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敏捷測試的迷思

kaverjody發表於2011-11-15

寫這本書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決定,雖然一直也都有寫部落格,也都有翻譯一些書,但是寫書,感覺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作為一個測試出身的敏捷愛好者,環顧整個測試書籍市場,並沒有看到多少專門針對“敏捷測試”的寫作,國外的近來有Lisa的《敏捷軟體測試》,國內我真的沒有找到。 - 參考我的豆瓣豆列“軟體測試

我想多數人都認為“敏捷測試”應該和以往一樣有一個完整的、清晰的描述,就像是ISTQB、QAI的CSTE或者是國內軟考的軟體評測師一樣,真的是這樣嗎?我記得在量子力學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具體是指在一個量子力學系統中,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動量不可被同時確定。我並非量子力學或是物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但我到覺得這一理論也適用於敏捷測試,它本來就是不斷在發展、變化的一套體系,我們一定要將它的當前形態描述出來之時,它的現狀已經發生了變化。與其試圖對其進行完整的描述,不如識別其中的基本原理,在實際工作中去使用,反思琢磨並不斷改進自己的實踐,豈不更好?

還有一些時候,人們會說“我們是用的敏捷測試”,或者有時候我自己也會不自覺地說出“你們這不是敏捷測試”等等的話語。正如前面所言,敏捷測試並非是一個“態”,只有將測試的理論運用於實際工作中,對實際測試工作的開展進行測量、評估,才有可能去判斷它是否是“敏捷測試”。但正如前述所言,測試實踐也包含位置和動量兩個屬性,我們拿個例子來看看。持續整合其實可算是敏捷測試諸多實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拿它來說。我們假設有兩個產品組織,一個已經做到了每天都可以整合一次並且執行幾乎所有的自動化單元測試,而且對此感到非常滿意不打算再改進;另一個則還在掙扎於將編譯耗時從4個小時降低下去,整合的週期也還暫時處於一週一次的程度,力圖要達到每日可自動地進行多次整合的程度。那麼請問,這兩個組織,誰做的是敏捷測試呢?也或者都是?

敏捷測試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必然從思想和實踐上對使用者造成衝擊。套用Virginia Satir的Change Process Model(參考博文),在當前現狀下引入敏捷測試後,必然會帶來一些抗拒,不願意改變當前輕車熟路的測試思想和實踐;而後則是陷入混亂,尚未理解新的敏捷測試如何開展工作,又難以運用以往的經驗來解決問題,處於迷迷糊糊的階段;直到有人找到一些辦法可以利用敏捷思想來指導或是執行日常的工作,由此在不斷地嘗試和總結的迴圈往復之中,新的經驗和理解被迅速建立起來;最終達到新的現狀。

Virginia Satir - Change Process Model

而我所希望做到的,藉由本書希望幫助大家的,也就是梳理這樣的思路、心路歷程幫助大家打通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