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測試——效能測試-常見效能指標-總體概況

小白龙白龙马發表於2024-04-18

併發

概念:

指同一個時間點執行相同的操作(如:秒殺)

同一時間點,向伺服器發起的請求(可能是不同的請求)

只要向伺服器發起請求,那麼伺服器在這一時間點內都會收到請求(不管是不是同一個請求)

併發使用者數(重點)

  • 同一時間點,發出請求的使用者數,一個使用者可以發出多個請求
  • 場景不一定是同一個
  • 和 CPU、響應時間有關係

HPS(Hit per Second)

  • 點選率,每秒點選數
  • 可直接理解為使用者在介面上的點選次數
  • 一般在效能測試中,都用來描述 HTTP Request,那它代表每秒傳送 HTTP 請求的數量,和 RPS 概念完全一樣
  • HPS 越大對 Server 的壓力越大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最主要的指標)

伺服器每秒處理事務數,衡量伺服器處理能力的最主要指標

QPS(Queries per Second)

  • 每秒查詢率,在資料庫中每秒執行 SQL 數量
  • 一個請求可能會執行多條 SQL
  • 某些企業可能會用QPS代替TPS
  • 也是衡量服務端處理能力的一個指標,但不建議使用

注意:

TPS、QPS、RPS、HPS、CPS 的總結

有很多維度可以衡量一個系統的效能能力,但是如果把五個指標同時都拿來描述系統效能能力的話,未必太混亂了

為此我們可以這樣做

  • TPS 來統一形容系統的效能能力,其他的都在各層面加上限制條件來描述
  • 在團隊中要定義清楚術語的使用場景,還有含義

響應時間(Respose Time)

響應時間對於效能測試來說

  • 從發起請求到收到請求響應的時間
  • 包含了:Request Time 和 Response Time
  • 等價於:發起請求網路傳輸時間 + 伺服器處理時間 + 資料庫系統處理時間 + 返回響應網路傳輸時間

吞吐量(Throughput)

單位時間內,網路處理的請求數量(事務/s)

網路沒有瓶頸時,吞吐量≈TPS

吞吐率

單位時間內,在網路傳輸的資料量的平均速率(kB/s)

資源利用率

  • 伺服器資源的使用程度,比如伺服器(應用、伺服器)的CPU利用率,記憶體利用率,磁碟利用率,網路頻寬利用率
  • 一般不超過80%

Think Time 思考時間

從業務角度看

  • 它指的是使用者進行操作時,每個請求之間的時間間隔
  • 比如:加入購物車後,多久之後會點選下單?瀏覽一個商品多久會加入購物車

從效能測試角度看

  • 為了模擬使用者兩次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才有 Think Time,更加真實的模擬使用者的真實操作
  • 它和使用者行為有關係,所以應該分析的是使用者行為而非使用者數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