪兩家公司擁有的資料是相似的。百度的點選率模型,有數十億的特徵,大規模的定製計算叢集,獨特的深度神經網路結構,你能抄麼?抄過來也沒用。用教科書上的模型不變應萬變,結果只能是刻舟求劍。
改造模型的能力,就不是用幾個開源工具那麼簡單了,這需要有兩方面的素養:
一、深入瞭解機器學習的原理和元件。 機器學習領域,有很多看似不那麼直接有用的基礎原理和元件。比方說,正則化怎麼做?什麼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基本分佈?(如下表) 貝葉斯先驗該怎麼設?兩個機率分佈的距離怎麼算?當你看到前輩高人把這些材料烹調在一起,變成 LDA、CNN 這些成品菜餚端上來的時候,也要想想如果自己下廚,是否瞭解食材,會不會選擇和搭配。僅僅會吃幾個菜,說出什麼味道,離好廚師差的還遠著呢。
二、熟練掌握最最佳化方法。 機器學習從業者不懂最最佳化,相當於武術家只會耍套路。這就跟雷公太極和閆芳大師一樣,實戰起來一定是鼻青臉腫。管你設計了一個多牛逼的模型,如果無法在有限的計算資源下找出最優解,那麼不過是個花瓶罷了。
最最佳化,是機器學習最、最、最重要的基礎。你要知道,在目標函式及其導數的各種情形下,應該如何選擇最佳化方法;各種方法的時間空間複雜度、收斂性如何;還要知道怎樣構造目標函式,才便於用凸最佳化或其他框架來求解。而這些方面的訓練,要比機器學習的模型還要紮實才行。
拿大家以為“以不變應萬變”的深度學習舉個例子。用神經網路處理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這種時間序列資料的建模,RNN(見上圖)是個自然的選擇。不過在實踐中,大家發現由於“梯度消失”現象的存在,RNN 很難對長程的上下文依賴建模。而在自然語言中,例如決定下面的 be 動詞是“is”還是“are”這樣的問題,有可能往前翻好多詞才能找到起決定作用的主語。怎麼辦呢?天才的 J. Schmidhuber 設計了帶有門結構的 LSTM 模型(見下圖),讓資料自行決定哪些資訊要保留,那些要忘掉。如此以來,自然語言的建模效果,就大大提高了。大家初看下面兩張 RNN 與 LSTM 的結構對比,面對憑空多出來的幾個門結構可能一頭霧水,唯有洞徹其中的方法論,並且有紮實的機器學習和最最佳化基礎,才能逐漸理解和學習這種思路。
當然,LSTM 這個模型是神來之筆,我等對此可望不可及。不過,在這個例子裡展現出來的關鍵能力:根據問題特點調整模型,並解決最佳化上的障礙,是一名合格的演算法工程師應該追求的能力。年薪 50 萬能找到這樣的人,是物有所值的。
第三層次“Objective”:擅定義問題
這個層次的工程師(哦,似乎叫工程師不太合適了),扔給他一個新的實際問題,可以給出量化的目標函式。
當年,福特公司請人檢修電機,斯泰因梅茨(編者注:Steinmetz,Charles Proteus 德國-美國電機工程師,對交流電系統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在電機外殼畫了一條線,讓工作人員在此處開啟電機迅速排除了故障。結賬時,斯坦門茨要 1 萬美元,還開了個清單:畫一條線,1 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 美元。
同樣的道理,在演算法領域,最難的也是知道在哪裡畫線,這就是對一個新問題構建目標函式的過程。而有明確的量化目標函式,正是科學方法區別於玄學方法、神學方法的重要標誌。
目標函式,有時能用一個解析形式(Analytical form)寫出來,有時則不能。比方說網頁搜尋這個問題,有兩種目標函式:一種是 nDCG,這是一個在標註好的資料集上可以明確計算出來的指標;另一種則是人工看 badcase 的比例,顯然這個沒法用公式計算,但是其結果也是定量的,也可以作為目標函式。
定義目標函式,初聽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不就是制定個 KPI 麼?其實不然,要做好這件事,在意識和技術上都有很高的門檻。
一、要建立“萬般皆下品、唯有目標高”的意識。 一個團隊也好、一個專案也好,只要確立了正確的、可衡量的目標,那麼達到這個目標就只是時間和成本的問題。假設 nDCG 是搜尋的正確目標函式,那麼微軟也好、Yahoo! 也好,遲早也能追上 Google,遺憾的是,nDCG 這個目標是有點兒問題的,所以後來這兩家被越拉越遠。
所謂“本立而道生”:一個專案開始時,總是應該先做兩件事:一是討論定義清楚量化的目標函式;二是搭建一個能夠對目標函式做線上 A/B 測試的實驗框架。而收集什麼資料、採用什麼模型,倒都在其次了。
二、能夠構造準確(信)、可解(達)、優雅(雅)的目標函式。
目標函式要儘可能反應實際業務目標,同時又有可行的最佳化方法。一般來說,最佳化目標與評測目標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在語音識別中,評測目標是“詞錯誤率”,但這個不可導所以沒法直接最佳化;因此,我們還要找一個“代理目標”,比如似然值或者後驗機率,用於求解模型引數。評測目標的定義往往比較直覺,但是要把它轉化成一個高度相關,又便於求解的最佳化目標,是需要相當的經驗與功力的。在語音建模裡,即便是計算似然值,也需要涉及 Baum-Welch 等比較複雜的演算法,要定義清楚不是簡單的事兒。
優雅,是個更高層次的要求;可是在遇到重大問題時,優雅卻往往是不二法門。因為,往往只有漂亮的框架才更接近問題的本質。 關於這點,必須要提一下近年來最讓人醍醐灌頂的大作——生成對抗網路(GAN)。
GAN 要解決的,是讓機器根據資料學會畫畫、寫文章等創作性問題。機器畫畫的目標函式怎麼定?聽起來是一頭霧水。我們早年做類似的語音合成問題時,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找人一句句聽來打分。令人拍案叫絕的是,Ian GoodFellow 在定義這個問題時,採取了下圖的巧妙框架:
既然靠人打分費時費力,又不客觀,那就乾脆讓機器打分把!好在讓機器認一幅特定語義的圖畫,比如說人臉,在深度學習中已經基本解決了。好,假設我們已經有一個能打分的機器 D,現在要訓練一個能畫畫的機器 G,那就讓 G 不斷地畫,D 不斷地打分,什麼時候 G 的作品在 D 那裡得分高了,就算是學成了。同時,D 在此過程中也因為大量接觸仿品而提升了鑑賞能力,可以把 G 訓練得更好。有了這樣定性的思考還不夠,這樣一個巧妙設計的二人零和博弈過程,還可以表示成下面的數學問題:
這樣一個目標,優雅得象個哲學問題,卻又實實在在可以追尋。當我看到這個式子時,頓時覺得教會機器畫畫是個不遠的時間問題了。如果你也能對這樣的問題描述感到心曠神怡,就能體會為什麼這才是最難的一步。
一個團隊的定海神針,就是能把問題轉化成目標函式的那個人——哪怕他連開源工具都不會用。100 萬找到這樣的人,可真是撿了個大便宜。
在機器學習領域,演算法工程師腳下的進階之路是清晰的:當你掌握了工具、會改造模型,進而可以駕馭新問題的建模,就能成長為最優秀的人才。沿著這條路踏踏實實走下去,100 萬並不是什麼問題。什麼?您說還有 300 萬的呢?這個不用眼熱,人家只不過把你寫程式碼的時間都用來跳槽了而已。
---------------------
作者:GitChat技術雜談
來源:CSDN
原文:
https://blog.csdn.net/GitChat/article/details/82971479
版權宣告: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連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21906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程式設計師,你離年薪100萬差什麼?程式設計師
- 專訪 | 我是如何從本科轉崗到年薪35萬演算法工程師的演算法工程師
- 月薪兩萬的Java工程師需要達到什麼水平?Java工程師
- 福祿克萬用表的硬芯和牛屎芯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 多域名證書是什麼?與萬用字元證書之間有什麼區別?字元
- Oracle查詢100萬到200萬之間的資料Oracle
- 什麼是SRE工程師?SRE工程師和運維有什麼區別?工程師運維
- 騰訊:2023年騰訊員工數超10萬 人均年薪破100萬
- Thawte旗下萬用字元SSL證書都有什麼區別字元
- 一個五年架構師為什麼基本年薪酬可以達到50萬?架構
- 什麼水平的java工程師月薪3萬起?Java工程師
- 2021年微軟工程師年薪中位數18.5萬美元微軟軟工工程師
- 萬級對比億級的社交遊戲,套路上有什麼區別遊戲
- Dijkstra演算法和Prim演算法有什麼區別?演算法
- 年薪40萬Java開發在阿里巴巴是什麼水平?Java阿里
- 年收入50萬美元的軟體工程師做的是什麼型別的工作?軟體工程工程師型別
- 年收入50萬美元的軟體工程師做的是什麼型別的工作軟體工程工程師型別
- 獲2000萬美元投資,這款個人開發者做的放置遊戲有什麼特別?遊戲
- MySQL、NoSQL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MySql
- 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程式設計師年薪高達50萬美元?程式設計師
- 比特幣為什麼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
- *和body有什麼區別
- 萬用字元證書有什麼好處?字元
- 什麼是萬用字元SSL證書?它和多域名SSL證書的區別是什麼?字元
- 萬字好文:某三線城市年薪20萬產品總監的面試題+拆解面試題
- cookie是什麼?和session有什麼區別?CookieSession
- 起薪2萬的爬蟲工程師,Python需要學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就業?爬蟲工程師Python就業
- ChatGPT 透過谷歌演算法面試,年薪 18.3 萬美金ChatGPT谷歌演算法面試
- java軟體工程師和 java程式設計師有什麼區別Java軟體工程工程師程式設計師
- 為什麼會有公司花1000萬請麥肯錫解決問題?
- 駭客型別有哪些?他們有什麼區別?型別
- 畢業剛一年,有的程式設計師月薪不到1萬,有的已經年薪 60 萬!”憑什麼?程式設計師
- Cache 和 Buffer 有什麼區別?
- mongodb和mysql有什麼區別MongoDBMySql
- shim和polyfill有什麼區別
- float和double有什麼區別?
- int 和 Integer 有什麼區別
- Memcached與Redis有什麼區別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