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heishaovvv發表於2019-03-01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為什麼要搞「微服務架構」”?這也是我們當初討論的聚焦點。現在天天把“微服務”掛在嘴邊的人很多,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深入思考過“為什麼”,我認為可能不多。 於是我在梳理材料的時候,就決定從源頭入手——即“為什麼”。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架構是演進的,不是一蹴而就。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架構演進趨勢圖”中的趨勢分析,在業界比較公認。這個圖本身的內容、關於各個架構的描述、優缺點等等,網上簡單搜尋一下有大把大把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尋,畢竟這也不是我們文章的重點。

軟體發展的不同時期、階段,對技術的理解、選擇和應用都有著不一樣的訴求。架構的選型,永遠只有“合適與不合適”,永遠沒有“哪個更好”的說法。我們今天來談論微服務,並不是因為它更牛,而是經過謹慎分析,認為微服務的思想更符合我們的目標。 什麼是「微服務架構」?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既然聊的是“為什麼”,那麼首先要明白“什麼是”。 「一解釋就懂,一問就不知,一討論就打架」,這是之前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笑了好久,太貼切了,就搬了過來。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提到微服務,就沒法不提到這位“大神”——馬丁·福勒,他沒有直接給微服務下一個精準的定義,而是給出了微服務特點的描述,大概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

1.根據業務模組劃分服務種類

2.每個服務可以獨立部署並且互相隔離

3.通過輕量的API呼叫服務

4.服務需要保證良好的高可用性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怎麼理解呢?以下是我的解讀:

第一點,按業務拆分服務,這是“水平拆分”;在技術層面的“前後分離”,屬於“垂直拆分”;橫縱一起切,就把單一的應用拆分成網狀的小塊應用,這是微服務中「微」思想的體現。

第二點,獨立部署與互相隔離,這點充分體現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設計理念,這是微服務中「服務」思想的體現。

第三點,關於輕量API,微服務本身是推薦使用輕量的通訊協議和簡單的資料結構,實際上,實施環節通常採用的都是http+json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服務之間不再需要關心對方的模型,僅通過事先約定好的介面來進行資料流轉即可。這是微服務中「解耦」思想的體現。

最後一點,比較通用了,就是現如今各種設計都必須考慮的事情。

於是,我給微服務下了一個定義(如圖)。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是技術問題,有些是業務問題,還有些是管理問題,這裡拿其中一個案例來說一下。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這種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中最麻煩的事情是“推諉”的發生。每個獨立組織都有自己的考核指標和關注點,而實際情況又不可能把具體的一個任務的界限劃分得特別清晰。例如介面定義,哪怕說的是“雙方坐下來一起商討決定”,最終還是會有一方對此事負責,推諉在所難免。

微服務的指導思想其中一塊就是關於組織機構調整的,這還有個專門的定律叫“康威定律”,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瞭解。

我們的解決辦法也很有效果。在組織機構沒有完全按照微服務的理念重新規劃之前,這類需要跨組織協同完成的任務,直接成立臨時專案組:相關的部門出人的出人、出資源的出資源,指定/選拔一個能hold住的專案經理對整件事情負責,然後大家驚奇的發現:“部門牆”問題不見了,因為所有事情都是組內事情了,整體的完成情況跟全部專案組成員的業績都掛鉤了,事情推進就非常順利。在順利交付之後,專案組解散,各回各家。極大的提升了溝通效率、交付速度,同時使得資源利用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思路,並不是要有了微服務才這樣做,而是“不謀而合”,微服務就存在於我們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之中。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有人問:我要搞微服務了,有啥建議麼?

有的。通過我們不斷的摸索和總結,要做好微服務,就要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從四個具體的方面來談:

業務拆分 – 體現在設計環節:在設計的時候,要有足夠的判斷力來合理的規劃服務之間的界限。 服務治理 – 底層技術的支援:首先要選一款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分散式服務基礎框架,對於服務的發現、治理、熔斷、降級,都要做好相應的技術準備。

自動測試:一定要自動化。微服務一個明顯的表象就是隨著服務的增多,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測試模式就會遇到瓶頸,為了保證高效的迭代,儘量做到更多的環節實現自動化。

自動運維 :微服務拆分之後,每個服務都可以獨立部署,進而言之應該是隨時隨地可以升級。尤其當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業務要保持對市場變化的一個高效響應,自動化運維就是提升交付速度的一個重要環節。

最後一定要提的是「監控」:包括硬體環境、服務狀態、系統健康度、介面呼叫情況、異常的實時告警以及潛在問題的事先預警等等。「監控」在實施微服務過程中會重要到什麼程度呢?一句話:沒準備好監控,就不要搞微服務。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最後,微服務不是銀彈,軟體領域沒有銀彈,微服務以其特有的優勢在解決一些問題的同時,也引入了其他問題,這幾點,必須要深刻的思考。

「三思而後行」。

架構演進之「微服務架構」

——————————————————分割線——————————————————

我是黑少,直男一枚,微服務硬核玩家,喜歡分享、愛交友人、崇尚“實踐出真知”的理念,以折騰鼓搗程式碼為樂

我的微信:weiweiweiblack (備註:掘金 )

微信公號:黑少微服務,專注微服務技術分享,非技術不八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