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程式設計真的好嗎?

ThoughtWorks發表於2017-02-05

More than React系列文章:

More than React(一)為什麼ReactJS不適合複雜的前端專案?

More than React(二)React.Component損害了複用性?

More than React(三)虛擬DOM已死?

More than React(四)HTML也可以靜態編譯?

More than React(五)非同步程式設計真的好嗎?

文/楊博

《More than React》系列的上一篇文章HTML也可以編譯?介紹了 Binding.scala 如何在渲染 HTML 時靜態檢查語法錯誤和語義錯誤,從而避免 bug ,寫出更健壯的程式碼。本篇文章將討論Binding.scala和其他前端框架如何向伺服器傳送請求並在頁面顯示。

在過去的前端開發中,向伺服器請求資料需要使用非同步程式設計技術。非同步程式設計的概念很簡單,指在進行 I/O 操作時,不阻塞當前執行流,而通過回撥函式處理 I/O 的結果。不幸的是,這個概念雖然簡單,但用起來很麻煩,如果錯用會導致 bug 叢生,就算小心翼翼的處理各種非同步事件,也會導致程式變得複雜、更難維護。

Binding.scala 可以用 I/O 狀態的繫結代替非同步程式設計,從而讓程式又簡單又好讀,對業務人員也更友好。

我將以一個從 Github 載入頭像的 DEMO 頁面為例,說明為什麼非同步程式設計會導致程式碼變複雜,以及 Binding.scala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DEMO 功能需求

作為 DEMO 使用者,開啟頁面後會看到一個文字框。

在文字框中輸入任意 Github 使用者名稱,在文字框下方就會顯示使用者名稱對應的頭像。

從 Github 載入頭像

要想實現這個需求,可以用 Github API 傳送獲取使用者資訊的 HTTPS 請求。

傳送請求並渲染頭像的完整流程的驗收標準如下:

  • 如果使用者名稱為空,顯示“請輸入使用者名稱”的提示文字;
  • 如果使用者名稱非空,發起 Github API,並根據 API 結果顯示不同的內容:
    • 如果尚未載入完,顯示“正在載入”的提示資訊;
    • 如果成功載入,把迴應解析成 JSON,從中提取頭像 URL 並顯示;
    • 如果載入時出錯,顯示錯誤資訊。

非同步程式設計和 MVVM

過去,我們在前端開發中,會用非同步程式設計來傳送請求、獲取資料。比如 ECMAScript 2015 的 Promise 和 HTML 5 的 fetch API。

而要想把這些資料渲染到網頁上,我們過去的做法是用 MVVM 框架。在獲取資料的過程中持續修改 View Model ,然後編寫 View 把 View Model 渲染到頁面上。這樣一來,頁面上就可以反映出載入過程的動態資訊了。比如,ReactJS 的 state 就是 View Model,而 render 則是 View ,負責把 View Model 渲染到頁面上。

用 ReactJS 和 Promise 的實現如下:

一共用了 100 行程式碼。

由於整套流程由若干個閉包構成,設定、訪問狀態的程式碼五零四散,所以除錯起來很麻煩,我花了兩個晚上才調通這 100 行程式碼。

Binding.scala

現在我們有了 Binding.scala ,由於 Binding.scala 支援自動遠端資料繫結,可以這樣寫:

一共 25 行程式碼。

完整的 DEMO 請訪問 ScalaFiddle

之所以這麼簡單,是因為 Binding.scala 可以用 FutureBinding 把 API 請求當成普通的繫結表示式使用,表示 API 請求的當前狀態。

每個 FutureBinding 的狀態有三種可能,None表示操作正在進行,Some(Success(...))表示操作成功,Some(Failure(...))表示操作失敗。

還記得繫結表示式的 .bind 嗎?它表示“each time it changes”。
由於 FutureBinding 也是 Binding 的子型別,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 .bind ,表達出“每當遠端資料的狀態改變”的語義。

結果就是,用 Binding.scala 時,我們編寫的每一行程式碼都可以對應驗收標準中的一句話,描述著業務規格,而非“非同步流程”這樣的技術細節。

讓我們回顧一下驗收標準,看看和原始碼是怎麼一一對應的:

  • 如果使用者名稱為空,顯示“請輸入使用者名稱”的提示文字;

  • 如果使用者名稱非空,發起 Github API,並根據 API 結果顯示不同的內容:

    • 如果尚未載入完,顯示“正在載入”的提示資訊;
    • 如果成功載入,把迴應解析成 JSON,從中提取頭像 URL 並顯示;
    • 如果載入時出錯,顯示錯誤資訊。

結論

本文對比了 ECMAScript 2015 的非同步程式設計和 Binding.scala 的 FutureBinding 兩種通訊技術。Binding.scala 概念更少,功能更強,對業務更為友好。

技術棧 ReactJS + Promise + fetch Binding.scala
程式設計正規化 MVVM + 非同步程式設計 遠端資料繫結
如何管理資料載入流程 程式設計師手動編寫非同步程式設計程式碼 自動處理
能不能用程式碼直接描述驗收標準 不能
從RESTful API載入資料並顯示所需程式碼行數 100行 25行

這五篇文章介紹了用 ReactJS 實現複雜互動的前端專案的幾個難點,以及 Binding.scala 如何解決這些難點,包括:

  • 複用性
  • 效能和精確性
  • HTML模板
  • 非同步程式設計

除了上述四個方面以外,ReactJS 的狀態管理也是老大難問題,如果引入 Redux 或者 react-router 這樣的第三方庫來處理狀態,會導致架構變複雜,分層變多,程式碼繞來繞去。而Binding.scala 可以用和頁面渲染一樣的資料繫結機制描述複雜的狀態,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庫,就能提供伺服器通訊、狀態管理和網址分發的功能。

如果你正參與複雜的前端專案,使用ReactJS或其他開發框架時,感到痛苦不堪,你可以用Binding.scala一舉解決這些問題。Binding.scala快速上手指南中包含了從零開始建立Binding.scala專案的每一步驟。

後記

Everybody’s Got to Learn How to Code ——奧巴馬

程式語言是人和電腦對話的語言。對掌握程式語言的人來說,電腦就是他們大腦的延伸,也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不會程式設計的人就像是失去翅膀的天使。

電腦程式是很神奇的存在,它可以執行,會看、會聽、會說話,就像生命一樣。會程式設計的人就像在創造生命一樣,乾的是上帝的工作。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程式設計可以像說話、寫字一樣的基礎技能,被每個人都掌握。

如果網頁設計師掌握Binding.scala,他們不再需要找工程師實現他們的設計,而只需要在自己的設計稿原型上增加魔法符號.bind,就能創造出會動的網頁。

如果QA、BA或產品經理掌握Binding.scala,他們寫下驗收標準後,不再需要檢查程式設計師乾的活對不對,而可以把驗收標準自動變成可以運轉的功能。

我努力在Binding.scala的設計中消除不必要的技術細節,讓人使用Binding.scala時,只需要關注他想傳遞給電腦的資訊。

Binding.scala是我朝著夢想邁進的小小產物。我希望它不光是前端工程師手中的利器,也能成為普通人邁入程式設計殿堂的踏腳石。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