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軟體測試階段 - 單元測試,SIT, UAT

tolywang發表於2014-11-12

         在企業級軟體的測試過程中,經常會劃分為三個階段——單元測試,SIT和UAT,如果開發人員足夠,通常還會在SIT之前引入程式碼審查機制(Code Review)來保證軟體符合客戶需求且流程正確。
        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系統整合測試,也叫做整合測試,是軟體測試的一個術語,在其中單獨的軟體模組被合併和作為一個組測試。它在單元測試以後和在系統測試之前。整合測試在已經被單元測試檢驗後進行作為它的輸入模式,組織它們在更大的集合,和遞送,作為它的輸出,整合系統為系統測試做準備。整合測試的目的是校驗功能、效能和可靠性要求,配置在主設計專案中。 
       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使用者驗收測試,通常是由最終軟體的使用者(通常這些使用者不瞭解軟體的具體邏輯,而對業務邏輯卻相當熟悉)進行的測試,因此是面向終端使用者的測試,結束之後通常就可以釋出生產環境了。 
區別與聯絡:  
      從時間上看,UAT要在SIT後面,UAT測試要在系統測試完成後才開始。
      從測試人員看,SIT由公司的測試員來測試,而UAT一般是由使用者來測試。它們兩個之間的專注點是不一樣的.UAT主要是從使用者層面這些去考慮和著手測試,而SIT主要是系統的各個模組的整合測試.這在整個軟體過程理論的基礎知識中相當重要的.理論上講SIT是由專業的測試人員去完成,UAT是由使用者去做的.      做UAT測試的人一定是要對業務很精通的,並且是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關注的東西就是業務流程是否通暢是否符合業務的需要.以需求分析文件為重要參考,還有一些使用者的操作習慣等等一系列的東西.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5489/viewspace-132922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