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的含義

阮一峰發表於2011-04-20

首先,很高興地宣佈:我翻譯的《黑客與畫家:矽谷創業之父Paul Graham文集》,終於在本週上市了!

黑客的含義

目前,各大網上書店(China-Pub噹噹卓越亞馬遜京東)都可以下單。

我還為這本書做了一個專題網頁(http://www.ruanyifeng.com/docs/pg/),歡迎訪問!在那裡可以看到,我的網誌上與Paul Graham有關的所有文章。

下面是我為該書寫的《譯者序》,這應該是目前對"Hacker"(黑客)這個詞分析得最深入的中文文獻。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趕著交稿,這篇文章的很多地方寫得比較粗糙,論述得不充分,銜接得不好。要是送印刷廠之前,我能想起再修改一遍就好了。

===============================================

黑客的含義
----《黑客與畫家》的譯者序

作者:阮一峰

2010年12月25日 / 上海


一、

您現在拿在手裡的,是一本非常重要、也非常獨特的書籍。

它的作者是美國網際網路界舉足輕重、有"創業教父"之稱的哈佛大學計算機博士Paul Graham。 本書是他的文集。

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深奧,不僅僅是寫給程式設計師和創業者的,更是寫給普通讀者的。Paul Graham最大的目的,就是通過這本書,讓普通讀者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計算機時代。

1968年--1972年期間,美國出版過一本叫做《地球商品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的雜誌,內容從植物種子到電子儀器,無所不包,出版目的據說是要幫助讀者"理解整個系統"(Understanding Whole Systems)。多年後,蘋果公司的總裁賈伯斯盛讚它"有點像印刷版的Google"。從某種意義上說,《黑客與畫家》也是如此,這本書試圖從許許多多不同的方面,解釋這個時代的內在脈絡,揭示它的發展軌跡,幫助你看清我們現在的位置和將來的方向。

二、

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日益成為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很大一部分都在與計算機打交道。家用電錶是智慧的,通訊網路是程控的,信用卡是聯網的,就連點菜都會用到電子選單。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未來的人類生活不僅是人與人的互動,更多的將是人與計算機的互動。

想要把握這個時代,就必須理解計算機。理解計算機的關鍵,則是要理解計算機背後的人。表面上,這是一個機器的時代。但是實際上,機器的設計者決定了我們的時代。程式設計師的審美,決定了你看到的軟體介面;程式設計師的愛好,決定了你有什麼樣的軟體可以使用。

我們的時代是程式設計師主導的時代,而偉大的程式設計師,就是黑客。

《黑客與畫家》這本書,就是幫助你瞭解黑客、從而理解這個時代的一把鑰匙。

三、

在媒體和普通人的眼裡,"黑客"就是入侵計算機的人,就是"計算機犯罪"的同義詞。但是,這並不是它的真正含義(至少不是原意),更不是本書所使用的含義。

要想讀懂這本書,首先就必須正確理解什麼是"黑客"。

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有必要從源頭上講起。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誕生,從此世界上一些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人,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在他們身上,逐漸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技術文化。在這種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很多"行話"(jargon)。60年代初,麻省理工學院有一個學生團體,叫做"鐵路模型技術俱樂部"(Tech Model Railroad Club,簡稱TMRC),他們把難題的解決方法稱為hack。

在這裡,hack作為名詞,有兩個意思,既可以指很巧妙或很便捷的解決方法,也可以指比較笨拙、不那麼優雅的解決方法。兩者都能稱為hack,不同的是,前者是漂亮的解決方法(cool hack或neat hack),後者是醜陋的解決方法(ugly hack或quick hack)。hack的字典解釋是砍(木頭),在這些學生看來,解決一個計算機難題,就好像在砍下一棵大樹。那麼相應地,完成這種hack的過程就被稱為動詞hacking,而從事hacking的人就是hacker,也就是黑客。

從這個意思出發,hack還有一個引申義,指對某個程式或裝置進行修改,使其完成原來不可用的功能(或者禁止外部使用者接觸到的功能)。在這種意義上,hacking可以與盜竊資訊、信用卡欺詐或其他計算機犯罪聯絡一起,這也是後來"黑客"(hacker)被當計算機入侵者的稱呼的原因。

但是,在六十年代這個詞被發明的時候,"黑客"完全是正面意義上的稱呼。TMRC使用這個詞,帶有敬意,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要完成一個hack,就必然包含著高度的革新、獨樹一幟的風格、精湛的技藝。最能幹的人會自豪地稱自己為黑客。

這時,"黑客"這個詞不僅是第一流能力的象徵,還包含著追求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的精神愉悅或享受。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黑客就是有精神追求的。自由軟體基金會創始人Richard Stallman說:

"出於興趣,解決某個難題,不管它有沒有用,這就是黑客。" (Playfully doing something difficult, whether useful or not, that is hacking.)

四、

根據Richard Stallman的說法,黑客行為必須包含三個特點:好玩(playful)、高智商(cleverness)、探索精神(exploration)。只有行為同時滿足這三個標準,才能被稱為"黑客"。另一方面,它們也構成了黑客的價值觀,黑客追求的就是這三種價值,而不是實用性或金錢。

1984年,《新聞週刊》的記者Steven Levy出版了歷史上第一本介紹黑客的著作《黑客:計算機革命的英雄》(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在該書中,他進一步將黑客的價值觀,總結為六條"黑客倫理"(hacker ethic),直到今天都被視為這方面的最佳論述:

1. 使用計算機,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任何事情都應該親手嘗試。(Access to computers--and anything that might teach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works--should be unlimited and total. Always yield to the Hands-On Imperative!)

2. 資訊應該全部免費。(All information should be free.)

3. 不信任權威,提倡去中心化。(Mistrust Authority--Promote Decentralization.)

4. 判斷一個人應該看他的技術能力,而不是看其他標準。(Hackers should be judged by their hacking, not bogus criteria such as degrees, age, race, or position.)

5. 你可以用計算機創造美和藝術。(You can create art and beauty on a computer.)

6. 計算機使生活更美好。(Computers can change your life for the better.)

根據這六條"黑客倫理",黑客價值觀的核心原則可以概況成這樣幾點:分享(Sharing)、開放(Openness)、民主(Decentralization)、計算機的自由使用(Free access to computers)、進步(World Improvement)。

所以,"黑客"這個詞的原始含義,就是指那些信奉"黑客倫理"、而且能力高超的程式設計師。歷史上一些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都是"黑客"。除了上文提到的Richard Stallman,還包括Unix作業系統創始人Dennis Ritchie和Ken Thompson、經典鉅著《計算機程式設計的藝術》的作者史丹佛大學計算機教授Donald Knuth、Linux作業系統創始人Linus Torvalds、"開源運動"創始人Eric S. Raymond、微軟公司創始人Bill Gates等等。正是黑客把計算機工業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五、

"黑客倫理"的一個必然推論,就是黑客不服從管教,具有叛逆精神。

黑客通常對管理者強加的、限制他們行為的愚蠢規定不屑一顧,會找出規避的方法。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自由使用計算機,另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顯現自己的聰明。比如,計算機裝置的各種安全措施,就是最常被黑客破解的東西。Steven Levy對這一點,有過一段生動的描述:

"對於黑客來說,關著的門就是一種挑釁,而鎖著的門則是一種侮辱。......黑客相信,只要有助於改進現狀、探索未知,人們就應該被允許自由地使用各種工具和資訊。當一個黑客需要一樣東西,來幫助自己創造、探索、或者改正某種裝置時,他不會自找麻煩,接受那些財產專有權的荒謬概念。"

這就是黑客有時會入侵計算機系統的原因,他們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侵犯別人的利益,這與那些計算機罪犯是不同的。

但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事情發生了變化。

1983年,一幫密爾沃基州的青少年黑客入侵了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計算機系統,這件事被廣泛報導,同年9月5日的《新聞週刊》(Newsweek)封面報導的標題就是"小心:黑客在行動"(Beware: Hackers at play),這是歷史上主流媒體第一次使用"黑客"這個詞。在報導的時候,媒體只注意和強調黑客行為一個很窄的方面:入侵系統。(可能因為這種行為容易引起公眾的注意,提升報導的關注度。)他們把黑客簡單定義為:入侵系統、破壞安全設施的人。從此,大多數人對於黑客有了錯誤的看法。同時,那些入侵計算機的程式設計師也自稱"黑客",使得這個問題進一步變得複雜。

雜誌、電視劇、電影、小說都對黑客的這種形象大肆渲染。黑客成了反社會的技術高手的代名詞,彷彿只要他坐在鍵盤前,就有一種從事犯罪活動的魔力,可以操縱任何與網路相連的機器,從核彈到車庫大門,都在黑客敲打鍵盤的操作之中被控制。根據這種觀點,黑客在最好的情況下是一個沒有認識到自己能力的清白的人,在最壞的情況下則是一個恐怖分子。在過去幾年中,隨著計算機病毒的泛濫,黑客在大眾心目中已經成了一種有害的人群。

那些傳統意義上的黑客,不認同這樣使用"黑客"這個詞。他們認為,歷史上確實有一些正直的黑客,為了親自動手瞭解系統,做過違反法規的入侵舉動。但是,那些人並沒有惡意,而且從一開始,惡作劇就是黑客文化的一部分,僅僅由此推斷入侵和破壞系統就是黑客文化的實質,完全是錯誤的觀點。真正的黑客,致力於改變世界,讓世界運轉得美好。媒體對黑客的定義,未免過於片面。

為了澄清"黑客"這個概念,他們提出只有傳統意義上的黑客,才能被稱為hacker,而那些惡意入侵計算機系統的人,應該被稱為cracker(入侵者)。這個觀點已經在程式設計師社群中,得到普通認同。

《黑客與畫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黑客"這個詞。在本書中,"黑客"就是指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而不是入侵計算機系統的人。

六、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黑客,全書十五章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部分。

 第一部分:從第一章到第四章,解釋了黑客是如何成長的,以及他們看待世界的一些觀點。

 第二部分:從第五章到第九章,解釋了黑客怎樣做出自己的成果,這些成果又是怎樣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

 第三部分:從第十章到第十五章,解釋了黑客的工具(程式語言)和工作方法,這是黑客文化的基礎和核心。

Paul Graham想讓公眾瞭解,黑客並不神祕,更不是技術怪人。《黑客與畫家》這個書名,就是在提示應該把黑客與畫家當作同一種人看待。和畫家一樣,黑客只是懷有一門特殊手藝、有創造天賦的普通人。這個書名還有另一層含義,提出程式設計是一種藝術創作,黑客就是藝術家,開發軟體與畫家作畫、雕塑家雕刻、建築師設計房屋並沒有本質不同。

總之,這是一本幫助你理解這個時代的書。Paul Graham想教給你的,其實是新思想。讀完以後,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很可能會完全不同。如果你想在21世紀立足,理解這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做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成功者,我建議你讀這本書。

七、

翻譯過程中,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力求把原文忠實、清晰地譯成中文。本書的一些章節,Paul Graham談論的都是計算機行業的專業問題,但是他又希望讓普通讀者看懂,試圖用口語化、生活化的語言解釋專業概念,我個人感覺效果不太理想,反而使得行文稍顯冗餘和模糊,這一點提醒讀者注意。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計算機行業的經典著作,2004年在美國出版後一直暢銷不衰,深受好評,很多讀者都被作者的遠見卓識折服。

最後,本書第十三章涉及Lisp語言的部分,曾請田春幫助校譯,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完)

相關文章