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命令用於登入遠端主機,對遠端主機進行管理。telnet因為採用明文傳送報文,安全性不好,很多Linux伺服器都不開放telnet服務,而改用更安全的ssh方式了。但仍然有很多別的系統可能採用了telnet方式來提供遠端登入,因此弄清楚telnet客戶端的使用方式仍是很有必要的。
什麼是Telnet?
對於Telnet的認識,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觀點,可以把Telnet當成一種通訊協議,但是對於入侵者而言,Telnet只是一種遠端登入的工具。一旦入侵者與遠端主機建立了Telnet連線,入侵者便可以使用目標主機上的軟、硬體資源,而入侵者的本地機只相當於一個只有鍵盤和顯示器的終端而已。
為什麼需要telnet?
telnet就是檢視某個埠是否可訪問。我們在搞開發的時候,經常要用的埠就是 8080。那麼你可以啟動伺服器,用telnet 去檢視這個埠是否可用。
Telnet協議是TCP/IP協議家族中的一員,是Internet遠端登陸服務的標準協議和主要方式。它為使用者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端主機工作的能力。在終端使用者的電腦上使用telnet程式,用它連線到伺服器。終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式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在伺服器上執行,就像直接在伺服器的控制檯上輸入一樣。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伺服器。要開始一個telnet會話,必須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來登入伺服器。Telnet是常用的遠端控制Web伺服器的方法。
語法
telnet(選項)(引數)
選項
-8:允許使用8位字元資料,包括輸入與輸出;
-a:嘗試自動登入遠端系統;
-b<主機別名>:使用別名指定遠端主機名稱;
-c:不讀取使用者專屬目錄裡的.telnetrc檔案;
-d:啟動排錯模式;
-e<脫離字元>:設定脫離字元;
-E:濾除脫離字元;
-f:此引數的效果和指定"-F"引數相同;
-F:使用Kerberos V5認證時,加上此引數可把本地主機的認證資料上傳到遠端主機;
-k<域名>:使用Kerberos認證時,加上此引數讓遠端主機採用指定的領域名,而非該主機的域名;
-K:不自動登入遠端主機;
-l<使用者名稱稱>:指定要登入遠端主機的使用者名稱稱;
-L:允許輸出8位字元資料;
-n<記錄檔案>:指定檔案記錄相關資訊;
-r:使用類似rlogin指令的使用者介面;
-S<服務型別>:設定telnet連線所需的ip TOS資訊;
-x:假設主機有支援資料加密的功能,就使用它;
-X<認證形態>:關閉指定的認證形態。
引數
-
遠端主機:指定要登入進行管理的遠端主機;
-
埠:指定TELNET協議使用的埠號。
例項
telnet 192.168.2.10
Trying 192.168.2.10...
Connected to 192.168.2.10 (192.168.2.10).
Escape character is '^]'.
localhost (Linux release 2.6.18-274.18.1.el5 #1 SMP Thu Feb 9 12:45:44 EST 2012) (1)
login: root
Password:
Login incor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